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矛盾支点,助推语文课堂

2017-03-25 12:02周粉萍
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反语矛盾文本

周粉萍

常有年轻教师问:怎样设计提问才能使得一节课更有效?确实,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平庸的提问,学生只会随答;高深的提问,学生只能一脸茫然无措;而那些抓住行文逻辑中的矛盾设计的提问,才能够牵动学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课堂的提问变得真正有效。孙绍振教授曾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文本的微观分析。分析的目标在于提示矛盾,否则就只能在表面平面地滑行。有了矛盾,就有了分析的前提。”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找到课文中理想的矛盾点制造矛盾冲突,用这个“支点”去助推课堂。

分析词句矛盾,洞察人物内心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立体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从文本中捕捉到有效的信息,引导学生洞察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有效的信息有时只是一些关键词句,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细细咀嚼,它们甚至与上下文构成了一种矛盾。适时抓住这些词句挑起矛盾,进行分析,就会让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产生对话,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地说,兴致勃勃地说,在矛盾的探究解决中,学生也走进了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可怜白发生”本是无疑之处,作者在朝中得不到重用,满腔热血无法抛洒,壮志未酬的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属水到渠成。但是,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辛弃疾从这雄浑壮阔的背景中陡然一转——“可怜白发生”,这突兀之语,与前面的“豪放”格格不入,甚至有人说其“悲观”。笔者把这个矛盾抛向学生,于是,热烈的课堂喷溅着思维的火花。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辛弃疾满怀家国之愁,却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身心备受打击,但“了却君王天下事”表明了他内心仍激荡着想要建功立业的激情,无奈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他的内心非常矛盾,不过,他并不就此陷入虚无而难以自拔,他哀而不伤,旷达豪迈,满腔的爱国之心溢于言表。这才是辛弃疾真实的内心写照。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句子,却因为教师在看似无疑处激发了矛盾,此问题的设计可以说牵一“问”而动全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为理解人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抓住情节矛盾,品尝人生百味

于漪在《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一文中曾指出:“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阅读过程中,细心推敲,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文本的前后内容存在着不易察觉的矛盾,其实这正是解读文章的关键。教师巧妙抓住这些情节前后的矛盾,披文入境,带领学生从若隐若现的矛盾到茅塞顿开的醒悟。

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学生在寻找体现父亲伟大深厚的父爱句子时,找到了前文父亲的一处语言:“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并加以阐释:父亲面对如此惨淡的家境,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可见父亲的体贴、乐观。这时,笔者立即对此答案加以肯定,并同时抛出一问:同学们觉得父亲一直都是个体贴、乐观的人吗?文中有其他句子作了暗示吗?学生再次纷纷投入找寻,很快有学生找出文章末处:“老境如此颓唐”“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从这些看出父亲并不是一直都对儿子呵护有加的。再有文末父亲信中所提的“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只是膀子疼痛,竟产生将要离开人世的感伤,说明了他对生活的悲观、失望。

聯系文章前后两处情节上的矛盾,这又作何解释呢?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们再结合文本同时在笔者的启示下逐渐明白:原来父亲“少年出外谋生”“做了许多大事”,而“老境却如此颓唐”,自然心里会感到悲伤;“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不难想象,父子之间因为家道中落一定产生了许多矛盾,并有了深刻的隔膜。这一切都被作者回避了,省略了,淡化了,但是其中的人生百味我们走进那个特定的艰难的年代就不难察觉,懂了这一点,前面父亲的种种近乎过分的体贴呵护就容易理解了,那固然是一种天性的父爱使然,不过也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

真实高效的课堂,就是要求教师找准契机,善于发现并抓住文本情节的矛盾,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文本,投向作者,去品尝字里行间所体现的人生百味,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进一步的深化。

思考反语矛盾,感受生活谐趣

反语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修辞,文本中的反语有时能够产生很强的幽默性,增强阅读的趣味性。课堂教学中,不妨多思考文本中反语的内涵,从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写先生的笔墨是充满幽默色彩的。文章先说明“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但是当作者问他“怪哉”一词的时候,他却“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很显然,先生答不出什么是“怪哉”,但是作者对之却解释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读者一眼就能明了的矛盾,更何况作者。其实,所谓的“渊博的宿儒”是反语,而正是这反语才使文章显得好笑,有趣。

我们再来看看先生的教学,“戒尺”“罚跪”等都体现了方法的落后,更是看出先生是空有“博学”之名,可是,当看到先生自己读书的场景时,先生读得那么入神,专注,又突然觉得这位先生很有趣,让人感受到小人物的可怜、可爱,感受到生活的谐趣。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通过“渊博的宿儒”这一反语,所传达的是对小人物的人道主义的宽容,拓展了我们的生活情趣。

文中的反语,往往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所以巧妙抓住文中的反语,思考其中的矛盾,会让我们感受到文本的谐趣,也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开阔。

探究主题矛盾,体会个性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读者的个性化行为。”很多文本的主题本身就是多元化的,甚或是相互矛盾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见仁见智的主题进行探究,那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创新精神就可以在这过程中历练而成,我们的课堂也就会成为一方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

名著《西游记》是一部喜剧型的英雄传奇,关于《西游记》的主旨,学术界有很多的争论。有人认为本书的主旨是造反、起义,这可能是太看重大闹天宫在全书中的地位,或者说是对一些作品的习惯看法。也有人认为本书的主旨是揭露社会黑暗现实。在作者构想的神魔世界中,设置的各种势力的矛盾冲突,对各种处在“治人地位”的神魔作了无穷的揶揄、讽刺与嘲笑,这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批判。还有人说本书体现了一种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这是作者的寄托,也是他的追求。作者是崇拜英雄的,以及对英雄身上的美好品质有着向往。

学说是无所谓对错的,百家齐放才是好的状态。它值得我们不停地探讨、思辨,或许永远都不会有正确答案,却永远光彩照人。不少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无数读者,正是作品的主题本身就富有矛盾性,让不同的读者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所以,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主题的矛盾,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获得思想上的启迪。这或许也是一种认知的享受。

矛盾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也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切入口之一。抓住了矛盾,就可以引领学生往文章深刻的内涵上突进,就可以洞察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品尝其中的人生百味,感受真实的生活谐趣,体会多彩的个性解读。因此,一线教师应该学会深入阅读文本,找出文中的矛盾点,让这些矛盾支点去助推语文课堂,从而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猜你喜欢
反语矛盾文本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论反语本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