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晨
摘 要 伴随着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观众不再满足于纪录片画质的优美、故事化的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了反应当下中国的人文纪录片中,尤其是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的人文纪录片更是展现出了与过去人文历史纪录片不同的传播特性。文章以新媒体语境作为切入点,探讨我国人文纪录片的传播新特性。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媒介;人文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2-0015-02
20世纪90年代,我国曾经兴起了一股“纪录片热”,《望长城》《最后的山神》《龙脊》《沙与海》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人文纪录片。但是进入到新世纪以后,这种纪录片的传播并没有继续保持之前的热度,很快被淹没在了真人秀、电视剧之中。直到《故宫》《美丽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热播,人们才又重新意识到了人文纪录片自身所独有的魅力。
1 新媒体对我国人文纪录片传播的影响
在目前的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的人文纪录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纪录片全面打入次黄金时段与电视剧正面竞争,并开始“进击”黄金时段。以北京市场为例,2015年纪录片次黄金时段年均收视率0.22,优于电视剧的0.14。各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纪录片播出猛涨,播出时长1 373小时,比2014年增加780小时,涨幅131.5%。
1.1 增强了人文纪录片的平民化叙事趋势
相比于以往的纪录片,目前热播的纪录片往往更加注重大众传播的效果,毕竟收视率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文纪录片的重要标准,而人文纪录片要想取得不错的收视率就必须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即便是讲述宏大的人文历史,也往往是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开始讲述,例如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人文纪录片《归途列车》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平民百姓身边的事情,而看似日常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却映射出了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交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新媒体语境下的纪录片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它们往往更加注重故事的平民化叙事,以便让观众更容易被熟悉的事情吸引。
1.2 降低人文纪录片的制作门槛
以往的人文纪录片只能通过电视播出,所要求的播出效果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去完成。而新媒体的产生使得人文纪录片的播出渠道更加多样。没有了播出质量的硬性要求,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人文纪录片的生产者、消费者。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不仅如此,在目前的数字时代,人们摆脱了线性编辑,人们只要有一台电脑便可以剪辑自己喜爱的画面,许多后期制作软件甚至在手机上就能运行。
1.3 有利于人文纪录片制作者与收看者的互动
根据尼尔森网联《2014年纪录片电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收看纪录片的人群年龄主要为25岁至44岁,并且收视观众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而相对于以往传统的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出现了许多视频网站,而在这些网站下面观众可以留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形成了双向传播的良性循环,人文纪录片的制作者可以与收看者形成互动,从而有利于纪录片的传播。
目前,视频网站又“进化”出了更先进的互动方式——弹幕。这种评论方式更加便捷、直接,可以让观众对人文纪录片所存在的优缺点有着更直观的看法。例如目前热播的人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之前电视上播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当视频被上传至国内的著名二次元網站哔哩哔哩以后,接着“弹幕”的方式迅速在年轻人之间传播,这也反映了目前人文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的新特性。
1.4 观众收看习惯的改变
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这种传统媒介显示出了一定的颓势,但是我们应当正确看待电视的“唱衰论”,电视这种媒介虽然发展遇到了瓶颈,但对于电视节目来说反而是一种新生,人文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在手机、平板、电脑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土壤,也培养起了一批喜爱人文纪录片的观众。伴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人文纪录片的时间也逐渐细分,尤其是“微纪录片”的诞生,它更符合新媒体语境下人们收看的习惯。央视也正是看到了观众收看习惯的改变,于2012年推出了《故宫100》,每集5分钟的长度让观众在等地铁、吃饭、上班的路上更容易收看。
2 新媒体语境下人文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2015年,人文纪录片迎来了制作与收视的“井喷”,新媒体语境下的人文纪录片不仅摆脱了以往收视的尴尬,还在目前的收视人群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新媒体语境下相对自由的点拨方式也进一步聚集了喜爱人文纪录片的观众。
2.1 增强“故事化”叙事手法
2011年,伯纳德就在其书中提出了“纪录片也要讲故事”这一观点。在新媒体语境下,面对着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例如真人秀、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收视市场中赢得观众的青睐,就必须提高人文纪录片的可看性,而“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正是提高人文纪录片可看性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人文纪录片发展的必然。
2.2 更加关注微观叙事
在新媒体语境下,人文纪录片不再是高高在上,它开始走进普通人的身边,记录每一个日常百姓的生活。从反应国家、群体的生活,再到反应个人的生活,这种由宏观叙事到微观叙事的手法使得人文纪录片获得了新生。尽管王兵的《铁西区》拍摄较为粗糙,画面质量也不精美,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赢得了墨西哥城国际现代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等大奖,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反应了当下处在经济转型期间,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得许多观众对影片产生了共鸣。
2.3 全媒体营销战略
想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赢得好评,不仅仅要做到内容为王,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全媒体营销战略。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任何人文纪录片都不可能不考虑全媒体营销的战略。以《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人文纪录片为例,它不仅在央视CCTV9频道播出,同时还通过国内的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爱奇艺、新浪、搜狐等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播出。
通过这种全媒体营销战略,受众接触人文纪录片的机会大大增加,这种宣传不仅抓住了传统的电视收视观众,也让互联网的使用者更加愿意投入到节目的收看中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并没有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而是针对全媒体下的年轻观众,在哔哩哔哩网站进行了高效的宣传。这种全媒体营销战略比以往盲目的投放广告的效率要高得多。
这种充分尊重观众的做法也让《我在故宫修文物》赢得了大量的好评。
3 结束语
新媒体的普及使得人文纪录片这种一直处在边缘化的电视节目赢得了新生,各种纪录片频道、网站的建立也让人文纪录片得到了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在新媒体语境下收视市场瞬息万变,如何保持人文纪录片的传播仍然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新华网.2015中国纪录片电视收视和进院线数量均创新高[EB/OL].[2015-12-09].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2/09/c_1117400373.htm.
[3]人民网.2014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数据发布 青年群体成收视新主力[EB/OL].[2015-04-16].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416/c70988-26856390.html,.
[4]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