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岳麓版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中值得商榷之处

2017-03-27 09:55廖建华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商业历史

廖建华

(福建省晋江市磁灶中学)

摘 要:岳麓版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引用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了一道思考题“这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这一问题引起了注意,努力地在课本中去寻找一些论据想用来说明这一思考题的合理性,但没有找到,故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试从文章出处的可信点和问题设问两个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岳麓版;商业;历史

(1)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的意思来看,是没问题。但是,结合此句的出处来看,却有不完整的理解。我们来看,此句出自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

原文: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译文:所以说:“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礼仪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这并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从这段话的意思来看“天下之人,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指的不仅仅是商业活动,而是强调经济生活。也就是说明上述这句话有一定的以偏概全之嫌,不能全部理解为是商业活动。

再从百度百科中的《说文解字》中可查出:【卷四】【刀部】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坤,古文利。力至切。在中国的古文字中利字有多解,如,锐利、好处、利益等,商业利益只是其中的一个解析,不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利即为商业利益。

(2)司马迁是一个著名的史学家是大家公认的,他的《史记》为后人称道为“史家绝唱,无韵离骚”。也就是说《史记》有很高的史學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不可否认司马迁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化倾向,甚至出现记载了他没有经历的事情,提供的史料也不充足,故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一定的文学化倾向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疑问的。一定时期文学作品反映了这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但不能就此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繁荣一时,充其量也就是相较此前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已。

岳麓教材取《史记》一书中的若干材料充实说明无可厚非,但是断章而用实有不妥之处。

从思考题的设问来理解也有不妥之处。思考题的设问是“这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当时”指的是何时?我在课本中未发现有明确指向,再翻读太史公的《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发现此段话是司马迁的评述中的话语,如要硬性理解的话,可以理解的只有两个时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二是西汉早期。在岳麓版必修二课本中没有对西汉早期商业发展的叙述,那么也就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了。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商业的繁荣发展?这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不符合。

从相关的文献和考古发掘来看,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相对比较低下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井田制破坏,农民个体经济广泛出现。这一点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吴问》和《汉书·食货志》所载李悝尽地力之教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另外,从《墨子》《孟子》《商君书》《荀子》等著作中也可看出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是个体农民。处于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正在确立的时候,大量的庶人进入商业领域是不现实的,战国时期的孟子仍有强调“雨我私田”之说,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生产关系还是比较落后,即便出现了铁犁牛耕还是要以农业为主,以保证生存之要。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士农工商的分类,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确有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商人地位的低下并不仅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而应是社会对商业的轻视,一个社会都轻视的行业如何会让全天下人熙熙攘攘地去从事?故这一思考题的设问不妥,仅是从字表意思来出题。个人建议最好是换个材料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如仍用司马迁的: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既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又能从思想上教育学生要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

即便是从岳麓版中也可发现这一材料的使用不妥,本课中有周一朝“工商食官”的观点,也就是说周朝是采用官府管理工商业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者就地位陡然提高?还有商业活动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必用的,二是生产相对较多的,这二者的出现才能使商业发展有足够的产生因素,很明显,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相对前朝是有发展,能达到很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则值得讨论。

历史学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严谨性。采用哪个史料来说明什么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在通用岳麓版的教材中更要注意引导中学生用严谨的态度来学习历史,应是编者的使命,以此小文与同行交流。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商业历史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强势崛起的商业,共塑城市新繁华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