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正宏
我们听听张霖翰妈妈许正宏女士的分享:
文/许正宏
儿子最近迷上了共享单车。路上,一发现摩拜单车,他眼睛就会放光,必定会兴奋地跑过去爱抚爱抚这些他的“兄弟”;他对这些共享单车的种类、结构、功能非常感兴趣;他不仅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每种单车的名字,还对它们的优缺点了如指掌,还特别关注共享单车的信息与新闻呢。作为家长,开始,我也只是把儿子这些行为当作他一时的兴致。
有一次,我们看见一辆歪倒在路边的共享单车,车身上下都是泥泞,车座也被人扭得耷拉下来了,儿子眼睛里满是怜惜与气愤,嘟囔着:“妈妈,快看这辆摩拜单车,多可怜啊!”又不解地问我:“谁这样坏啊?妈妈,他为啥要折磨单车呢?”
当时着急送孩子上学,我也没仔细给孩子解释,只是安慰了他两句:“没事的,会有工作人员去维修它的。赶紧走吧!别赶不上,迟到了!”
然而放学路上,儿子仍然念念不忘单车被恶意损坏的事,一个劲地问我:“妈妈!不知道可怜的老大怎么样了?”
面对儿子无邪的眼睛,我真的哑然无语——童心无邪!我想:我该怎么引导他面对这不好的现象?这些是必须与孩子面对的,我该怎么引导他不仅接受、更应努力做自己该做的呢?
我和儿子一起回到“老大”身边,帮他扶车子、擦拭一下泥水,用力提起车座,那一刻,儿子特别地专注。后来几次,我与他见到被乱放的单车,就随手搬一搬、摆一摆,我觉得:这个尽力而为的过程中,我与儿子都学到了很多。
我欣慰:在这一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内在的爱观察、爱求索、善良与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