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017-03-27 10:43邹后彬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转变活动

(福建省邵武市肖家坊中学)

摘 要: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活动课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步;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学习,在活动中灵活运用,在活动中心灵感悟,从而营造良好的体验性、创造性、自主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学生主体探究活动,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真正使探究活动课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活动;转变;发展

历史课堂活动探究课是在基础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好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机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探讨,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感悟。其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体验性、创造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促进学生成长。这种课型是以重教学内容为依据,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表达、主动探究,从而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生真正“动”起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展开想象,提升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内容要选择得好,让学生“可以动”

探究活动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有自己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让学生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的信息作为内容,加强实践性的操作,让学生从理论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的素质,探究课比起学科课堂更具有灵活性,在选择内容上可以很好地体现能动性。

1.操作性内容。历史活动课要具有操作性、实践性,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让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我们在设计内容时要为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脑、社会活动等多种机会,如阅读、调查、搜集、动手制作等实践性强并有社会化的具体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需要性内容。活动探究课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走进学生生活与现实需求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在把握题材和内容形式上要迎合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热情;我们在活动方式的选择上要迎合学生的生理需求,让课堂多姿多彩,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思想活跃;活动过程要设计的宽松、自由,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同时,还要设计好实施方案的难易度,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考虑不周对他们兴趣会产生的影响。

3.竞争性内容。在形式上,我们可借鉴电视节目《非常6+1》《开心辞典》《幸运52》等电视节目的做法,采用抢答、擂台、竞猜赛等方式。如设计“历史典故大闯关”活动,师生将有关古代的典故、成语设计为各类题目如改错题、选择题、真假判断题、连线题、表演竞猜题等,学生分成若干组,通过必答、选答、抢答进行闯关。这些活动能调动学生理解运用和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历史知识,开阔历史眼界,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师指导得好,让学生“大胆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探究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动”起来。

1.放手给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空间。刚开始,我们可就活动实施的设计和内容向学生征求意见。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就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学生在收集准备中其实也是学生的主动活动过程。

2.放手让学生做活动准备。教师要让学生清楚我们课堂要达到的目标,对任务进行分配使学生明确,教学生进行查找资料的方法与途径,其他事情都可以放松,让学生进行。教师这样放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激发。这样能使学生在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在资料收集和准备中运用知识,也能让学生在探究活动准备时形成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在探究活动课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指导者,不能事事包办,教师是给学生引导及解惑的,为学生创造主观能动的条件,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去质疑,使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得到收获。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做到有的放矢。

3.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好的教师就像是裁判,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应当始终给他帮助,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情。探究活动时我们要重视过程,只要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做到动脑、动手、动口,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内容并不是完成那么好,我们觉得仍是一节成功的课,如我们经常开展的“历史手抄报”比赛,我们总担心部分学困生不能完成,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只要把活动要求讲清,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去完成,他们的版面设计以及内容选择总是会让你耳目一新。

三、情感引导得好,让学生“真情动”

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探究活动课的教学,我们不能简单让学生肢体动起来,要让学生思考,要带给学生启发,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在课堂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很多课堂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形动而神不动,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收获。要让学生真情投入地动起来,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是否能触动他的心灵,问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体现适量、适时、适度的原则。这样才能激起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思维,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关系理顺得好,让学生“合理动”

1.要理顺课堂教学与活动探究的关系。我们平时课堂教学更侧重打好文化知识的传授,实践探究活动课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教师在上活动课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巩固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升华自己的思想。

2.要理顺教育性和趣味性的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发展学生的兴趣本身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处理好教育与兴趣的问题,否则会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远离历史教育本质,在组织安排活动时,必须认真考虑“四性”结合,即寓教育性、知识性、实效性、趣味性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3.要理顺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探究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新课程,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所必需的,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在开展历史活动课时要注意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我们在培养对历史有兴趣的特长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历史知识掌握不好以及能力不好的学生,这样普及与提高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把它们的关系理顺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才想动,更能进一步提高历史活动课的作用。

总之,我们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堂教学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如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自主发展,而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和表层,不能因为活动而活动;探究活动课的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使活与动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参与到活动中,让我们的活动探究课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小斌.历史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教育,2009(6).

[2]洪天益.初中歷史活动课探究[J].江西教育,2010(11).

[3]刘福民.浅谈历史活动课堂教学有效性[J].佳木斯教育学报,2011(9).

[4]张立鹏.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J].新课程学习(上),2011(8).

作者简介:邹后彬(1970—)男,汉族,福建邵武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转变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