钱江
谭文瑞(1922—2014),著名记者、编辑。1979年一二月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的中国代表团顾问,归国后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85年参加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任总编辑。1987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他还是国际问题专家,还是以“池北隅”笔名广为人知的讽刺诗人。在人才济济的中国报坛中,他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从广州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
谭文瑞,1922年出生于广州一个生活宽裕人家,祖籍广东新会县天河乡。父亲谭葆梧曾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留学,回国后就职于广三铁路局,后转入粤汉铁路局做财务工作。母亲戴佩琪,原籍广东省东莞县,早年上过私塾,婚后在家相夫教子。这对夫妇养育了5个子女,谭文瑞是老大。
少年谭文瑞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念书,成绩优异,英语基础扎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广州沦陷前,谭家逃难至香港,谭文瑞转入香港培英中学读书至毕业。少年谭文瑞受新思潮影响,热爱阅读,对李大钊、鲁迅、邹韬奋等人心生敬仰,立志要做一个像他们那样富有正义感、能够为民请命的人。中学毕业时,他认定新闻报业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力,决心报考燕京大学新闻系。
燕京大学是1919年由美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同时又是五四时期的产物。校长司徒雷登特别重视新闻系建设,将它视为“燕大第一系”着手组建。燕大新闻系于1929年组建齐备开始招生,教师均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用英语教学,并规定主修新闻的学生必须在别的系选修3/4的课程以广博学识。撰写《红星照耀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在燕大新闻系任教。很快,燕大新闻系就成为整个亚洲最著名的大学新闻系,人才辈出,由此深深地吸引了谭文瑞。他觉得,自己的英文基础扎实,一定能适应在燕大的学习生活。
果然,谭文瑞以优异成绩考取燕大新闻系,还获得了《大公报》设立的“张季鸾奖学金”。1941年8月底,他从香港千里北上北平。那时的谭文瑞是一个翩翩南国少年,初进燕园就拍摄了一张照片,坐在汉白玉桥栏杆上,一辆自行车倚在身上,神情平静。他哪里知道,一场人生大风暴马上就要扑到身边了。
谭文瑞只在美丽的燕大校园里学习了100天。1941年12月7日,日军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在次日封锁燕京大学,逮捕和驱赶师生。被迫离开燕园的谭文瑞南下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半年。
上海的租界也在侵华日军的铁蹄蹂躏之下,谭文瑞不能忍受沦陷区生活。1942年夏,听说燕京大学将于成都复校,他马上离开上海,长途跋涉而去。这一路是他人生的第一遭磨難。后来,他回顾说,这一路,卡车、马车、驴车都坐过了,长途走路也领教了。到成都后,同学们都觉得谭文瑞成熟了许多。
从成都燕大到《大公报》
1942年9月,谭文瑞抵达成都。燕京大学借用华美女中和毗邻的启华小学为校舍,于1942年10月1日复校上课。
谭文瑞继续就读于新闻系。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还在课外广泛阅读,包括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思想转变。
谭文瑞在晚年回顾燕大生活时说:“燕京大学是以学术思想自由著名的高等学府。四年大学生涯,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学识,而且形成了崇尚民主自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除了用心完成学业,还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大量中外古今的书籍,在这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在学习正规课程的要多得多。”
1943年,谭文瑞选修的政治学概论期中考试。他选择了两道考题之一的“试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劣”,根据自己知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了回答,指出资本主义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阅卷教师不认同谭文瑞的观点,给出了他学生时代唯一的“不及格”。晚年谭文瑞回顾此事说,当时虽未通晓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已经把争取民族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了。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积极参加大后方的爱国民主运动。燕大同学中有许多中共地下党员,他们中有不少人是谭文瑞的好朋友,并将友谊保持了一生。
学习新闻采写和编辑需要大量实践,谭文瑞担任过新闻系刊物《燕京新闻》主编,毕业前一年在《大公报》实习。这是因为谭文瑞入燕大时获得的“张季鸾奖学金”继续有效,他有优先获得到《大公报》实习的机会。他的新闻采访和编辑才能在实习中显露出来,为后来在《大公报》谋得工作机会奠定了基础。
1945年夏,谭文瑞毕业。此时正值抗战胜利前夕,美国驻华新闻处在华扩大办事地点,他即考入美国驻华新闻处的西安办事处担任翻译。很快,日本投降,美国驻华新闻处在北平设置办事处,熟悉北平情况的谭文瑞被调了过去。
没过多久,美国驻华新闻处缩编了,谭文瑞即到天津《大公报》当国际版编辑。他对《大公报》熟门熟路,一上手就可以独当一面地工作。
1946年初,谭文瑞调到北平《大公报》办事处,和徐盈、彭子冈一起当记者。北平是华北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设在北平,《大公报》在那里加强了采访队伍。
谭文瑞到北平后撰写长篇综述,谈北平东交民巷的历史沿革,在《大公报》上连载,显示出作者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谭文瑞来说,这次调往北平还有更美好的事情。他在采访军调部时,认识了在那里工作的临时雇员——年轻的女大学生张子仪,他们相恋了。1947年9月,两人结婚,到北戴河短暂度假。这是成功的婚姻,从此他们牵手一生。
从《大公报》到《人民日报》
1948年初,香港《大公报》复刊。谭文瑞被调往香港《大公报》编辑国际版,和他一起共事的有费彝民、马廷栋、曾敏之、朱启平、唐人(严庆澍)、金庸(查良镛)等人,都是报业才俊,各有所长。谭文瑞和他们相处得很好,觉得自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谭文瑞和潘汉年、乔冠华、夏衍等领导的中共香港工委建立了密切联系,在香港工委指导下搜集情报资料。1949年5月,他在香港参加革命。
新中国成立前夕,谭文瑞被派往北平,报道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谭文瑞与《新民报》女记者、老资格的中共地下党员高汾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采访。他们合作完成的采访分别刊登在《大公报》和《新民报》上。
采访开国大典后,谭文瑞留任《大公报》北京办事处记者。1950年春,早年曾经是《大公報》著名记者、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看中了谭文瑞。5月,范长江把谭文瑞调入人民日报社,让他编辑国际新闻。
一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了。
《美军兵力透视》是一篇独具眼光的战略分析报告
谭文瑞英语娴熟,可直接阅读报社订阅的外国报纸,了解各国对朝鲜战争的报道。他悉心研究分析,写成4000余字的长篇述评《美军兵力透视》。该文发表在195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第4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兵员和后备兵员部署做了精辟分析。
谭文瑞在文中起首处就指出:“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必须依赖善于应用武器与技术的强大武装部队。”他指出:“主张只使用原子弹便可赢得战争的幼稚论调,现在甚至受到美国军界人士的轻视和批评。”作者进而推论,美军未必会在朝鲜使用核武器。
谭文瑞接着分析了美军在朝鲜的现有兵力:
美国在发动武装侵略朝鲜战争的初期,投在朝鲜的兵力是残缺不全的5个师,约七八万人,以后又曾陆续增兵,到九月中旬,更疯狂地动员了它在远东的海、陆、空军全部所余的部队4万余人,由麦克阿瑟亲自指挥在仁川登陆。于是美国侵略军增到7个师另一个团,共达14万人以上。为了要补充在远东的兵力,原驻在美国国内的一个步兵师也被调出国外,因此尚留在美国本土的地面作战部队,只有空运部队一个师和海军陆战队一个师,约3万余人。美国在进行武装侵略计划的初期,就已露出了“捉襟见肘”的窘相。
这意味着什么呢?谭文瑞指出,新上任的美国国防部部长马歇尔也曾承认,美国缺乏有训练的后备兵力,“要补足在朝鲜作战的部队,就必须现在把美国的军队调光”。
那么美国会不会把主要军事力量投入朝鲜战场呢?谭文瑞接着在文中分析:目前美军总兵力约145万人,投入朝鲜战场的美军约14万人。说明美军的重点在欧洲,在其余地带是分散的。美军虽因朝鲜战争征召新兵,但可以投入前线作战的兵力不足。“美国缺乏有训练的后备兵力。”
作者又分析:美国当前的工业生产和运输业规模,需要6000万工作者维持,因此后备兵员也是有限的。作者论断,即便美国在明年年底兵员达到300万人,仍不足以担当世界规模的侵略战争。而美国的欧洲盟友英国和法国各自面临殖民地国家出现的反抗力量,两国都嫌兵力不足,若援助美国,只能是“象征意义”的。谭文瑞的结论是:“人力不足与士气低落是美国帝国主义军事上不可克服的两大弱点。”
《美军兵力透视》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对美军在全球和在朝鲜兵力部署的分析文章,观点明确,材料扎实,分析透彻,指出了美军在朝鲜战场兵力部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一篇独具眼光的战略分析报告。
文章发表后,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自然也受到了《人民日报》领导范长江、邓拓的重视。
到朝鲜战场采访收获丰硕
恰在这时,为获得独家报道,也为使本报记者经受现代化战争的洗礼,范长江、邓拓决定,由记者部主任李庄率领赴朝鲜战场记者团于1950年12月间奔赴朝鲜采访。
除李庄带队外,赴朝采访记者还有田流、林韦、陆超祺、姚力文、张荣安。恰好在这个时候,谭文瑞脱颖而出,立即被编入采访队伍。
这支记者队伍非同一般。李庄早已是解放区著名记者,后来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林韦在这支记者队伍中参加革命最早,经历丰富,在改革开放年代里是副部级干部。陆超祺后来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姚力文从朝鲜战场归国数年后担任刘少奇秘书。因刘少奇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姚力文随之经历起伏,“文革”后任《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田流后来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是知名记者和作家。张荣安在20世纪50年代调离《人民日报》,笔者对他的情况所知不详。据已知记载,张荣安是北平解放后即调入《人民日报》当记者,可能是北平地下党成员。他后来较多地前往山东采访。如果这个叙述准确,那么谭文瑞就是这支记者队伍中唯一还没有入党的年轻人。
这支入朝采访团称得上当时的《人民日报》“代表队”,个个身手不凡。范长江、邓拓挑选出这样一支“代表队”奔赴战场,称得上慧眼识珠。
投入朝鲜战场采访的谭文瑞是勤奋努力的。因为他英语娴熟,所以较多地在美军俘虏营采访。从1950年12月到1951年5月,谭文瑞在《人民日报》发表7篇朝鲜战争报道,在这支记者队伍中居第二位(第一位是李庄,见报稿有9篇),比较有影响的有《惨败的美军》《土耳其旅就歼记》《美军黑人士兵的愤恨》等。
在朝鲜战场上,谭文瑞的收获是丰硕的,他精彩的新闻人生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