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勇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01
甲亢是人们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俗称,该病的诱发因素众多且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会引发患者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兴奋,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病症。此外,有临床研究证实,该病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会引发患者的继发糖尿病和合并糖尿病两种疾病,为了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这两种疾病的认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我们特此选用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甲亢继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例甲亢继发合并糖尿病患者。我们首先将这些患者按照实际用药情况跟疾病状况分为甲亢继发糖尿病组和甲亢合并糖尿病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在33岁到62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的相关症状,符合研究标准。
1.2 方法
首先,我们对这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患者实施甲亢控制治疗,最后对他们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结果记录、分析和探讨。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测定方式选用目前国际先进的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血糖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进行检测,力求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我们采用国际上认可的甲亢判定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来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若患者的糖尿病是在甲亢发生之后或者同时发病,则可以将患者的病情确定为甲亢继发性糖尿病,否则为甲亢合并性糖尿病性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软件包对统计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计量资料用标准差和t检验方式来进行处理,用p<0.05来表示对比组别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检测,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次,经过检测和治疗,我们发现23例患者属于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经过甲亢控制治疗之后的血糖水平基本趋于正常;37例患者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示为:随着甲亢的控制治疗,其胰岛素用量可以随病情酌情减少,部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量也有所减少。具体情况见下表:
3.讨论
经过临床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证实,甲亢继发性糖尿病和甲亢合并型糖尿病有着众多的不同点,临床对症治疗时候也应当有所区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众多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甲亢对其影响非常大,为了对这两类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理论支撑,我们特意作此研究。本次研究中,我们首先按照患者的甲亢与糖尿病发病情况进行分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过积极地甲亢控制治疗,结果显示: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经过甲亢控制治疗之后的血糖水平基本趋于正常;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示为:随着甲亢的控制治疗,其胰岛素用量可以随病情酌情减少,部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量也有所减少。这与临床上其他类似的文献报道结果一直,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甲亢合并糖尿病和甲亢继发糖尿病属于两种不同的病症,他们的治疗用药在实际过程中应当有所区别,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有效方法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新民. 实用内分泌学[M]. 第 2 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5.
[2].曹立平. 长期随诊老年糖尿病发现并发症 12[J].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42):123- 124.
[3].励丽,毛洲宏,褚建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代谢紊乱 62 例临床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6):349.
[4].陈容. 甲亢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J].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08,5(7):130.
[5].窦维先.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病 44 例分析[J]. 辽宁应用糖尿病杂志,2004,4(8):33.
[6].Bech K,Uamsbo P,Eldrup E,et al. Beta- oell function and glucose andlipidoxidation in Graves'disease[J]. Olin Endocrino1(Oxf),1996,44(1):59-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