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婧
炊 烟
◎冉婧
离开故乡很多年了,每次返乡途中,总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是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瓦房、村鸡、村狗、牛羊、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村民脸庞,我都爱看,都有种亲切感。清晨时分,一缕缕炊烟,袅袅婷婷地从一个个农家小院升腾起来,薄而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与淡淡的轻雾纠缠在一起,像扯起的一帘幕纱,将树林和村庄隔成上下两段,神奇无比,似一幅宋人山水画,煞是好看。我很羡慕这些庄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
出来读书之前,我曾拥有过一缕炊烟,那是从一个小山村里升起来的。炊烟,浓浓的,淡淡的,香香的,甜甜的。一缕缕炊烟的怀抱中,都蕴含着一段段说不完道不尽的儿时回忆……
那里有妈妈的温情,有外婆的呼唤,有爸爸的怜爱。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炊烟是有香味的。小时候,家乡人做饭一般都用各种农作物打碾后的秸秆及一些杂草,很少有用煤做饭的。秸秆燃烧产生的炊烟中总是带有五谷的清香,而那些野花杂草燃烧后的炊烟中则夹杂着花草的芳香。秋季的杂草,因为堆置时间不长,燃烧时弥散的香味最浓最醇。
而在年幼无知的顽童心目中,最撩拨人心的香味莫过于冬日里的炊烟了。因为这个时候,只要听到屋外刮锅底的声音,我和弟弟就知道妈妈要生火煮饭了,于是我俩会马上从睡梦中醒来,往灶坑里塞上几个大红薯,然后满怀欣喜地回到暖和的被窝。在香甜的睡梦中,朦朦胧胧地闻着那夹着红薯香的炊烟味,心里满是温暖和幸福。
每次妈妈煮午饭的时候,我和弟弟就会抢着干烧火的活儿,因为烧火的就有特权往灶坑里堆几个特大的红薯,不过每次只要把红薯一堆,火很快就会熄灭。妈妈这时候特别无奈,一边帮我们生火,一边说:“俗话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红薯堆多了,没有空隙,肯定会熄的。”
对于我来说,“炊烟”就是妈妈做好的可口饭菜,是外婆一声声的呼唤,是爸爸盼我们回家的心情。
读小学时,每天放学后,我和弟弟经常同伙伴们在收了稻谷的田间嬉戏玩耍。放风筝,跳田埂,挖野菜,踢毽子,都是我们喜欢玩的游戏。很多时候,会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可是当有人突然冒出一句:我家房顶冒烟了。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向自己家的房顶方向张望——若炊烟升起,是家人暮归了,妈妈或是外婆开始煮起了香甜的晚饭。随后,村庄里四处都开始弥散那拌着饭香的炊烟。若炊烟散尽,大家就一窝蜂地奔跑着回家,奔向可口的饭菜和温暖的亲情里。
在外读书,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乡村,就离我熟悉的炊烟越来越远了。可在每个月圆夜,心中那缕“炊烟”就会袅袅升起,瞬间蔓延到整个身心——那里有妈妈和外婆忙碌的背影,有儿时的记忆、亲情的呼唤,更有妈妈的谆谆教导。
有炊烟的地方
是悲伤的回忆
故乡已远
在游子的梦里
故乡睡得很静
不管走在哪里,最动心的永远是故乡屋顶上那抹最温情的味道啊!它浓浓的,甜甜的……
(责任编辑 宋倩)
冉婧,1986年出生,女,硕士研究生,助教,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字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