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徳琴++张丽
[摘 要]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渗透科学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不但要创新教学模式,更要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设问题、积极引导、升华思想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用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去处理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意识;语文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18-02
近期,我有幸观摩了以“聚焦核心素养,建设小语卓越课堂” 为主题的重庆市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课堂上,我看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完整的学科立场、人本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引發我的思考:团队打磨出来的优质课能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常态课该如何基于学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巧设问题,激发科学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不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来引导他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让学生掌握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科技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样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态度。
二、积极引导,授予科学方法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重要的是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不断地将它运用到自身的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去理解科学知识。一旦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就对他们智力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方法至关重要。学习一篇文章,对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进行概括,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这种方式梳理知识。同时,还应当注意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有些事物表面上看上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事实未必如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如,《生命 生命》一文中,作者将“飞蛾挣扎”“香瓜子生长”“静听脉搏跳动”三件毫无关联的事情组合在一起,表达生命成长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这三件事情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这是一篇散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文体意识,体会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如何体会、如何分享有方法可循。第一步读文,找重点词、句、段;第二步品文,理解词句意思;第三步,根据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第四步,联系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五步,引入作者自评或者他评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作者的人生经验。这样,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体会,感悟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
三、升华思想,培养科学品德
求实、创新的精神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因此,教师要从小学开始抓起,使学生理解科学,并从事一些简单的科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时可让学生对科学家的生平进行了解,学习他们身上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所做的一次著名的实验。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一生钻研数学、物理及天文,不仅对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而且敢于质疑,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伽利略的生平及事迹做一个简单的了解,让学生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在学习文章时,让学生具体地体会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当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处理,要勇于提出质疑,向权威挑战,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四、课外延伸,学习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向学生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在语文教学中逐步渗透科学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探索自然、社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使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外阅读,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比如,在课外阅读《冬眠》这篇文章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先通读一遍文章,并尝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冬眠的好处在哪里?课堂教学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并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课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拓展的材料进行交流、探讨,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理解了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
总之,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不但要创新教学模式,更要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品质。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求是的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去处理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金玉徐.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2] 刘彦利.有效引导,提高素质——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J].学周刊,2011(28).
[3] 卢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4] 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