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

2017-03-25 06:34:40杜雅明孙永芳
健康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危重急诊科科室

杜雅明,孙永芳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 急诊科,浙江 台州 314000)

经验交流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

杜雅明,孙永芳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 急诊科,浙江 台州 314000)

文章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途中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观察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护理纠纷等,探讨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院内转运中的急诊科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途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护理干预;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急诊科危重患者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在患者入院后需即刻进行必要的检查及相应治疗,进而院内转运至相关科室。院内转运需要时间,在转运过程中病情随时发生变化,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1]。为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研究,旨在为急诊科护理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112例,均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治疗。112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53例;年龄18~68岁,平均43.6±7.9岁;心肺复苏患者42例,多发伤性疾病患者48例,其他22例。

1.2 结果 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平均11.03±3.47min,发生护理并发症2例(1.8%),均为呼吸困难,通过将患者身体扶起,使其呈半卧状则使明显改善;途中发生心脏及呼吸骤停2例(1.8%),通过按压其前额使头后仰,左手向上举颏,同时用手指将患者口和鼻腔内的异物去除,然后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使患者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例患者在经救治后瞳孔缩小,颜面及口唇均转红润,抢救有效。未发生护理纠纷事件,无管道脱出、输液中断及死亡等情况发生。

2 护理干预

2.1 转运前 1)对患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并制定风险预案,针对安全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2)及时全面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瞳孔、阳性体征及肢体活动等;正确评估患者呼吸功能,主要包括呼吸深浅度、呼吸节律及血氧饱和度等;对于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对其气道是否通畅情况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相关情况的解释与沟通。3)检查各便携式抢救仪器功能:呼吸气囊是否漏气,除颤仪功能是否正常,监护仪屏幕显示是否清晰,以及转运担架车是否安全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根据患者病情确定转运中需要的人员数量,在对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确定后使其进行全面准备工作,最大程度降低转运途中意外事件的发生[2]。4)检查并固定各种管道,对于烦躁的患者先给予镇静剂,并对患者肢体进行妥善固定;转运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明确转运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并使其了解转运的必要性及严重性[3]。5)及时与接诊科室医护人员共同进行转运最佳时机的评估,使接诊科医护人员明确了解转运到达时间及需要准备的物品,并对目前患者相关处理情况进行告知,使接诊医护人员进行充分治疗准备。

2.2 转运中 1)转运车应具有防护栏,在搬运患者时动作应轻柔规范,避免搬运时出现二次损伤。护理人员应时刻处于患者头部一侧,对于出现坡度较大的患者应确保其头部位于高处,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面色、呼吸频率、呼吸节律以及神之瞳孔等。2)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则需利用附近医疗资源对其进行即刻抢救。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为避免呕吐物引发窒息等,使其采用平卧位,并使其头偏向一侧以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对管道位置、固定方法、有无脱落进行随时检查,观察引流情况,避免脱管、堵管情况的发生。转运过程中做好患者安全防护,将床栏抬高,对于烦躁的患者,为避免患者坠床情况的发生,可用约束带或固定绳固定, 以免患者坠床。为确保患者能安全抵达至接收科室,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头部在前,对其进行搬运时避免碰撞。

2.3 转运后交接 1)将患者转运至相关科室后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接班,其中交接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病情、诊断情况、检查结果及心理状态、用药情况等,同时应协助科室医护人员做好各项抢救工作等。2)在妥善安置好患者且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及时告知患者家属转运完成情况,另外,接收护士在交接班本子上签字后转运人员方可离开。

3 讨 论

对于急诊科危重患者而言,院内转运过程不仅仅是进行简单运送,而是一个监护、治疗以及护理的综合化过程。由于急诊科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情不稳定、急救条件受限等,致使转运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及病情恶化等[4]。在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不应只重视转运措施和管理制度,同时还应注重风险评估。对于急诊科患者急救过程中,如何安全转运急危重患者已经成为重要环节,在对患者进行院内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观察外,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业务技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责任心[5]。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前应全面、彻底地检查急救药物及医疗设备等,同时需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好准备。通过转运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有助于护理人员做好针对性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则可及时对其进行应激处理[6]。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通过转运前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与接诊科室医护人员共同进行转运最佳时机的评估等,使转运工作准备完善,进而使全部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平均为11.03±3.47min,与以往采取常规转运护理[7]相比明显缩短,这就表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此外,由于转运前护理人员对转运中可能遇到的事件进行了评估,同时已经做好相关应急措施,因此,本研究转运途中无管道脱出、输液中断及死亡等情况发生,仅2例(占1.8%)患者在途中发生心脏及呼吸骤停,且未发生护理纠纷等事件,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护理干预满意的有111例,满意度为99.1%,这就表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意外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进而能够提升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院内转运中的急诊科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评估并制定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培训、注重转运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等,能够明显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途中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1]林少琴, 梁秀萍, 梁维红, 等. 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 吉林医学, 2014, 35(2): 376-377.

[2]陈小红. 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4(20): 80-82.

[3]唐景花.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21(2): 159-161.

[4]李亚军, 张玉, 刘石宁.医院急诊患者院内转运过程的管理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8): 83-85.

[5]田霞, 朱全美. 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54): 381-382.

[6]邰金萍. 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16(32): 2689-2690.

[7]徐凤霞.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35): 127-128.

2016-09-20

杜雅明(1973-),女,浙江海宁人,本科,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2.046

R47

B

1674-6449(2017)02-0240-02

猜你喜欢
危重急诊科科室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