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涛
摘 要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高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可以与课堂教育结合,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特有的校园文化不断的熏陶和影响着每所高校的学生,进而形成每所学校的学生具备各自学校所传承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点,教育工作者应该梳理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挖掘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 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2.00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ampus cul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ach university has its own unique campus culture, campus culture has nurtured and affects every university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each school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school tradition, educators should comb their campus culture, excavat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Keywords: campus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0 引言
作為育人基地的高校,担负着为国家输出人才的重任。如今国家和社会对人才不光是学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对人才的思想品质和健康人格同样有很高的期待。在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以课堂教育为主,通过创造一个优良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校园文化的感染力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可以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素质。好的校园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许多高校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创新校园文化的宣传方式,让校园文化为人才培养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知主要有下面几个渠道:(1)社会对高校的评价;(2)学校自己的宣传渠道;(3)学生之间的探讨;(4)老师对学生的介绍。
社会对某个高校的评价往往基于用人单位的体会以及高校多年形成的名气效应,相对比较客观,但是往往不够全面。能够比较完整和详细的阐述一个高校校园文化的应该是学校自己的宣传,其中包含了学校宣传部门对一个高校多年形成的校园文化的完整描述和介绍,当然其中也包含部分美化成分。
为了了解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我们专门对某高校24名大三本科生做了问卷调查,让学生总结自己母校的校园文化,结果如下(选取了有代表意义的同学的总结):
(1)“各色社团,课余生活比较丰富多彩;校园风景不错;各种比赛不断,科技文化节,音乐剧,纸飞机”;(2)“积极创新科研”;(30“治学严谨,科研环境好,课余活动丰富”;(4)“严谨”;(5)“学生需要跨校区上课”;(6)“学习生活都很舒服,丰富多彩,但是就是说不出什么突出的亮点”;(7)“学生热于助人”;(8)“学校管理人性化”;(9)“学校的饭不错,食堂装修得挺好,网速很慢”;(10)“学校很务实,学习、钻研知识的氛围很浓”;(11)“锐意进取,但近几年有点浮夸”;(12)“异性正常交流太少”。
同样对24名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有效结果如下:(1)“校园活动多,食堂种类多,图书馆藏书多”;(2)“航模展,午间、晚间广播”;(3)“图书馆文化气息浓”;(4)“教学楼命名单调”;(5)“高大上的食堂”;(6)“没有自行车的大学”:(7)“老师友善和蔼”;(8)“每天早操打卡”:(9)“各种社团多,各种关于航空航天的比赛多”;(10)“图书馆大多数人在做功课,看书的人少”;(11)“学生死读书的多,学习认真”;(12)“没有突出的学科特色”;(13)“自习室一直有空调,图书馆很好”;(14)“推崇各种活动创新,注重学生参与度,以人为本”;(15)“服务同学意识明显”;(16)“活动挺多,但活动质量参差不齐”;(17)“老师、学生都带有一种乐于助人的情怀”;(18)“学校上新闻的热点常因食堂、艺术生等,而不是科学技术创新”;(19)“考试纪律严格,食堂饭菜好吃”;(20)“安静”,“拥挤”。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不管是已经入校三年的本科生还是刚入校一年的研究生,对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的理解都非常片面,几乎没有人能够完整的阐述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其实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的内容既有看得见的制度,又有无形传播的传统。因此校园文化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较深的影响。学生没有全面了解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说明学校对校园文化宣传的不够,再或者校园文化没有很好的熏陶到我们的学生,或者是学生没有体会到学校的校园文化。
2校园文化的宣传
校园文化涉及到了所有在高校学习工作的人群,所以校园文化的传播跟学校的每一个员工和学生都有关系。其中作为高校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承担着校园文化传播的重任。如何在课堂上将校园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传播有机结合是一件非常重要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目前的高校教学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播忽略校园文化的传播,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应该加强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打通教师传播校园文化的通道,进而让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有全面的认识,最终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塑造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点。
此外,标语也可以使文化得到直观的宣传,利用标语宣传我们的校园文化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我们的校园文化宣传标语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对学校校园文化的提炼和展示,是对一批批新生和新教师的引领。使他们认识学校的校园文化,从而融入到这个环境中去;領悟学校的校园文化,从而用校园文化指导自己的言行,进而传播学校的校园文化。
3 高校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先进的硬件设施和雄厚的师资队伍也无法替代校园文化对一所高校的生命力的影响。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主体也是大学生。正是得益于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使得大学的校园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影响一代代优秀的人才。大学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的这种无形的影响使得在校的师生都受益良多,因此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量。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具体作用体现在:
3.1 校园文化可以辅助高等教育,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进入大学校园前的学生的人生阅历主要发生在校园,大学教育完全不同,大学教育是宽松的,大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逐渐跟社会的各个层面接触,会受到社会上主流思想的影响。在网络时代,大学的文化环境也不免会受到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旗帜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的抵制负面文化的冲击,有利于塑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成为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道防护门。
3.2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最能体现时代特点,是社会先进文化的扩散地,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励师生的进取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依靠自学为主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力量。
3.3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驱动力,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创新的时代,高等教育应该扛起创新的大旗。创新的源泉除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要有支撑创新的思想,紧随时代变迁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创新思想的发展提供土壤,师生的思想碰撞往往会是创新的推动力。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各个高校都在研究高等教育的规律,希望创新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工作方式。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永恒魅力,激发青年学生激情,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好校园文化为教学服务,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承者,让校园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4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特色鲜明、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才队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校园文化的宣传要充分结合现在的网络技术,同时又要发挥传统的教师口口相传的直接方式和标语的宣传效果,让在校学生对自己的校园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传播到社会和生活圈,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锋,论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7卷第1期,102-105.
[2] 杨阳,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第四期,120-122.
[3] Cliff Goddard. The lexical semantics of culture[J]. Language Sciences . 2004 (1)
[4] Fritz K. Oser. Learning From Negative Morality[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 1996 (1)
[5] Thomas Lickona.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 1996 (1)
[6] 闫辉. 高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构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7] 张耀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3)
[8] 任平平,常苏娟. 探索新时期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1)
[9] 赵麟斌. 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新探——以服务于福建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视角[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