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
今日,我们提出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说到振兴传统节日,有必要来看看宋朝人是如何过节的。
宋朝应该是法定节假日最多的历史时期。据宋人笔记《文昌杂录》,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节日包括: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届时“百司休务焉”。
可以看出,宋代的法定节假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元日(春节)、寒食、冬至等传统大节;一是“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几个官方设立的政治性节庆日。遇到这些法定节日,宋朝政府都会放假若干天。再加上每月三天的旬休,宋朝人一年当中共有100多天的节假日,与今日的节假日(含周六、周日)天数差不多。
【春节:履新之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元旦(春节)是农历年的开端,也是一年当中第一个隆重的节日。
过年当然离不开年货。时序一进入腊月,宋朝人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家家户户用猪肉、羊肉、鱼肉腌制腊味;商铺竞相兜售新年日历、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等;小贩则沿街叫卖“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等,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
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这一天,士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这套习俗,至今在广东潮汕一带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洒扫门庭,叫“扫除”;都要贴门神、春联、年画;都要在除夕这天祭拜天地、社神、祖先,这叫做“团年”。
吃过年夜饭之后,宋朝的城市便迎来了彻夜不眠的大年夜,“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孩子们跑到外面,绕街唱儿歌:“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这叫做“卖痴呆”,儿童以此相戏谑,也寄托人们希望来年“变得聪明”的意愿。近代广州仍有类似风俗,不过不是“卖痴呆”,而是“卖懒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过年放鞭炮、烟花的风俗习惯,这一风俗应该是从宋代开始形成的,因为那时火药的技术已颇为成熟,可以用来制成炮仗、烟花,以图热闹与喜庆。宋朝的除夕之夜,要算宫禁之内的炮竹最响,“禁中爆竹山呼,闻于街巷”。皇室使用的炮仗不但响亮,造型也非常华丽,常常制成人物、果子的样子,甚至做成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内藏药线”,点燃后可连响百余声。民间市井,也是灯烛烟花“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宋人谓之“元旦”“元日”。这一天,市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杭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即使是生活贫困的市民,过年了,也要穿上新衣,把酒相酬。
正月初七之后,年算是过完了。不过在宋朝,节日的气氛并未消散,反而越来越浓厚,因为,一个更热闹、更盛大的传统大节——元宵节即将来临。
【元宵:天子与民同乐】
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必会想到闹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将元宵放灯时间延长至正月十八,共有五天。南宋淳祐年间,又增为六夜,从正月十三日就开始放灯。
而元宵放花灯的节日气氛,老早就开始酝酿了。才过了冬至,在京城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官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高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竖立着一块巨型木牌,上书八个金色大字“宣和彩山,与民同乐”。棚楼极是华丽,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这种棚楼叫做“山棚”。
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大广场,官府在广场上用棘刺围成一个大圈,长约百余丈,叫做“棘盆”。棘盆内搭建了乐棚,教坊的艺人就在这里表演音乐、百戏,游人站在外围观赏。御街两廊,每天都有民间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到了元宵放灯之期,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等,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观灯游乐的男男女女,彻夜不眠,“都民仕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
宋朝元宵节,讲究的是天子与万民同乐。因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之夜,皇帝都要乘坐小辇,临幸宣德门,观赏花灯。宣德楼下早已搭好一个大露臺,诸色艺人在露台上表演相扑、蹴鞠、百戏等节目,皇帝坐在楼上欣赏表演,“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先到宣德门下的市民,得以近距离一睹龙颜。
宋徽宗宣和年间,正月十五之夜,皇室还会在皇城端门摆出御酒,叫“金瓯酒”,由光禄寺近千名工作人员“把着金卮劝酒”。“那看灯的百姓,休问贵富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侍卫呼喝提醒游人:“一人只得吃一杯!”
放灯期间,每至傍晚,官府还要差人到各家各户询问:点灯的油烛是否够用。若不够,官府“各给钱酒油烛,多寡有差”,领取酒、烛到升旸宫,领取钱到春风楼。
南宋时,每到元宵放灯的最后一夜,即正月十八日晚上,临安府尹还要出来拜会市民。
每当这时,府尹大人坐着小轿,在舞队的簇拥下,招摇过市。临安政府的“吏魁”跟在小轿后,背着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的都是“会子”(纸币),每遇到在杭州城做生意的商民,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有一些狡黠的小商人,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重复领赏,官府也不去计较。
【清明:不负春光】
元宵收灯之后,宋朝市民有出城探春的习惯,到了清明时节前后,更是形成踏春的热潮。历书说:“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正是万物滋长的好时节。
汴京郊外,是一大片的田野、园苑、山林,每至清明时节,野外热闹如同市肆,“四野如市”,“游人士庶,车马万数”。踏春的人们“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抵暮而归”。宋初的诗人晏殊看着春天里络绎不绝的游人,曾写下诗句:“王城五百车马繁,重帷黕幕纷郊原。游人得意惜光景,恣寻复树登高轩。”
女孩们也不想躲在深闺,被春光忘却,她们要打扮得光鲜靓丽,出门赏春。士大夫家庭的女子讲究一些,乘坐着小轿,但轿帘拉开,以便让春光入怀,轿子上还插满了刚刚采摘的鲜花。青楼女子更是不想辜负这春色,骑着毛驴、披着凉衫到山野中访春。一群年少的风流子弟,骑着骏马,轻衫小帽,跟在丽人后面,追逐春光。还有几个纹身的恶少年,“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呵喝驰骤,竞逞骏逸”,大概是想以此吸引佳人的注意吧。
为方便市民游春,每年的清明时节,从农历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宋王朝的一部分皇家林苑都会向市民开放,“许士庶游行”;林苑内的一部分宫殿也是“不禁游人”,里面任艺人表演,商人货卖、博彩,游客赏玩、嬉戏。
在开放期间,宋朝政府还会在皇家林苑“金明池”举办盛大的水戏表演。精明的商家则早已抢先在“金明池”岸边搭起彩棚,租给游客,并在园内开设了“酒食店舍、博易场户、艺人勾肆、质库”,游人可以来这里吃喝玩乐,累了就在酒店里开个房,钱花光了可以到质库典当借贷。因此,清明时节到皇家林苑探春,便成了汴京市民的习俗,“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
宋朝人的私家园林,通常也会在清明时节对外开放、任人游览,而且不收取门票。不过游客有时也会给看管园林的园丁一点小费,多少随意,叫做“茶汤钱”——大概园丁还向游人提供茶水。宋人爱花,三月(农历)牡丹花开,有些私家园圃繁花似锦,四方伎艺云集,众人携带着小酒,争入园圃游赏,玩至兴起,“上下池台间引满歌呼,不复问其主人”。
【端午:驱瘟辟邪】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过去了,天气渐热。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夏季的一个大节。
此时百花盛放,宋朝人在端午节前后,家家皆插鲜花。《西湖老人繁胜录》说:从五月初一开始,杭州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虽小家无花瓶者,用小坛也插一瓶花供养,盖乡土风俗如此。寻常无花供养,却不相笑,惟重午不可无花供养。端午日仍前供养”。以至于有的花农,“一早卖一万贯花钱不啻。何以见得?钱塘有百万人家,一家买一百钱花,便可见也”。
端午之日,宋朝人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悬挂葵花、薄叶、艾草等物,诸宫观这一日也“以经筒、符袋、灵符、卷轴、巧粽、夏橘等送馈贵宦之家”,市井上的僧道,亦会送人符篆之类。五月五日午时,宋人又有“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的习惯,认为取“午时水”沐浴之后,一年疫气不侵。大人还会用丝线制成“百索”,用艾叶剪成虎形的“艾虎”,给小孩子随身佩带。
不管是门首悬挂的艾草,还是寺院赠送的符篆,抑或是小孩子佩带的“百索”,都被认为是祛邪之物。大概在宋朝人的观念中,端午节过后,便是炎炎夏日,容易流行疫病,所以需要用这些祛邪之物驱赶瘟气。
宋代的湖湘一带,已经形成了端午时节赛龙舟的习俗,赛龙舟也被宋人赋予祛邪的内涵。驱瘟辟邪,正是宋朝端午节的重要主题。
【七夕并非“情人节”】
到了农历七月初七,宋朝人又迎来一个热闹的节日——七夕。
其实七夕的热闹气氛,从七月初一就开始了。北宋时,汴京“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南宋人则喜欢在七夕“数日前,以红鸡、果食、时新果品互相馈送”,到七夕夜华灯初上时分,“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
七夕是女儿节,或者说是乞巧节,节日主题是展现“心灵手巧”。七夕之夜,宋朝的姑娘们要制作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之时,寻常人家要洒扫庭院,富贵人家还会大摆宴席,在庭院中搭起彩楼,叫做“乞巧楼”;楼阁上摆满各种精巧小玩意、精美食品,女孩们望月穿针,焚香列拜。宋朝时,姑娘间流行一种很有意思的乞巧方式:捉一只小蜘蛛,关在小盒子里,七夕次日再打开盒子,看蜘蛛结出的网,如果蛛网圆正,则表示“得巧”,意味着姑娘们获得了纺织的巧智。“乞巧”之后,姑娘们还会互相赠送小工艺品,彼此送上美好祝福。
七夕期间,应节上市的商品也多是奇巧的玩具。北宋时的汴京,“七月七夕,潘樓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南宋杭州也一样,“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儿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这个“磨喝乐”,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其地位相当于今日的芭比娃娃。同芭比娃娃一样,“磨喝乐”制作精良,身材、手足、面目、毛发栩栩如生,也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装。
除了“磨喝乐”,商家在乞巧节前还会隆重推出其它精巧的玩具,如以黄蜡铸成的“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叫做“水上浮”;又有“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叫做“谷板”;将瓜类雕刻成各种花样的,叫做“花瓜”;又有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放于磁器内,放水浸泡之,而后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叫做“种生”。这些新奇玩意儿,都在大街铺设彩幕货卖。
今天的红男绿女,好像也过七夕,不过都是将七夕理解成了情人节,大概是因为看到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吧。但实际上,七夕跟情人节毫无关系(宋代倒有一个情人节,那就是元宵节),恰恰相反,过去民间谈婚论嫁,还要有意避开七夕:“七月七日,迎亲嫁女避节。”为何?牛郎与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两地分居,天各一方,一年才能见面一次。将七夕当情人节过,不智。
【中秋:拜月祈愿】
炎夏将尽,金风送爽。秋天里的传统大节就是中秋了。说起来,中秋作为一个节日,还是在宋代形成的。尽管中秋赏月的风俗古已有之,大概因为秋高气爽,月色最美,最宜赏月,不过在宋代之前,中秋只是表示节气,并没有固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而且尚不是节日。宋朝时,政府才“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宋人过中秋,家家必饮酒。因为中秋正是新酒上市的时节,各个酒店装饰一新,沽卖新酒,到八月十五这日中午前,酒家的酒都售完了,便放下酒帘子,不再做生意,回家欢度佳节。
赏月当然是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北宋时,“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南宋时也是如此:“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赏月时,宋朝人还要拜月祈愿,愿望主要有三:读书人“愿早步蟾宫”,科考高中;女孩子“愿貌似嫦娥”;已婚夫妇愿多生贵子。
如此佳节,户户欢庆,夜市当然要通宵营业。周密《武林旧事》载,“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灿,竟夕乃止”。吴自牧《梦粱录》也载,“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冬至:祭天祭祖】
季节变换,转眼已是冬天。宋朝人的冬季有一个大节,那就是冬至。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
从节气上说,冬至过后,阳气渐长,正是万象更新之始,意义非同一般。因此,宋人对冬至的重视,半点不亚于过春节。这一天,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穿戴整齐、光鲜,庆贺往来;朝廷也要举行大朝会,庆贺节日;政府还会放开赌禁三天,一如春节。于是三天之内,京师的店铺一概停业过节:“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宋人过冬至的主题是“祭祀”:太庙行“荐黍之典”,朝廷命宰执祀于圜丘;寻常人家也要在这一天享祀先祖,祭品通常为馄饨,因此宋人又有“冬馄饨,年馎饦”的谚语,富贵之家求奇,馄饨会做成十几种颜色,谓之“百味馄饨”;到了冬至的凌晨,朝廷太史官还要“观云气以卜休祥”;民间各个寺庙,也是香火兴盛。
冬至最盛大、隆重的祭祀,当属君主亲祭的“南郊祭天大典”。祭天通常是“三岁一亲郊”,即每三年天子赴南郊亲祭一次。作为国家级祭礼的祭天大典,宋代的南郊之礼,场面特别盛大,仪式特别隆重,上至君主,下至百官,常常是上万人的排场。郊祭之日,“御路数十里之间,起居幕次,贵家看棚,华彩鳞砌,略无空闲去处”,开封的市民们都争相去围观龙颜。
每遇南郊大礼之年,朝廷还要提前两个月在宣德门广场“教车象”,即训练大象车队。因为南郊之礼,通常会使用“车象”的仪仗。经过训练,大象行至宣德楼前,懂得“团转行步数遭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喏”。驯象之日,住在宣德门外的“戚里、宗室、贵族之家,勾呼就私第观看,赠之银彩,无虚日”。此时,宣德门外的御街也特别热闹,游人如织,商贩们卖用土木粉末捏成的玩具小象,或賣纸画,“看人携归,以为献馈”。
到了清末民初之际,随着帝制的终结,祭天之礼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历史地看,古代社会的天子祭天大典,有其不可抹杀的意义,典礼所表达的乃是世俗君王对上天的敬畏之心,以及为天下苍生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如果我们穿越回去,伴随着宋朝人走过春夏秋冬,便会发现,在宋朝,一年四季都有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与仪式。比如,元日(春节)的节日内涵是贺春履新;元宵的节日内涵是欢快、热闹、官民同乐。没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必定是空洞的,而节日的文化内涵又需要通过特定的节日仪式表达出来。
因此,当提到振兴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时,我们需要重建并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