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泽,许 建,郑寿鹏
·经验交流·
外侧小切口结合经皮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体会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 using a small 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pin reduction
刘天泽,许 建,郑寿鹏
外侧小切口结合经皮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18例,术前、术后及健侧跟骨X线片对比,Maryland评分法评价术后功能。术口均愈合,跟骨恢复满意。骨折平均于术后8周愈合,患者平均于术后4.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Maryland评分优良率77.8%。外侧小切口结合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可有效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微创,并发症少。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小切口; 复位
【DOI】 10.3969/j.issn.1009-4237.2017.04.020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足跗骨骨折,常致足负重行走功能障碍。因此,研究跟骨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尤其重要。本次研究探讨2011年5月~2014年7月采用外侧小切口结合经皮撬拨复位对18例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22~55岁,平均38.2岁。右足骨折10例,左足8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道路交通伤5例。入院后常规拍摄伤足跟骨侧位、轴位、内斜位X线片并行三维CT检查,测量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骨折分型根据Sanders[1]法分型:Ⅱ型10例,Ⅲ型6例,Ⅳ型2例。所有患者平均于伤后4.78d(1~11d)手术治疗。
2 手术方法 参考葛鸿庆等[1]的手术方法。术后给予跟骨骨折常规处理。
3 术后随访 拍摄跟骨侧位、轴位、内斜位X线片,并比较。在侧位片上测量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轴位测量跟骨宽度,距下关节的活动范围用量角器测量,测量结果与健侧测得值比较。术后采用Maryland评分法对患足功能进行评分。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术后采取门诊随访,骨科专科门诊随访及电话传递远程随访,随访率100%。平均随访24.1个月(6~39个月),切口愈合良好,平均术后8.7周(8~10周)时拔除克氏针。患者平均在术后8周(7~10周)骨折愈合,平均在术后4.3个月(3~7个月)恢复正常生活。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法:优5例(27.8%),良9例(50.0%),可2例(11.1%),差2例(11.1%)。13例(72.2%)行走时有轻度疼痛,5例(27.8%)行走或休息时没有疼痛。
术前平均Böhler角5.1°(-20°~19°),术后平均34.6°(20°~45°),术后有91.4%恢复(67%~100%)。术前平均
Gissane角94.1°(84.8°~103.4°),术后平均116.5°(108.2°~124.8°)。术后跟骨高度平均恢复95.2%(85%~100%),术后跟骨平均增宽9.2%(3%~27%)。
术后功能满意的患者Böhler角平均矫正93.1%,术后功能不理想的患者平均只有85.3%(P=0.12)。术后功能满意的患者跟骨高度平均恢复96.9%,明显优于功能不满意患者(90.0%,P=0.001)。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若骨折复位不佳会遗留关节面不平整,足弓塌陷,对正常行走功能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外侧小切口被临床广泛使用,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本研究采用外侧小切口结合经皮撬拨复位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表明,患者的愈合率较好,功能恢复较好,且其损伤小,并发症少,对于恢复跟骨高度及跟骨体轴线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1] 葛鸿庆,林华培,陈文治.撬拨复位辅助外侧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 江苏医药,2015,41(16):1955-1957.
[2] Folk JW,Starr AJ,Early JS.Early wounds complication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alcaneus fractures:analysis of 190 fractures[J].J Orthop Trauma,1999,13(5):369-372.
(本文编辑: 黄利萍)
830021 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外科
1009-4237(2017)04-0299-02
R 683.42
B
2016-01-25;
20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