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南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视频、微商等一系列产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微课堂,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堂、如何来构建微课堂呢,就小学数学中的这个问题做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教师能够利用好微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堂建构;意义
一、什么是微课堂
微课堂指的是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一个小的知识点来进行重点教学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根据知识点来制作一个简短的教学视频,最长不超过10分钟,短则1~2分钟,并能保证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印象以及全面了解。
二、如何构建微课堂
(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微课堂一般都是教师在网络上制作小视频让学生看,这就需要学校或家里有上网的条件。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所以这一点可以保证。
(二)教师对微课堂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很多教师对微课堂的认识并不充分,他们认为微课就是来给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所以他们无论在遇到什么知识的时候都去制作微课来让学生学习,对于一些简单的不需要重点讲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就是在浪费时间,而对于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则需要教师重点进行面对面教学,不适宜利用微课堂来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对微课堂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微课堂来提升教学效率。举例而言:对于低年级的加法教学,教师不要只做微课来告诉学生1+1=2,这个学生自己掰着手指头也能算出来,重点教学生在遇到不是个位数的加法时应该如何计算、如何进位,这样才能保证微课堂的效率。
(三)保证学生全员参与
微课堂构建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参与者,如果微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或者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话,教学的效率是很难提升上去的,因此,在微课堂开展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微课堂开展过程中利用一些有趣的语言、动画、视频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举例而言,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等一系列几何图形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些网上的图片加入视频里面,既能使微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要想构建一个高效的微课堂,首先就要保证学生对微课堂的兴趣以及参与度。
(四)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
微课堂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完全自觉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使得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那么,教师如何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我们拿分数的加减法来进行举例,在学生利用微课堂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几个题目来让学生完成,例如■+■=?,■+■=?等,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几个题目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完成,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再重点进行引导、督促,这样才能保证微课堂有效地开展,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将微课堂与普通课堂进行整合
在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因此,教师可以把微课堂与普通的教学课堂进行有机整合,既能在课堂上解放教师的劳动力,又能使学生觉得课堂不是那么的单调。举例而言,在进行统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统计的概念教授给学生,等学生对统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课,微课可以是一个小视频,在街头统计过路汽车的数量,也可以是统计一家餐厅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张椅子。然后利用微課来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要想构建微课堂教学,可以把微课与普通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
三、构建微课堂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要构建微课堂教学呢?
(一)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扮演着主演的角色,他们习惯了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说出来让学生去被动接受,这种形式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利的。而微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所以,微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讲授很多的知识点,学生左耳朵听进去了右耳朵又出去了,课堂的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而微课堂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将一个个重要的知识点分散开来让学生分别进行记忆,而且具有可保存性,学生在观看完一遍没有学会,之后还可以进行反复学习。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微课堂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
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微课堂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我们的教学中,今天我们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构建微课堂以及微课堂构建的意义做了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以微课堂为平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5(95):69.
[2]黄宗纯.以微课堂为基础,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