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奇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
摘 要: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新课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离不开化学实验,这是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意义所在。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验观察是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根本方法,任何现象和变化,只有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才能进入人的大脑,被人们感知。思维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开发智力的窗户,是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化学实验能直观、形象地展现学习对象,是化学学习内容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例如,在化学一中有个实验:向氯化铝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白色沉淀产生,增加到一定量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在观察现象的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先出现沉淀,然后沉淀消失呢?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会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开始时氯化铝的量多,所以出现沉淀,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加,氯化铝反应继续,氢氧化钠继续滴加,氢氧化钠的量多了,沉淀开始溶解,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氯化铝溶液。让学生思考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再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
二、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但由于它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掌握和理解它们,就必须从物质的变化入手。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是感知,理解化学理论的第一步是将内容具体化。因为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是反映客观事物最现实的、本质的特性。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大特质。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中如何理解碰撞理论,笔者注重探讨在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的改变对速率的影响,并分别用实验分别验证:(1)改变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浓度:用不同浓度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2)改变分子的平均能量——温度:不同温度下双氧水分解放出气体的快慢。(3)降低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催化剂:用催化剂和不用催化剂下双氧水分解放出气体的快慢。让学生理解碰撞理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对速率的快慢影响。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直观现象,而且能使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化学实验有助于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验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除了要研究在实际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外,更主要的是研究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研究课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思维能力,收集、分析、整理实验数据资料的能力,认识化学事物发展及规律的能力,表述、评判实验结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掌握化学知识目的在于运用,要想运用化学概念做出判断和推理,需通过化学实验来检验。在知识的验证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例如,在化学一硫酸的性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何验证碳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从仪器和药品的选择、组装的注意事项、安全性等角度出发,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自主完成。这个实验,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讨论、检验,巩固了他们所学的浓硫酸性质知识,初步掌握了反应发生装置、验气装置的选择及一般气体检验的基本方法,而且在實验中学生对仪器的使用技能、操作技能、设计技能等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必备的基本素质。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与观察、测量、控制、数据分析处理等科学方法紧密联系。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方法得到训练,对他们的科学态度、方法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沉淀生成和转化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向2mL 0.1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加入:(1)2滴0.1mol/L氯化钙溶液;(2)2滴0.01mol/L氯化钙溶液;(3)2滴0.001mol/L氯化钙溶液。结果发现:除(3)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外,其余都产生了白色沉淀。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学生最终得出了碳酸氢根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浓度与钙离子的浓度的乘积超过了碳酸钙的Ksp,所以会有沉淀,且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越大,沉淀现象越明显的结论。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勇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新一代;有利于改变轻视实践、空谈理论的不良作风。因此,化学实验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化学认识的范围,是素质教育中新课程理念下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金立藩,张德钧.中学化学实验大全[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吴俊明.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