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和智慧

2017-03-27 08:43罗炽刚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罗炽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高级中学)

摘 要:教育是一门艺术,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让学生在微笑中接收批评,在批评后纠错进步。

关键词:爱与尊重;爱与信任;批评的智慧;批评的艺术

在班级事务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批评教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让学生在爱与尊重中健康成长,如何让学生在爱与信任中少走弯路。现在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科学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变得任性、傲慢、自私、责任心缺失。如何让他们正视错误,乐意接受批评,这就需要我们在批评时讲智慧,更要讲艺术。如何让批评教育结出美丽的果实,现将个人观点陈述如下:

一、批评学生要做到准确无误,把事情实质搞清楚后有“批”有“评”

在教育学生时,应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所犯错误的实质。老师批评学生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后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批”要让学生感受到他确确实实是犯了错误,该“批”。而老师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于学生犯的错误也一样,老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比如,班里有一位学生生病住院,另一同学知道后偷拿了家里的钱买了礼物去医院探视。对于这件事老师就要做到有“批”有“评”。偷拿家里的钱,没有让家长知道和允许该“批”且狠狠批,但是该同学是出于善心和爱心去探视同学确是该给个大大的好评!对于这样的善心和爱心在去除不足后甚至可以在班里公开表扬。在这里,老师需要做一个给学生指出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的引路人。在学生心里,老师是个对错爱憎分明、有血有肉的好老师,值得尊重。相信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会记忆深刻,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他的善和爱。

二、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爱与信任

批评学生既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情理交融,讲究语言艺术,还要刚柔相济,深浅得当;既严肃,同时又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及人情味。让学生自己感觉到如不改正错误都对不起老师,只有这样才说明老师的批评教育工作做到位,做到家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里认可你、接受你。思想工作做到位了,就趁热打铁,给学生提出要求,限期整改,从而做到治病救人,药到病除,皆大欢喜,其乐融融。

三、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爱与尊重

学生犯了再大的错误也是学生,老师千万不要用含有讽刺、嘲笑,更不要用侮辱的言语来批评学生。老师要尽可能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角度去教育学生,在批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到,虽然他犯了很大的错误,老师也是从爱与尊重的角度平等地和他在沟通问题,帮他解决问题。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降低声调,和颜悦色,润物无声。反之,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吼大叫对学生是不起作用的,只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损坏老师的形象。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场合,设身处地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批评学生可以点事不点名,顾全学生的面子,起到教育其个人,也起到教育大家的目的。用平和的语气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地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想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就应该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四、老师要善用无声的批评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聪明的老师从不随便用言语批评学生,就算批评教育也是多用建设性的语句,比如我是你,我会……都用眼神手势等无声的语言。在班里,聪明的老师会多看、多想、多思考,后用行动来无声地教育学生。比如,在班里老师弯腰捡起地面上的垃圾,学生在班里乱丢垃圾的现象就会变少,效仿老师捡地面上的垃圾的同学会越来越多的。在班里一个简单的公物坏了,老师通过简单修复,班里爱护公物的同学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批评的艺术,用你的言传身教和无声批评比你在班里训斥乱丢垃圾和破坏公物的同学教育效果要好得多。这就是旗帜和榜样的作用,这就是正能量。这样的例子太多,不胜枚举。

五、批评需要智慧和巧妙

人通常都喜歡听赞美之词,不喜欢听批评之音。所以人一听到批评,心里面总会不舒服,哪怕是正确的批评,即使在最亲密的朋友、亲人之间批评也可能会使彼此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何况老师和学生之间。这就需要老师在批评时讲究艺术和智慧。比如,某学生上课经常说话扰乱课堂,不同的批评方法得到的效果就很不一样。正确的方法是:“你最近一段时间表现不错,如果能够更好地遵守课堂纪律,相信你会进步更快。”这样间接指出,巧妙批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比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批评学生后还需要老师察言观色,看看学生是不是真的认识到错误,如没有还需要老师在事后找学生交换意见,向学生了解你的批评是否与事实相符,并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和他一起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消除批评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师生之情才会更和谐。

总之,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批评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既需要智慧,又要艺术。只有教育得当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素贵.浅谈批评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2]王小娜.批评教育的艺术[J].学苑教育,2011(18).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