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方案》,部署城市双修工作。
方案提出,自治区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2017年内选择相对成熟地区开展城市双修试点,指导试点地区编制“城市双修”规划,统筹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开展;“十三五”期间在自治区内全面开展“城市双修”工作,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取得成效,基本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乡空间格局,建成一批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日前,山西省印发《2017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要点》,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推进村镇建设再上新台阶。
乡村清洁工程探索市场化运作。全省将投资10亿元,建设330个垃圾中转站,创建3220个达标村庄。同时,将探索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大型企业参与,构建“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一体化运作、委托第三方监管”的长效运营管护机制。2017年,山西省将推进41个农村垃圾治理试点县建设,启动30个试点县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并对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完成7.7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将把四类重点对象放在农村危房改造优先位置。此外,还将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加大对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农户的财政资金投入,采取提高补助资金额度、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房置换等方式兜底解决。
完成300处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争取10个传统村落入馆。
大力培育建设20个特色小城镇;完成宜居小区和宜居小镇、村庄申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3900个省级绿色村庄,以建制镇驻地村、中心村、旅游村、移民搬迁村等村庄为试点,稳步推进燃气进村入户,完成595个村庄的气化工作。
青海省继续积极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通道,因地施策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力争2017年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2.8万户以上,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50%以上。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贷款协作机制,主动对接争取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通过争取中央财政、金融机构支持和社会资本参与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同时,进一步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对于商品住房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市、县棚改要基本实现货币化安置,推动存量商品住房转为棚改安置房。
此外,青海省要求各地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减免收费、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让利等措施,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存量房源在平台登记,严格遵循政府采购的规定和程序采购安置房,支持棚改居民通过平台自主选购商品住房实现安置。
近日,西藏自治区住建厅会同区财政厅、人行拉萨中心支行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市地住建局和各资金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健全内控机制,严格内部审核,加强外部监督,强化防控措施,提高资金效益,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维护缴存职工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各市地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系列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管理中心内部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经财务制度;要尽快完善住房公积金管委会监管和议事机制,彻底扭转管委会虚化弱化不作为的局面,充分发挥管委会在公积金管理中的决策作用,完善岗位责任、业务审批、会计核算、目标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健全以规章制度管事、管人、管权的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住房公积金会计档案制度,明确归档、收集、整理、保管、查询、审核等环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