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杨杨
美丽素质教育如何落地
编辑|杨杨
编者按:
从《风采童装》提出“美丽素质教育”至今,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但依旧有些家长觉得“美丽素质教育”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其实不然。
为此,编辑邀请了“美丽素质教育”的发起人陈郁老师和邹志萍主编一起对话,为大家梳理这其中的脉络。
儿童美丽素质教育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发起人:陈 郁 邹志萍
首批专家:
陈 郁
儿童美丽素质教育专家委员会发起人
职业形象管理研究中心 首席专家
邹志萍
风采童装杂志主编
儿童美丽素质教育专家委员会发起人
叶圣涛
著名音乐制作人
北京叶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
郑 奇
七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国际科学可视化教育研究专家
刘 嘉
中国十佳设计师
COMME TU ES品牌创始人
时尚美学教育专家
龚菲菲
贝瓦网总编辑
北京橙色星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
丁 鹏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世界正畸联盟(WFO)专科会员
美国正畸学会(AAO)会员
刘 锐
首师科技七彩教育同盟青少年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专家
青少年职业辅导师认证研发培训
尹青骊
北京国际职业学校高级教师
青少年职业体验课程开发与研究专家
Q对& A话
上期,我们讲述了从“发现美”“制造美”到“创造美”期间,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同样重要的是环境。对于美,无论是启蒙还是呈现,家长都需要有耐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然的环境。本期,我们将探讨如何实现美丽素质教育。
记者:从“发现美”到“制造美”过渡,会有怎样的特质显示出来吗?
邹志萍:所有的教育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渡。
从“美丽素质教育”整体概念出发分析,显性的东西是让孩子学会一个技能,但是隐藏的属性还是教育。也可以说“美丽”是显性的,教育才是本质。
所有的教育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从“发现美”到“制造美”的过程的是非常自然的过渡,孩子有了拥有了发现美的能力,就会将他们认为美的东西展现出来,可能是一首乐曲,也可能是一幅画等等。所以,家长需要有耐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然的环境。
记者:“制造美”有什么特点?
陈郁:“制造美”的过程呈现阶段性特点。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例如孩子最开始弹钢琴时,磕磕绊绊能连起来就可以,但是,在感情、感觉和熟练程度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弹出来的曲子就会有不一样的味道,这是一个过程。所以,“制造美”的过程是有阶段性变化的。但有一点需要强调,教育要跟现实结合,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千万不要平时给孩子听着口水歌,却非要让孩子去学习钢琴、古琴那种“高大上”的艺术。这种情况下,孩子是没有办法“制造美”的,也不会有阶段性的提升出现,这样会让孩子和家长都痛苦。
记者:“美丽素质教育”究竟如何落地?
邹志萍:“美丽素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我们要首先意识到“美丽素质”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感受一些角色。比如厨师,大部分人认为厨师的教育就是学习如何烹饪,其实不然,在很多高级课程中,老师会在学生的案头放一条白毛巾,要求厨师动手烹饪之前,毛巾是白色的,烹饪结束以后,使用过的毛巾依旧是白色的。还有造型化妆师,工作前净手消毒,工作时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的工具等等,这些都是生活细节中体现的美丽素质,并非只有音乐、美术才能进行“美丽素质教育”,这也是我们强调学会拥有发现美的能力,然后才是“制造美”“创造美”的阶段。
陈郁:美丽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一定是能力,而非技能。
美丽素质教育的执行绝对不是简单的参加一个兴趣班。
如果一个孩子对节奏敏感,那他的训练就可以从拍腿开始,有一位打击乐协会的老师说过,拍腿,然后拍身边的其他物品,然后将声音组合,逐步训练,最后才驾驭鼓。鼓只是一个专业的的载体,但是有很多培训机构的第一步就是让家长先买一个鼓。任何的艺术形态都是如此,美丽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一定是能力,而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