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歌之乡宣威杨柳

2017-03-27 05:21王人天
中国西部 2017年3期
关键词:戏楼摩崖马帮

文王人天

中国山歌之乡宣威杨柳

文王人天

地处滇黔交界的云南省宣威市的杨柳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独特,尤以可渡古驿道和山歌而闻名。2007年可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杨柳乡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山歌之乡”称号。

万人欢腾山歌节

每年八月份,可渡河畔都要举办山歌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山歌手会聚于此,进行交流、比赛。那真是一场山歌的盛宴!

还记得云南省举办首届杨柳可渡山歌节的时候,我作为曲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研究代表参加盛会的情景。

当我到达的时候,会场已经是人山人海,天空中飘着彩色的气球,红色的条幅垂挂在气球下,随风摇摆。我看了看,其中一幅写着“建设诸葛大营山歌广场”的字样。诸葛大营不就是这里吗?几年前,我曾经来过,那时这里尚是一些荒坡和石埂,传说是诸葛亮伐南中时军队驻扎的遗址。而眼前,这里已经成了广场,广场中央搭建了高高的舞台,工作人员正在上面忙碌着。广场边上,有小贩在卖山歌碟,还有不少山歌手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向游客推销自己的歌碟,好不热闹!

“杨柳地方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杨柳山歌有风味,美名誉为山歌乡。”比赛开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歌手们演唱的山歌调子各有特色,贵州山歌的尾音拖得较长,带有孝歌意味;宣威山歌本地调子原汁原味;昆明山歌则有情调和酸调之分;会泽调子受到海腔的影响……

比赛赛制是淘汰赛,三十多对选手进行多轮角逐,最后评选出金银铜奖,获金奖的男女选手就是本届的歌王和歌后。评委们认真地倾听场上每一对歌手的对唱,分辨着他们的音色、调子,并结合其动作、姿势和表情等综合评分。孰优孰劣,全看歌手们在场上的发挥,稍微不慎就会输掉一着。

大赛火热进行。下午三点多钟,雨点也赶来凑热闹,歌手们完全不受影响,热情洋溢,冒雨比赛,观众们纷纷撑开雨伞继续沉浸在美妙的山歌声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打着伞 “雨中聚焦”,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

①山歌节 摄影/王人天

②山歌节上对山歌 摄影/王人天

山歌唱响古驿道

当地的朋友说,在杨柳,不止在山歌节上能听到山歌,山歌之乡处处可闻山歌声。果然,我们踏上铺满石板的秦开五尺道不久,山间便飘来了清脆悦耳的山歌声——“好久没走这方来,这方古道顺山排;杨柳小妹多娇颜,唱首山歌等花开。”循声望去,只见古道弯弯扭扭一直延伸至山顶,并不见唱歌的人。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说起来,这五尺道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不规则的石头相互挤挤擦擦铺就而成,由于长年累月与不同的足底亲密接触,石头被磨得很光滑,有些地方坑凹很深,那是马蹄印坑。

山风吹来,脸上顿起凉意,两旁的庄稼随风摇摆,玉米叶子唰啦啦地响,好像在吹奏着古道情思。“踏上古道唱山歌,包谷地里妹来和,小妹与哥和一首,打伙唱歌打伙乐。”恰在此时,走在前面的杨柳乡文化站顾怀礼站长唱起了山歌。呵呵,我们都忘记了他还是个山歌手呢。老顾不但对本地文化非常了解,还参加山歌创作和比赛,有时也写写花灯剧本、小品、相声什么的。要介绍杨柳,非他莫属。一路上,老顾当仁不让地为我们做起了导游。听着他的介绍,我们不能不对这段长10公里的弯弯扭扭的石板古道肃然起敬。

在历史上,这古道曾有过不同叫法。秦时称五尺道,汉时称南夷道或夜郎道,隋唐时期又被称为石门道(因其道路经过石门——今昭通盐津豆沙关——而得名)。

古驿道前身是蜀身毒道。先秦时,蜀郡太守李冰在蜀身毒道的基础上拓宽修建,从成都沿岷江修至僰县(今四川宜宾),历史上称为僰道。后来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为了加强全国的中央集权统治和开发西南,派大臣常安开山凿石,将道路延伸修筑到味县(今曲靖),打通了云南通往中原的第一条官道,因其道路宽为五尺,就被称为五尺道。

③可渡关 摄影/李应周

④五尺道 摄影/王人天

⑤水月宫 摄影/杨明忠

西汉时期,著名探险家、旅行家、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汉武帝便遣使臣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出使西南夷,指求身毒国,没想至滇时,由于种种原因,“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据 《西南夷列传》)。由此也促使汉武帝决心将西南夷纳入中央版图,他派遣大将军唐蒙开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柯江”,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兵临滇国,收复后,设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自此,中原文化沿着五尺道源源不断地输入西南地区。诸葛亮征南时,派大将从此道穿过可渡,进入宣威,直击曲靖,胜利后诸葛亮复从这里班师回朝,在道旁留了遗迹,现今存有传说是他亲笔题写的“飞虹竚鹤”和部队驻扎遗址——诸葛大营等。明朝大将军傅友德征南时也是通过这条道进入云南的。如今,炮火纷飞、马蹄声急的时代早已远去,五尺道已于 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斗转星移,时移世易,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与文化的五尺道依然静卧山间。此时,我们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见证了漫长岁月中一幕幕历史画面:为了将西南统一于中央集权下爆发的战争,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为打通西南夷道不远千里跋涉在乌蒙山的官员和为修路而死伤的乡亲;为了生计长年奔波的马帮和背夫;还有商贾和军旅带来的繁荣与震颤……

不觉已行至可渡关前。不时有当地乡民或背着背篼或吆着牛扛着耕索从关前路过。我们闪在一旁,对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耕耘的人们投去敬意的目光。

可渡关墙高约两丈,全部用石头砌成。城墙上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关亭,亭子下方就是月宫门。进门四五尺的地方,有个石坎,据说是当年安门的地方。现在门已不见,独留石墙上的石槽。同行的人指点着石槽上的石眼说,那是门臼眼,过去的门很厚,中间是木,内外均为铁,还钉有很多个铁钉铜钉。

登上关楼,极目远眺,我眼前浮现出傅友德征南时的战争场面,旌旗猎猎,鼓角争鸣,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如今,硝烟早已远去,关楼已经成为旅游景点,城墙垛口上留下的斑斑点点、坑坑洼洼的痕迹向游客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①古戏楼 摄影/李应周

②《商贾将军》在古戏楼院内取景摄影/李应周

下楼,往里走,道路右边有一个雕梁画栋、古香古色的文化走廊,里面竖立着《免差碑》《德胜碑》《提督德政碑》等各个不同年代的碑文。我正想细心查看,外面突然传来了稚嫩的歌声。我循声望去,房前的草坪上,几个小孩正在追逐嬉戏,稍远一点的地方,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正在对山歌:“山歌好唱口难开,林青好吃树难栽;可渡关楼唱一首,妹妹和哥不分开。”

③“山高水长水流云在”摩崖摄影/李应周

古戏楼里传歌声

杨柳不仅有关楼,还有戏楼。古戏楼建在小山坡上,紧邻秦开五尺道,方便往来客商、官员办事累了的时候在戏楼里面看戏听曲,当然也听山歌。

我们转过民房,就见雄巍、庄严的古戏楼矗立于前方高处,土夯的墙,青瓦屋顶,墙的高处开着两道木式格子窗,远远看去,就像一座供奉家神的宗祠。记得我们小时候看到的烤房,也是这样的土夯墙,只是烤房小得多,没有这般高大,墙也没有这般厚。

进入大门,是戏楼的底层。传说在清朝以前,这里叫古文阁,民国年间进行了翻修改造,将楼层弄成了上下两层,也就是今天古戏楼的样子。底层的两边分设马圈、马槽,是供往来客商歇店、看戏、喝茶时给马添加草料的地方。我仿佛看到那些饥饿的驮马疲惫地进入马圈,戏楼的伙计在马槽里加上草料后,驮马们嘶鸣着一哄而上,发出了极响的咀嚼声。

出了后门,有个很大的院坝,是专供演戏的地方。由于很多年没演戏了,院子里长满了荒草,把戏变成了一个传说。我们转到楼上,上面分割成许多个小房间,分别供演员补妆换装、客商和官员看戏喝茶,以及往来商贾歇息之用。房间配以一色的雕花格子窗,古色古香,但因年代久远,房间里其余摆设均已不复存在。

站在戏楼上可以看到四周苍翠的青松掩映云中,远处巍峨的大山奔来眼底,山形陡峭,气势凌霄,自有一种不凡之感。清风袭来,锣鼓铿锵,歌声震天——“古戏楼前歌声开,远古马帮人未还;清清嗓子唱一个,怀念那些唱歌人。”正暇思着,有人喊:“走了,去看摩崖石刻。”

④“飞鸿竚鹤”摩崖 摄影/李应周

摩崖碑刻育山歌

在可渡,山歌之成名,并非偶然,而是这里深厚的文化积淀所致,别的且不说,单是那摩崖、碑刻,就令我们非常震撼。可渡的摩崖和碑刻很多,摩崖有“飞虹竚鹤”“山高水长,水流云在”“仁智之情动静之理”等,碑刻有《免差碑》《重修观音堂记》《朱大人陈司事功德碑记》《提督德政碑》《可渡桥碑》等。

其中,尤为著名的就是摩崖“飞虹竚鹤”,乃可渡八景之一。其它七景分别为“桃溪泛锦”“翠屏积雪”“诸葛大营”“雪花盖顶”“苦竹盘根”“葆圆洞天”“乌龙钻箐”。

“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刻于翠屏崖上。我们站在可渡村中就能远远地看到该石刻,字大如簸,清晰俊朗,横空出世似地立在山巅,俯视河流村庄和这一带的群山土地,别有一种一览众山小、文华独当空之姿。

“那里极高且远,山崖陡峭,极难攀登,要爬上去,天都黑了。”老顾一番话打消了我们想近距离观赏它的念头,有些遗憾。

不过,老顾及时的讲解让我们对这处摩崖有了更深的了解。所谓翠屏,皆因崖为红色沙石,不生草,岩上长满灌木,故得名。所题之字高8米,宽0.3至0.4米,左行楷书,阴刻,是云南最大最高的摩崖题字。题字下方有一条宽约1米、长约40米的横向小坎,走在上面都令人心惊胆战,何况题字之人还要在上面写那么大的字,极为不易,刻字工匠亦非常艰难矣。

据老顾介绍,这处摩崖题字没有落款,即使有,也因年久剥蚀,看不清了。“不过看得出来,那不是一人手笔,乃两人所为,字体有所不同。”老顾告诉我们,传说这处摩崖是充军云南的明代进士、翰林编撰杨升庵和本籍缪文龙分别题刻的。据《宣威县志稿》中记载:“杨文宪出摩岩,在可渡河北翠屏崖上,吴梅村诗:可渡河边万仞山。即斯岩也。上有‘高山流水,水流云在’八字,相传为公所题。字临绝顶,方丈余,画大如箕,自下视之,不足尺余耳。”其中所说的杨文宪就是杨升庵,明朝天启年间被追谥文宪。

望着那几个镌刻在山崖上数百年的大字,我心中升腾起对先辈创造出的璀璨文化的自豪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我突然觉得这是何人所题所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保护和传承下去。

著名的“飞虹竚鹤”也刻于翠屏崖上,只是与“高山流水,水流云在”不在同一个方位,且位置要低一些。在可渡河北岸旧城一侧的翠屏崖半山腰,有一块约10平方米的岩石倚山倾斜,大约45度,其上便刻着“飞虹竚鹤”几个大字。该摩崖成一印章形,阴刻,是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摩崖石刻。每字约1.2米见方,深度约5厘米,字体笔法浑厚高古,且书风多变。“飞”字较近隶书,“鹤”字又接近楷书,“竚”字既行且隶,虽然书体多变,但又协调统一。该摩崖无落款,不知何人所书,有传说是诸葛亮所题,也有说是明朝嘉靖年间宣威御史缪文龙与状元杨升庵相遇时所题,但都无考据。

老顾告诉我们,“飞虹竚鹤”说的是每当雨过天晴之时,便有彩虹飞架可渡河南北两岸,同时有鹤立于山巅构成美景。还有一种说法是北岸翠屏岩从西向东绵延,就像彩虹架在北盘江上;南岸群山起伏,以安蛋坡为主峰分别向东西两边延伸,仿若鹤的一对翅膀,营盘坡、诸葛大营像鹤身,狮子头、得胜坡相连至大桥,像鹤的头和嘴,炮台的山梁至船边像鹤脚。整体一看恰似仙鹤驻落可渡河畔,故得名。

该摩崖与可渡桥南岸的接官亭遥遥相望。夏日酷暑,当人们走进接官亭乘凉,蜿蜒的可渡河水会送来阵阵凉意,在这里看山村美景,赏江山胜迹,别有情趣。曾有古诗赞该摩崖为:“铁画银钩神鬼惊,矗天拔地力千均;箭横虎啸将军志,笔落兔奔丞相情;水环九曲飘日月,山高百丈定乾坤;金戈羽扇今安在,飞虹竚鹤可渡春。”看看这些诗文,山歌在可渡河畔纵横也就不为奇了,因为歌为心声歌为诗情,山歌是百姓的诗。

可渡大桥 摄影/王人天

可渡桥头马铃歌

最后去可渡桥看看。

在马帮兴盛的年代,络绎不绝的马匹曾从这桥上通过,出入云南门户。现在,马帮虽已逐渐消失,可作为山歌分支之一的赶马调却流传了下来。“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头发棵里生露水,草帽顶上下白霜。三个石头搭眼灶,就地挖坑做脸盆。”听着古老的赶马调,心中不禁感慨不已。

那些年从四川、贵州贩盐、布、桑帛来的马帮,要进入云南,必须从可渡桥上经过,要运出去的,也必须从这里出关。于是可渡桥就成了历史上秦开五尺道的重要渡口。自从秦朝常安将五尺道修到味县,这里就成为驿道。但是那时没有桥,这里也不叫可渡,相传叫做船边,与牛栏江畔迎江村的船边街子遥相呼应。有一天,一个勇敢的踏勘者在荆棘密布的北盘江畔顺流踏勘来到可渡河岸,问正在摆渡的先民是否可渡?摆渡者答曰:“可渡。”自那时起,可渡的名称就沿用了下来。另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征南时,征战获胜返程之际,恰巧遇到河水猛涨,咆哮不停,将部队挡在了南岸,他便派探子出去沿河探寻。许多的探子顺着河流探查,最终有一伙探明回报:“前面虽然河水猛涨,但有舟楫可渡。”诸葛亮听闻,高兴地摇着羽扇说:“可渡就好。”从此这地方就被命名为可渡,虽然直白,倒也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由于古时候的可渡河没有桥,每逢涨水时节,赶考学子、商旅马帮、军队官员都是苦不堪言,找不到潜水而渡的地方。大家每每商量建桥以渡,可是又难以筹措那么一大笔银款。相传清朝年间,曲靖文官赵勋臣上京赶考,顺着古驿道来到可渡河边,适逢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寻遍河段均无法过去,他心急如焚,止不住仰首朝天发誓:“苍天在上,若明日水落,吾能过河,按期上京赶考,为官后定建桥供万民使用,万万虔诚。”没想到第二日,雨真的停了,水也小了,赵勋臣得以过河赶考。赵勋臣做官后,就命自己的儿子赵越修建可渡桥,了却宏愿。至今可渡古桥南尚有建桥碑记:碑额横书“普济”,正文正书“可渡桥”三字,款首两行小字“前清守备即补千总赵瑞麟经理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虎门总司令赵越独建”,款尾是立碑时间——“民国六年三月朔五日立”。这才让我们对建桥历史更加清晰起来。

可渡桥是三孔跨度不等的石桥,中孔距水面11.7米,跨度10.5米,两边的孔稍低,距水面9.8米,跨度9米。桥身用一色的五面青石条拱砌起来,全长60米,宽5.5米,桥面则用方块石铺就。桥两边附有沙条石桥栏,两头引桥长十余米。1992年,在可渡桥下游50米处修建了单孔钢混结构大桥一座,以作为326国道线改道以后的公路大桥。

现在,作为古迹遗存的可渡桥仍然可供行人和小车通行,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接触它、观赏它,了解当地文化。

由于可渡桥的建立,大大方便了往来客商、赴任官员。《明史》记载:“明入滇之初,即设置驿传,征发当地居民开筑道路,以六十里为一驿,置马数十匹,马头十余名,委派驿丞管理,驿马亭铺均为邮传而设,地当道路要冲,明于府州县司之外,设巡检司,为分设的治所,而且自京师达郡县,皆立卫所,并在险要之处设关,以卫军驻守,大都与驿、堡和巡检司同设。”从此驿马和官军便在这座桥上往来穿梭。

古道马帮 摄影/杨明忠

《功垂万世碑》又记载:明洪武年间程复初将军征南时在这里落户,改乌撒卫为可渡,并扩建可渡城。由此,这里也就开设了马店,现在旧城还有汤家马店、司家马店、孙家马店等遗址。

传说最早的马店是当地乡民汤春元开的,当时马店只有三间房,可以歇息几人,喂几匹马。后来,汤春元逐渐增加马匹,建起了马帮,待其子汤东元接管马店时,马店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汤东元为人仗义,待人友善,马帮日益发展壮大,最盛时拥有上千匹马。汤东元也因此成为当地最大的马锅头。马帮常年走贵州、下四川、到昆明,每当听见哐当哐当的马铃声,人们就知道马帮回来了。

“砍柴莫砍苦葛藤,有女莫给赶马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初二就出门。”马锅头们很是辛苦,家中的媳妇自从他们出门那一天起,就天天思念着他们,担心他们的平安,担心他们的生意,也担心他们的饮食和身体。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日复一日,她们在可渡桥上俨然站成了一道风景。

“铜铃梦幻当年景,驿站再现往日欢。”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当年也曾跟随马帮跑生意,最初贩茶叶布匹,后来开办了宣威火腿罐头公司,利用马帮将宣威火腿运销全国,乃至世界。以浦在廷为原型的电视剧《商贾将军》曾在可渡桥拍摄,199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南方丝绸之路》也在这里摄取了大量镜头。

马帮带给我们更多的幻想,更多的诗意。

站在桥上,看浪花滚滚,观驿道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眼前一幕幕闪过,炮火纷飞的战场,络绎不绝的马匹,交通工具的发展变迁……

突然,不知哪里传来的山歌声打断了我的遐思。此时,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波光潋滟,远山如黛,很美!这清脆的歌声正随着江水滚滚东流,流出云南,响彻全国!(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猜你喜欢
戏楼摩崖马帮
西狭颂摩崖石刻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化龙村柏树庙戏楼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马帮“驮起”脱贫路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