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兰芬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 山西阳泉 045000
扬琴是中国乐器中一个年轻的弹拨乐器,是一件从西方传来的外来乐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中国扬琴已成为了与欧洲扬琴、西亚----南亚扬琴齐名的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扬琴家族逐步壮大。高音扬琴、低音扬琴、便携式扬琴、mini小扬琴等等各类扬琴的出现应用;各类题材形式的优秀作品大量出现,如独奏曲《狂想曲》、《落花.夜》、《湘墨》等等,重奏曲《别港》、《Cubana》、《大河之舞》等等;各个重奏室内乐团体的涌现,如中央音乐学院的“茉莉花”重奏团、“绽放”扬琴室内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的“蝶梦飞竹”扬琴艺术团、天津音乐学院的“玉竹虹韵”扬琴室内乐团、北京丰台区少年宫“小星星扬琴乐团”等等;各类教材不断出新,黄河编著的《黄河练习曲99首》、黄河、沈剑编著的《扬琴每日必练》、李小刚编著的《少儿扬琴基础教程》、李玲玲、李红梅编著的《儿童趣味扬琴入门(一)》、李玲玲、吴璜璜编著的《儿童趣味扬琴入门(二)》、还有各类考级教程的出版等等;这些都促使了扬琴蓬勃的发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使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了扬琴并学习扬琴,这就对扬琴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专业的扬琴教师,基础教学中则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一名扬琴专业教师,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出现在扬琴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总结以下几点:
很多老师将音乐基础知识只是作为了一个辅助性的课程,在自己专业教学的间隙中进行与所弹乐曲中涉及到的知识的简单少量讲解,实际上音乐基础课是器乐学习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音乐基础课程包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常识、音乐欣赏等等知识体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识谱,建立良好的“音乐感觉”,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音乐理解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出现不识谱、节奏不对、表情记号不认识等问题,严重影响专业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所以我认为应给琴童们开设专门的音乐基础知识课程,并且要向主课一样的对待。
扬琴教材种类繁多,有考级教程、练习曲教程、综合教程、儿童教程、中老年教程、流行曲集等等。对于儿童初学者来说,我认为一本儿童教程是必备的,也是最基础的教程。李玲玲教授主编的《儿童趣味扬琴入门》非常合适,书中全部都是改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这样更易儿童理解和喜爱。书中还配有部分图片,比如配有儿童的持竹图片,持竹是初学者最先学最难学的内容,大家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图片展示的内容去核对、纠正自己的问题。练习曲教程也是必要的,黄河、沈剑编著的《扬琴每日必练》这本教程科学性强、循序渐进、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其中的“八四二一”练习法对于初学者打基础来说非常适合、重要。考级教程也是必备的,但考级教程应该是合理、合时的应用,不拔高跳级学习。
扬琴最基础的学习是坐姿、持竹以及运竹,其中持竹和运竹是最重要最难,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最枯燥的,这也是我们基础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持竹是三指持竹,但初学者常常出现四指甚至五指持竹,把琴竹尾全部握在手里。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引导学生想象在持竹时手心一定是空的,要感觉手心里握着小鸡蛋一样。在运竹学习过程中初学者对于放松、手腕的上下运动理解较难,常常出现甩大臂、甩小臂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想象扇扇子、排球、敲门时的手腕动作,还可以先做抬头看天、低头看地的动作,感觉脖子上下运动时身体是保持不动的。接着让学生把琴竹头想象成我们的脑袋,手腕想象成脖子,让琴竹头抬头看天,低头看地,经过这样的练习,初学者可以较快的做出正确运竹动作。
在基础学习中,到底应该弹些什么?我反对为了所谓的引起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而每节课只弹歌曲,不练习基本功的教法。可现实教学中这样的老师还是大量存在的,尤其是初学者我们更应该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对于儿童初学者,更应该采用基本功、练习曲、儿歌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个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在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于家长的理解。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家长要求老师几节课就能让自己的孩子弹一首歌,一年就要考三级,孩子学琴的功利性太强,家长太过于注重考级、比赛的结果,一座大楼不是几天就能盖成的。尤其是前三年都是打基础,练基本功的阶段,考级、比赛只能是作为检验孩子学习成果、提高孩子学琴兴趣的一种手段而已。我认为具备良好的态度是铸就成功的首要步骤,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丰富的音乐素养则是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前提。
随着中国扬琴的不断发展,学习扬琴的孩子越来越多,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在基础学习中,从基本的坐姿、持竹以及运竹开始学起,不能急功近利,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易先玲.《少儿扬琴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