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几种心理学方法

2017-03-25 18:33娄星明
教师·中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

娄星明

摘 要:从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看,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又要引导心理教育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选用德育方法的同时,还要辅之以心理教育的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心理学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见,德育与心理教育紧密相连。传统上,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的品行划分到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品行问题,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下面介绍几种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方法。

1.移情感化法

移情感化法就是教师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来感化学生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新的道德动机,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变化。

心理学研究认为,爱和尊重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周围的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关怀、信任、尊重和爱护,尤其是教师的爱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如果能得到教师的关爱、信任与尊重,他们就愿意亲近教师,接受教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自身的缺点,积极上进。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化为学生内部的道德动机,转化为他们改正错误、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动力。

2.优势补偿法

品行不良的学生缺点多,平时挨批评、受处罚也多,难以发现自身的长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进一步引发他们产生问题行为。针对这种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优势、发展优势、强化优势,以优势补偿劣势带来的心理不平衡,积极获取成功体验,以满足自尊和追求成就的需要。

3.角色扮演法

角色原是戏剧舞台上的专门用语,是指演员依据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心理学家借用这个概念,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角色扮演,即让一个人有意识地扮演某种角色,从而按照那个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做出与角色相一致的言行,并获得该角色的体验和感受。品行不良的学生往往在班上扮演不受教师和同学重视的普通学生角色,甚至扮演受人歧视、冷落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地位不利于他们习得良好的行为模式,而一旦让他们改变原有角色,就会促使他们自觉严格地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做出与其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并形成良好的品德。

4.系列化目标法

学生原有的品德现状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与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水平差距小,学生较容易接受教师的要求,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行为;若差距大,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将产生畏难或抗拒情绪,不良品行难以转化。因此,为了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品德,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德育目标应是系列化的短程目标,也就是把要达到的目标的整个行为训练过程分成许多小的步骤逐步完成,这样容易使学生看到希望,增强自信。

5.21天坚持法

据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21天的重复,会形成一种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且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这一阶段,你能感受到新旧习惯“格斗”的疲累,也能体会到不断超越旧习惯的欣喜。

第二阶段:7—21天。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又会回到原点。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期,许多新习惯由于在这一时期疏忽了而又回到原点。所以在这一阶段还需经常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天—90天。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一旦你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已经成为你生命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不停地为你服务。在一个新习惯形成的全过程中,有一个最关键的词——坚持。特别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有不断坚持,你才会由“刻意,不自然”过渡到“刻意,自然”,最终形成一种“不经意,自然”的好习惯。

所以,如果想改變学生的不良品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就要求他们从当下开始实践,坚持21天—90天,不良品行最终将被好习惯和好行为替代。

6.行为强化法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运用强化手段,不仅可以塑造新行为,而且可以改变旧行为。根据强化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愉快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如果紧跟一个厌恶刺激,这种行为就会得到抑制。

奖励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手段,当学生出现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后,及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发生道德行为。奖励的运用要注意三点:①奖励要及时,不要耽搁太长时间,否则将影响强化效果。②要正确选择奖励,最好采用代币奖励,因为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在于:虽多次奖励但不至于引起迅速满足,可不断激发学生产生良好行为,形成道德行为习惯。③低年级学生可多采用物质奖励,高年级学生则应多采用精神奖励。

惩罚也是一种强化手段,是指为减少和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惩罚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发生道德行为,但能抑制不良行为,所以在品德培养中,适当运用惩罚是必需的,但应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一般说来,教师可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等。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权利,取消参加某种喜爱娱乐活动的资格等。惩罚有即时惩罚和延缓惩罚,实际运用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气质特点。一般而言,惩罚应尽可能及时,若惩罚延后,不良行为不易消失。但某些情况下,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更好。比如,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犯了严重错误后,情绪反应强烈,延缓惩罚避免学生刚犯过失立即处罚时常有的激愤或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

实践证明,对学生的品行问题,既要选用德育方法,还要辅之以心育方法。有道是:“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德育过程中采用心理学方法可大大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提高德育的实效。上述心理学方法是按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概括出来的,在运用过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育实践中,只有灵活、创造性地把多种方法进行最优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2]彭运石,燕良轼.心理学原理与教育[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3]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