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中秋馃”

2017-03-27 01:09:53周国胜
农家参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酥饼赏月一家人

周国胜

家乡的“中秋馃”

周国胜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节这天晚上,皓月当空,抬头仰望那十五的月亮,记忆之湖也打开了闸门,童年有关中秋节的点滴记忆如鲤鱼跳龙门般跃动起来……

家乡那时的月饼就像我们看到天上的月亮那般大,大约只有一寸指节那么厚。馅子很简单,主要是红糖、冰糖、花生仁加青红丝等掺和在一起,外面撒满芝麻,用纸简单包装。尽管没现在的月饼包装豪华,馅子也不是现在的莲蓉、蛋黄、水果之类的,但我还是更喜欢那种价廉物美的月饼。当打开包装纸,一股芝麻香味扑面而来,满屋子都闻到香味。

家乡过中秋还有一种饼叫酥饼,馅子和月饼一样,同样大,但外面没芝麻,饼中间有个大红圆点,味道和月饼又不尽相同。月饼和酥饼一般都是同时买回的。

每到中秋节,家乡便是个丹桂飘香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这时山上的玉米棒子开始喷香,田里的稻谷也笑弯了腰。这是个传统的佳节,尽管忙得不可开交,临近中秋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的大人也要抽出时间把割来的新稻子临时弄点晒干碾成新米并加工成粉做成馃子供一家人品尝。村人把这种馃子叫作“中秋馃”,馃子的大小和厚度如同芝麻月饼,一般农家人为了省钱往往就以这种自己手工做的中秋馃代替月饼过中秋。

我家过中秋多以自家做的中秋馃来代替月饼。父亲学过木匠,用檀木雕成的馃印模子,模子雕有“花好月圆”“嫦娥奔月”“福”“寿”等各种图案和文字,模型有带花边的圆形、枫叶形、桃子形等造型各异。在馃印里撒点干粉,当把揉好的一个个小粉团摁在这些造型各异的馃印上,稍加一敲,一个个造型别样的中秋馃便做成了。然后在做好的馃子正中间用红颜料点上一个大红点,意喻一家人团团圆圆。接着把馃放在箅子上,添加木柴用大火蒸熟,便可以趁热沾点白糖吃了。整个做馃过程,只要我们小孩子放学在家,一般都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转,嘴里馋得要命,不舍得离开半步,直到能吃到蒸熟的中秋馃才肯罢休。再加上做馃的过程好玩,自己动手在馃印里“咚、咚”的敲下那印有图案的馃子,特别令人兴奋。我觉得敲下的不仅是馃子,敲下的更是农民的希望,代表了这一年农家又有了好收成。

另外,这种蒸熟的中秋馃等冷却之后还可切成一片片地用菜炒着吃,味道能与年糕相媲美。农忙时节炒着吃省时又省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中秋馃做好之后,有的人家也要上街去买月饼和酥饼各一斤(半斤一个或一斤一个的两种),顺带割个二三斤猪肉来蒸粉蒸肉吃。

不过农村忙,农家一般是没空赏月的。月饼和新米做成的中秋馃都是中秋节的早上吃的,吃过中秋馃,中秋节那天人们还得下地去抢收稻谷和玉米呢。正如一首诗中写的“村北村南打稻声,荒园屐齿亦嬉晴”的景象。等到一轮明月当空,一家人坐在月光下赏月吃月饼,农家人只怕早已伴着呼噜声进入周公的梦乡了。赏月仿佛是城里人抑或是诗人的事,跟农家人似乎无关。

时至今日,身在异乡的我已多个中秋节未吃到家乡的芝麻月饼了,但父母自己种的稻子新做成的图案精美的鲜馃子我每年都能如期收到。尽管以往收到包裹打开时那中秋馃都已挤瘪变了形,甚至都有些异味了,但我一个也不舍得扔掉,我用热水洗干净,依然留在中秋节这天蒸着吃,也是吃得津津有味。望着那一个个千里之外的家乡寄来的中秋馃,除了“粒粒皆辛苦”外,更有家人浓浓的爱,让我一生都享用不尽。

猜你喜欢
酥饼赏月一家人
搞笑一家人
中秋赏月邀请会
中秋赏月
奇奇一家人
《一盒酥饼》点评
《一盒酥饼》点评
作文中学版(2018年2期)2018-03-03 02:57:17
中秋一起来赏月
讨厌的“酥饼”
幸福一家人
别样的中秋赏月
华人时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