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许 红
爱抖腿,并非心里有台缝纫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主任医师 许 红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根本“坐不定”,坐着坐着就不经意地开始抖腿;你要是提醒他,他可能消停一会,但是很快又抖起来。这种经常抖个不停的“坏习惯”被认为不雅,或者不礼貌,甚至网上还有人戏谑“每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
事实上,关于抖腿这一行为,应该分为两种情况来解释,即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先说生理性的抖腿行为,又可以具体细分为2种:其一,的确是大家说的不良习惯、不良姿势,这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养成的习惯,一旦自己意识到,可以花一些时间和心思去慢慢纠正,改掉这个不雅的习惯。其二,是一种焦虑意识的外在表现。具体来说,当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人对这种状态的适应就会存在“不舒服”的感觉,此时就会做出某种反应,并且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抖腿就是其中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即通过两腿不断左右摇晃、上下抖动,以及不断改变坐姿,来放松肢体,希望藉此舒缓焦虑的情绪。另外,我们常见的转笔、打响指等习惯动作,也是类似的原理。这些习惯动作往往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赖。不过,有临床心理学家分析认为,与其说抖腿可以缓解焦虑,不如说如果不抖就会加倍焦虑;同时,如果抖腿已经变成戒不掉的坏习惯,反而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
除了上述生理性的抖腿行为,还有一大类则属于病理性行为,即可以认定为是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为“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以下肢无法抗拒的运动为主的感觉运动障碍,且伴随酸、胀、麻等不愉快感。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会在安静状态下感觉双下肢出现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和不适,需不断地抖一抖,或者敲打几下,才能减轻痛苦。该病在夜间休息时会加重,但如果白天发生时,则会被误认为是不雅的抖腿行为。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宁腿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该综合征的病因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主要与多巴胺代谢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内源性阿片释放、铁缺乏等原因有关。所以,如果你符合以下4个条件,就应该引起警惕,尽快就医:1.腿部常有不适的感觉,必须靠抖腿来缓解;2.静止不动时这种不适感觉就会加剧;3.这种不适感在运动起来后就会好转;4.夜晚的症状比白天严重,会影响睡眠。
除了上述提到的不宁腿综合征,病理性抖腿还常见于其他一些疾病,也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1.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睡眠时刻髋、膝、踝关节的三联屈曲,而且伴发失眠。
2.静坐不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有内源性紧张和不安感,一些患者甚至感到被一种外来的力量所驱使,需要不断地行走(行走癖),常伴有焦虑,这种病症经常是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3.周围神经痛:患者内心多无强烈愿望,神经痛明显,通过不断行走来分散注意力,减轻痛感。
最后要特别提醒大家,生理性的抖腿大多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精神紧张时可能出现,无需特殊处理,但在社交场合被别人视为不雅行为,应该及早纠正,避免过度依赖。而确诊为病理性抖腿的患者,则应及早就医、干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抖腿被认为是一种很不雅的行为,并会引起旁人的不满,但近年来,网上也有不少言论提倡抖腿行为。他们认为:“现代人坐的太多、动的太少,尤其是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久坐带来了不少健康隐患。比如说,久坐时下肢长久地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影响到下肢血液循环的顺畅,也可能会压迫到坐骨神经,二者均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抖腿可以让下肢肌肉略微动一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腿麻的现象,还可以适度增加腿部的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过久坐姿静置形成的血液斑块,这都是有益健康的。”
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只能说,有一定道理,但却不值得提倡。因为如果要避免久坐造成的健康损害,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站起来活动一下,或者做一些适度的运动,哪怕是时下流行的“微运动”也好,这些都要比抖腿更健康,且有效得多。而且,作为重视礼仪文化的中国人,抖腿这个不雅的小习惯大家最好还是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