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玮
历史上,大多数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心理学家或者哲学家,可见教育学和心理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怎么样能控制好课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每位教师的必修课。
大多数学生都偏科,他们心中给每位教师的打分也是不相同的。曾经,笔者在任教的7个班级中做过一个测试,要求学生给最喜爱的教师和科目投票。根据最后的结果,笔者发现,凡是学生喜爱的教师,他所教授的科目也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这个调查结果告诉笔者,爱学生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种空谈,教师只有真真切切地爱学生,才能让学生爱上你。
记得在刚刚开学不久的一堂音乐课,笔者教授的是音乐欣赏《摇篮曲》和歌曲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对于这堂课,笔者很有信心,因为之前几个班的教学都非常顺利,学生们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很容易对摇篮曲的音调和歌曲描述的内容产生共鸣。但是,当笔者自信满满地走进二(5)班教室,熟悉流畅地进行课程导入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
课堂伊始,笔者请学生模仿自己的妈妈抱着孩子,唱摇篮曲入睡的场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闭上了眼睛,随着音乐声有节奏地轻摇身体,甚至有的学生脸上露出了满意、幸福的笑容。笔者知道,学生进入了音乐描绘的环境,满意地四下打量,却发现了一个极不配合的学生黄宇豪。这个学生,平常上课非常闹腾,笔者也多次批评和教育过他,但收效甚微,他是班上名副其實的“差生”,学生也都说他是个怪人。可是今天,他除了不老实之外,还特别反常,竟然独自一人钻到课桌底下,用双手紧紧地捂住耳朵,紧闭双眼,嘴里念念有词。看到这个情景,笔者生气了。等歌曲结束后,笔者严厉地批评了黄宇豪,并让他站起来,将刚刚嘴里嘟囔的话大声说给全班同学听。全班学生见笔者声色俱厉,都睁大了眼睛,望着一脸难堪的黄宇豪。笔者本想为难一下他,让他记住今天这个教训。没想到,在笔者的批评下,黄宇豪没有哭闹耍赖,也没有沉默不语,而是面无表情,无所谓地说了一句:“我爸妈早就离婚了,妈妈不要我跑了,我不爱妈妈,我恨她,我听不到音乐!”他用平静的语调说出了令笔者大为吃惊的回答,说完后,他依然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笔者和班上学生开始变得不平静,一瞬间的空白后,笔者马上觉得鼻子一酸,有种酸楚直往外涌,又想到刚刚的严厉批评,一阵内疚涌上心头。眼前的黄宇豪,对妈妈充满了仇恨,大人做错事的后果,是伤害了孩子。那一刹那,笔者想了很多,其他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于是,笔者让黄宇豪重新站起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告诉他:“父母离婚不是你的错,所有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也不例外,妈妈离开你,或许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你长大些就能明白。”显然,笔者的安慰,对他来说有些苍白无力,或许他的父亲早就这样安慰过他,但是笔者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对策。忽然黄宇豪直勾勾地看着笔者的眼睛问:“老师,你说妈妈爱我,可是她为什么不要我?我没有妈妈了,你能给我找来妈妈吗?”面对他赤裸裸的要求,笔者不知道如何回答。正当为难之际,一位女生从角落里发出了稚嫩的声音:“我愿意做你的妈妈。”紧接着,很多学生陆陆续续地说:“我来做,我来做。”一时间,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做他的“小妈妈”。这一次,笔者忍不住流泪了。这是怎样的教育,能让学生们说出这么感人肺腑的话。这时候,黄宇豪看了看我,笔者红着眼圈,对他说:“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你愿意原谅老师吗?我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你的妈妈好吗?”听到笔者的话,黄宇豪尴尬又羞涩地点了点头,笑着说:“好吧。”不过,他又无奈地做了个鬼脸,继续说:“这么多妈妈呀!以后我可惨了!”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尴尬和矛盾瞬间化解,大家脸上都洋溢了微笑。小插曲之后,课堂气氛变得极好,教学效果出乎了笔者的意料。
这堂课令笔者印象深刻,学生的举动给笔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课后,笔者开始反思:什么是爱?爱是一种心理在行为上的表现,而学生们对于黄宇豪的举动恰恰就是爱的表现,而他也因为爱,变得温顺听话。这就是学生单纯而又朴素的心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