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大巴山的“巴山义工”

2017-03-28 13:17唐浚中
当代党员 2017年5期
关键词:城口县春华农家乐

唐浚中

2017年1月18日,城口县委宣传部。

县文明办的干部们正对城口志愿者协会“巴山义工”网络平台进行维护。在这个平台上,注册志愿者已有27007人,服务时长达23479个小时。

就在几年前,城口志愿者协会还在为寻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突破口发愁。如今,依托脱贫攻坚这块阵地,城口志愿者协会已成为整合党员干部和社会脱贫力量的重要载体。

精准对接

2015年4月初的一天,城口县城。

寒风穿过街头,钻进县委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

寒风袭来,让正伏案忙活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文明委副主任袁开勇打了个哆嗦。

在他心里,正悬着一块“巨石”。

对城口这个位于大巴山深处的贫困县来说,4月还刮着这样的寒风,意味着当地偏远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这也正是城口县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

就在这年底,重庆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

大战打响,城口该如何突破瓶颈?

县文明委决心要有所作为。

为此,袁开勇和同事们开始寻找工作的突破口。

很快,他们发现了以往扶贫工作的一块“短板”——脱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党委、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参与是脱贫的两个“引擎”。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个“引擎”聚合效应差、党员干部缺乏业余帮扶平台、社会帮扶力量散乱等一系列问题,削弱了脱贫力度。

如何让“短板”长起来?

县文明委启动了调研,并从中逐渐找到答案——依托城口志愿者协会,用志愿服务的形式,打通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联合扶贫渠道。

很快,这一想法得到市文明办认可。随后,“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试点在城口县展开。

“我们一起奔小康”启动后,城口志愿者协会针对贫困户脱贫具体困难,设立了“邻里相扶”“百企千户”“特色帮扶”等五大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建立“巴山义工”志愿者网络平台。

通过“巴山义工”平台,全县党员干部和大量社会爱心人士得以注册成为志愿者,并凭借这個平台,结合自己特长进行志愿服务项目认领,进行服务时长登记,通过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扶贫。

扶志攻“心”

2015年10月的一天,高观镇双竹村。

大学生“村官”王文明刚迈进贫困户陈春华家门,一股异味就朝他扑来。

此次拜访,王文明有着另一个身份——城口县脱贫志愿者,专程对陈春华一家提供志愿服务。

站在陈春华屋内,王文明环顾四周:黑黢黢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桌凳和床上到处是鸡粪;移步后院,猪圈里聚满了苍蝇。

“你不搞卫生?” 王文明问。

“懒得扫,我们一直就是这样生活的。”陈春华父亲的这句话,让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对陈春华一家来说,这样的生活状态从他爷爷那辈就已形成,他们对此也早就习以为常。

但陈春华一家并没有察觉,同这种生活状态一起延续下来的,还有那骨子里安于现状的处世态度。

“生活状态简陋只是表象,病根是缺乏脱贫的信心和志气。” 王文明说。

而在双竹村,像陈春华家这样卫生习惯差、缺少脱贫志气的人家还有几十户。

一番思考后,王文明和志愿者们决定在全村实行脱贫立志志愿项目。

这个项目有两大核心。

一是“说”——利用村民大会、入户帮扶等一切机会,向帮扶对象宣传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成功脱贫村民的励志故事,以及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

二是“做”——协调和培育各类致富项目,动员和组织村民积极参与。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听到一个个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实例,看到一个个脱贫项目在党委、政府引导下培育成长,“陈春华”们的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

2017年1月2日凌晨5点,陈春华家炊烟萦绕。

南侧的一间磨坊里,陈春华的父亲舀了一勺卤水,放入一锅豆浆里搅动,将豆浆凝固成豆腐。

原来,在脱贫立志志愿项目推进过程中,陈春华一家改掉了不讲卫生的习惯,还决定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开豆腐坊,拓展收入来源。

如今,陈春华家的豆腐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每天毛利润近200元。

“我正筹建新猪圈,未来将实现滚动存栏量20头以上。” 陈春华说,家里3亩核桃林也迎来收获,收入将实现翻番。

和陈春华家一样,在脱贫立志志愿项目带动下,村里几十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产业护航

2015年12月的一天,东安镇兴田村。

村党支部书记龙明安走在村道上,不时望望道旁林立的“森林人家”农家乐。

脱贫攻坚战启动伊始,这个大巴山深处的村庄就确定了脱贫战略——利用村里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农家乐脱贫致富。

随着夏季避暑游客增多,不少农家乐经营户因此受益。

看到这一切,龙明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对村里发展农家乐脱贫的路子,贫困户赵永兰却不以为然。每次村里开会动员,她总会以没有经营技能为由推脱。

这天,龙明安决定换个角度,以志愿者身份动员赵永兰。

“我们村农家乐越来越多,我自家的农家乐也开张营业了……” 龙明安采取了迂回战术。

正当赵永兰以没有经验回绝时,龙明安接下来的一番话,让她眼前一亮。

“村里启动志愿者产业发展扶持项目,除了政府帮扶外,还会有志愿者与你结成帮扶对子,你不脱贫不脱钩。”

“建设农家乐,可获得不少政府补贴资金。” 龙明安接着说,“等你的农家乐建成后,我们会优先动员游客去你家消费。”

彼时,“志愿者”这个词第一次和赵永兰扯上了关系。她当时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就只知道现在又多了一个脱贫的结对人。

在龙明安“游说”下,赵永兰逐渐改变了想法,决定在志愿者帮助下经营农家乐脱贫。

2015年底,在志愿者通力帮助下,赵永兰的农家乐投入运营,让她成功脱贫“摘帽”。

看着眼前的变化,赵永兰对志愿者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是群不计得失的引路人。”

结对共进

2015年11月的一天,东安镇场镇的一间门面里,店老板范中福正端坐在电脑前。

范中福的眼睛,正紧紧盯着“重庆网上村庄”上的一组订单数据。

少顷,他轻点鼠标,处理好了一批农产品网络订单。

如今,农村电商的兴起着实让范中福尝到了甜头。他的座驾也从当初的摩托车变成现在的桑塔纳轿车。

虽然生活日渐富足,但有一件事却始终萦绕在范中福心头——走家串户收农产品时,他常看到不少贫困户有好货却卖不出去。

“每次我都會多向贫困户进点货,但是解决不了大问题。” 范中福感叹。

很快,问题就有了转机——在城口志愿者协会引导下,范中福注册成为志愿者。

通过志愿者协会,范中福与养蜂人王才喜等几十户贫困户建立了帮扶联系。

不久,范中福建立兴晨中蜂养殖合作社,将“王才喜们”的蜂蜜收购起来,再进行统一销售,年底分红。

王才喜做梦也没想到,他家过去每公斤不到20元的蜂蜜,竟在2015年卖到了每公斤100元。

到了2016年底,范中福和其他一些志愿者帮王才喜在网上发布了蜂蜜销售的信息,王才喜的蜂蜜售价也涨到了每公斤120元。

“过去蜂蜜一年都卖不完,现在一天就能卖光。” 王才喜乐得合不拢嘴。

2016年底,王才喜还拿到合作社4000元的分红。

就这样,范中福一连对接了几十户贫困户,让他们的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平台走向了全国。

同年3月,城口县扶贫开发志愿服务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16年7月2日,“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围绕建卡贫困户、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等7个方面内容,先后开展爱心捐赠、技能培训、助农劳动、结对帮扶等活动。

截至2016年底,全市集中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扶贫志愿服务活动3万多场次,结对帮扶贫困户31万多户,捐款1.7亿元、捐物1100多万件,受益贫困群众163万余人次。

其间,城口志愿服务项目利用这个新契机,服务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城口县春华农家乐
木碗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待到春华烂漫时
新闻就在基层群众中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城口县完成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田间测产市级验收工作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对城口县旅游发展情况的几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