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

2017-03-25 09:30张峰圣
参花(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育人融合

◎张峰圣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

◎张峰圣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育教学是相对独立存在的。要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需要艺术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艺术专业教育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艺术院校青年学生道德品质和艺德修养的关键,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够解决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途径

时代快速发展,影视传媒、美术设计、艺术市场等行业的生产营销方式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培养艺术人才的专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突出的专业技能、优秀的创新创造能力的社会所需人才,需要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拓展教育教学方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是结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提高工作实效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专业教学提供思想保障,专业教学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新的途径。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尔德说:“艺术教育不仅是专业的教育,而且是人格的提升。”

一、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树立全员育人观念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现阶段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不仅仅要授予“术”、更应授予“道”。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专业课程教师主要负责专业技能的教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课程、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系统人员负责,相互工作较为脱节。

在艺术院校中,由于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专业的教育内核,沿袭了传统师徒式的关系,学生与专业教师的关系更加紧密,各方面受其影响更为明显。社会对艺术创作者的评价重心更注重其艺术创作水准,因此部分专业教师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全面育人”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这也造成了学生容易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更有把性格中的缺点当作艺术工作者所需要的“个性”的错误观念,这是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大、问题多的原因之一。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需坚定全员育人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孤立专业教学而背靠背独立开展,思政专职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与联系,更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状态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深入了解学科情况,以便很好地和学生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进课堂,需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要明确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等方面有责无旁贷的义务。

二、深入调研、充分融合,打造艺术院校特色育人体系

艺术院校在教育教学目标、学科建设水平、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其特点也因各种因素在不断变化着。学校作为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方面充分调研,客观分析,建立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育人体系。育人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由明确的组织建构、清晰的育人理念、科学的实施方案等共同构成。

育人体系应有科学性,要实现教育的普遍性原则与个性化原则的结合;实现艺术教育中感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要科学地制订教育方案,树立教育目标。积极畅通渠道,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发挥好艺术实践活动的教育平台作用。

育人体系应有规律性,既要尊重教育的普遍规律,也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性。青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大学学习生活的每个阶段,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与心理状态,与可能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是可以进行预判的。如入学伊始可能会产生学习障碍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等。在育人体系中应建立起阶段性、周期性的教育方案,既要结合青年学生成长的客观实际,也要符合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育人体系应有可操作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开展具体的活动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教育目的,其方法应具备可操作性,需紧扣青年学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流于形式,否则适得其反。要真正将价值观与品德培养要求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艺术创作中、实践中及生活中去。

三、加强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积极构建主题教育项目

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等艺术教育既要充分体现专业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引领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中,一方面需加强课程体系设计,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相关主题性的教育实践创作项目,在社会实践、艺术实践与创作中体现教育目的。

加强课程体系设计,需在专业课程群中,开设相应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辅助性或选修课程群、学术性讲座等,如各艺术门类作品中的情感,艺术作品中的心理呈现等方向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课题创作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到艺术的表达表现形式,更体会到精神内核,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情感共鸣的方式达到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的教育效果。在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中,也应含括艺术专业元素,教师应提高教学水平与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形式,应结合教育内容与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以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与感染性。

在结合专业方向、构建主题教育项目中,需广泛并密切地结合社会实际与需求,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与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人民,以便在艺术学习与未来的艺术创作中,创作出人民需要的优秀艺术作品,而不是受到错误的艺术观点或“金钱至上”“娱乐至死”的商业观影响。要在实践活动或艺术创作中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在艺术院校中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应科学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将学生真正培养成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与优秀专业技能的艺术人才。

[1][美]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孙国娇,张宪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J].文化学刊,2016 (02).

[3]杨晓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

[4]吉爱明.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06).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艺术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项目编号:2015SJB225)。

张峰圣,男,硕士,南京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育人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