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应用型本科高校以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高校形式应运而生。“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普通高校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双重素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力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模糊、教学方法和实践条件落后、“双师型”教师地位不高等因素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文章通过剖析“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影响因素,从个人意识、教学素养、实践素养三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论述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实践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一改以科研为办校宗旨的传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二字,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国内外教育界都在应用“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在企业、行业的工作经历、教师自身具有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于教授课程和改善学校的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流动性大、“双师型”教师匮乏和地位不高、“双师型”教师建设标准模糊、教学方法和实践条件落后等现状,严重阻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是十分必要的。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别强调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实践素养,以彰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然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多不足。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紧迫性与现阶段探索的模糊性的不相宜。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势在必行。在国家的引导下,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本科教育和新层次高职教育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究,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作为目标定位,并着力进行课程改革。这场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教材的变换,更是一场教育方式的根本转换。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完善和突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保障。目前,“双师型”教师含义界定模糊,教育部和学术界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其多数情况下都是参考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这种现象,致使“双师型”教师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可循,从而直接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选聘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2)实践教学理念不一致,教学手段和方法显著落后。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前身是高职高专院校,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升本”是办学层次的升格,曾被称为是从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的华丽转变。部分教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对于强化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职业教育层面,缺乏较深层次的质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设施落后、实训模拟场地的短缺,难以满足教师在实物展示、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方面的需要,并局限了教师教学改革的力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也有待提高。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实践实训任务的教师比重偏低,大多数的年轻教师是从学校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欠缺专门的实践教学历练环节,自身实践素养不够,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更是难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校实习基地建设薄弱,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国家对于“双师型”教师没有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体系,对于此类工作的推进也还处于迟缓的状态。
(3)“双师型”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不仅需要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即教师资格证,还应获取相应专业的技术职务资格,如土木工程专业的“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证书”“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证书”。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必将比普通教师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
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这也是阻碍教师内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社会普遍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存在歧视,导致应用型高校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数量逐年下降,这直接影响了教师待遇的提高。普通教师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都没有得到激励,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阻碍其个人更好地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路径
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应当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当取得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资格,这是前提条件也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所任教专业的相应社会实践经验,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所教学科相应的实践应用技能。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深入开展宣传学习,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紧迫性,形成一致的理念、思想和行动。“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同时具备“技师”和“教师”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这就有必要使普通教师清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而为其想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只有普通教师自觉认识到发展“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才能自发地、认真地对待自我发展和培养。普通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意识是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前提和核心。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强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意识,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团队理念,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团队力量的相对优势,进一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领跑者。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应用型本科高校需制定良好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明确“双師型”教师的实际素质要求。
(2)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机制,明确考核标准。我国教师职业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但是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却没有相关的规定。现今“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还沿用普通高等院校教师资格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关于“双师型”教师标准考核的需求,并严重影响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制定“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势在必行。
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外先进的“双师型”教师建设理念,分析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证书制”、德国“终身职业师”、英国“三段融合”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是教学型本科,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强调教学是教师的主业。应用型本科应强调学以致用,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教学,充实或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开设学科前沿性的选修课或讲座,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另外,要鼓励青年教师勇于创新,鼓励资深教师敢于改革,落实岗位具体职责,提高普通教师的“双师型”素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教学工作能力的培养。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工作要与学生、其他教师等共同完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但是,“双师型”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还是课堂,因此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普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制订合理的规划、策略,才能有效进行下一步的实践素养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选派高校新进教师去企业参与实践,学习实际操作技能,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图文和资料,了解企业的岗位和人员需求,把行业的最新成果教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水平。
(3)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施,以提高潜在的“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有侧重“学术性”和侧重“职业性”两大体系。显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后者。“双师型”教师中的一个“双”指的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实践能力的强弱最直接的检验就在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高低。教师实践经验越丰富,实践教学经验越成熟,学生就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工作中实践能力越优秀。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假期集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应用型本科高校需给予普通教师参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和与同领域教师的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用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直从事相关专业,没有脱离实践,让在职教师旁听兼职教师的课,有助于在职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职场需求为导向的,这就需要解决好专业教育目标和职场人才需求脱节的现实问题。引进高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家,培训、培养、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使其成为“懂理论、会应用”的“双师型”教师,从而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结论
通过开展宣传学习,深入挖掘普通教师的“双师型”意识,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施等路径,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和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客观需求,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周建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9(2):19-22,40.
[3]宋孝金.融合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由之路[J].教育评论,2016(4):22-25.
[4]吴 娅.浅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之构建[J].中国培训,2015(8):90.
[5]程 灵,黄 颖,方晓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风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4(5):85-89.
(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