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2017-03-25 11:57武开金
甘肃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低效成因语文教学

武开金

【关键词】 语文教学;低效;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78—01

构建语文课堂的高效是指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审美感悟、过程与方法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与课堂教学高效相对应的就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就是经过课堂教学的这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并没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形成这种低效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而低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它是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指南。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生成有效的基础。上课之前,教师要非常清楚输出的教学信息的目的,并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而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是当前课堂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2)教学过程低效。教学中应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3)教学提问无效。提问是教学過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对话教学手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时表现出的不足、低效、甚至无效现象还普遍存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看似师生交流频繁,实际上因为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有的学生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

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1. 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堂的生命像诗一样,需要语文教师如作诗那样付出心血去推敲、去锤炼,或以优美的语言,或以应变的智慧,或以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听出道、说出德、悟出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感受人性光辉的沐浴。初中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易兴奋的特点,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使学生进入极大的激动状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1)注重学生课前预习。通过课前合理预习,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重点、难点,也有了疑难点,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学生才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2)注重课外知识拓展,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兴趣。鼓励学生借阅或购买有益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既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积累作文素材,又能让学生在文学殿堂接受精神的洗礼。(3)注重学习经验的交流。教师既可以带领学生借鉴别人的优秀学习方法,也可通过学习方法交流会、书写学习病历等方式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取长补短。(4)注重学习思路的点拔。如,教师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即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方法,要从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语文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学的重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及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使其得到优化。初中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方面有创设文化环境和生活氛围。文化环境的创设主要是依靠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教学课堂上的人文气息。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文化内涵来激活内容,触发学生的认同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生活氛围的创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展开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生活中同样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去观察和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语文的信心,为构建高效课堂添枝加叶。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5】GHB1453)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低效成因语文教学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