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康
“谁来扶”才能“扶得好”是限时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中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金融不仅能提供优化精准扶贫资金配置的撬动杠杆,还能盘活财政、社会等扶贫资金,引导其实现精准投放,保障实现“造血式”长效脱贫致富机制。我国金融体系主要由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等组成,商业银行无疑是该体系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构成主体。若能合理利用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中介引导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市场化功能优势,弥补或规避传统财政和政策金融在扶贫开发中引致的政府失灵,将能大大提升扶贫资金的投放效率和精准对接效益,助推各地顺利完成“摘帽销号”的精准扶贫既定目标。因此,从商业银行面临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来说,其都应积极垂范作为,主动承担起金融精准扶贫的光荣任务。
然而,商业银行直面的最尖锐问题是自身逐利本性与精准扶贫政策性、公益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即如何才能同时兼顾好经济、政治和社会三方面的责任。目前,在各地倒排精准扶贫时间任务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下,这种隐性矛盾则凸显得更为明显,可谓是当下金融精准扶贫研究和实践亟待破解的关键性问题。因为只有协调好商业银行在经济利益与其他利益之间的矛盾诉求,才能更好地调动其支持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发挥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优势。为消除这一矛盾并提高商业银行的精准扶贫效益,本文试图从扶贫制度性政策、扶贫财税政策、政策金融和商业银行等方面提供几点策略性参考意见。
扶贫政策做好前期引导,为商业银行排除后续障碍
扶贫政策做好前期的制度性规范与引导
一是地方性金融扶贫政策与农村金融制度、普惠金融制度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三者间要相互衔接补充。金融扶贫作为农村金融的基本要义,金融扶贫政策应保障建成能够覆盖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多层次基础性金融服务体系,如保障贫困乡有网点、贫困村有自助化或智能化机具、贫困户有银行账户或手机银行等;贫困地区作为金融歧视最严重的区域,金融精准扶贫是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和关键契机,扶贫政策需将贫困人群作为特殊照顾和重点服务对象,“点对点”地精准消除金融歧视。
二是金融监管机构单设商业银行区域性扶贫信贷的具体引导制度,对投放指标、利率定价优惠和考核奖惩激励等进行明确和倾斜。尝试研究、制定扶贫差异化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贫困地区吸储资金用于当地的硬性信贷指标来降低资金外流。
三是借鉴国外强制性支农或支贫信贷政策经验,可对未达标差额部分转存至农业政策银行或合作银行。
扶贫政策提供优惠、激励和引导
一是对商业银行参与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财税政策激励。如制定优惠指标体系,对扶贫收入免征增值税,鼓励其增大对建卡贫困户“一对一”精准对接的金融信贷与服务供给,对参与扶贫的企业贷款与个人贷款实行财政担保、扶贫专项资金贴息激励等。
二是成立信用保证保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基金、扶贫产业专项引导基金等,借助多类型市场化金融手段引导资金的精准投放和风险分散。尤其对风险较大和扶贫效果较好的扶貧信贷项目启用政策性基金担保或风险兜底,探索“银行+政府+保险基金(担保基金)+企业+建卡贫困户”等各类参与主体“利益联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金融扶贫模式。
加大扶贫的基建力度,扫除商业银行扶贫障碍
尤其是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在贫困连片地区、偏远贫困地区和金融空白地区的公路、通信、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贫困地区的发展瓶颈,为商业银行通过产业扶持、科技帮扶、渠道扶贫、移动金融或“互联网+扶贫”等扫清障碍,从而提高贫困地区实现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
政策金融加大前期投入,为商业银行提供支撑补充
精准扶贫项目在投入初期具有显著的政府主导和公益特征,因此需要政策金融机构率先发挥主力军和领头羊的作用,为商业银行的后续扶贫介入提供支撑与补充。应从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一中长远的“新三农”视角着眼,紧扣如何能提升贫困户收入水平、改善贫困户教育状况和提高贫困户健康素养等消除“多维贫困”的视角展开,完善和扩大政策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支撑能效和职能范围。
两大政策性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单立的“扶贫金融事业部”这一专项组织渠道,统筹发挥政策金融的配给功能,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功效示范,提供基础金融支撑。
一是农发行尝试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供销、道路交通、电力保障、信息网络、农业科技、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增大对农业灾害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扶助、补贴的强度和广度。
二是国开行尝试提高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设施、贫困助学贷款、高山住房搬迁安置、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卫生设施、信贷机构批发资金、民族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贷款和优惠力度。
商业银行前期把握精准,流程科学并积极准备扶贫
工作初期正确理解精准思维,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商业银行在扶贫工作初期,必须准确地把握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的核心要求,并形成“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科学合理的逻辑工作流程。
一是在精准识别上,配合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做好摸底大调查,借助科学的贫困判别指标因子,建立起精准定位到户的建档立卡数据库。数据库不仅要反映每位建卡贫困户的穷根穷源,还需搜集并记录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上与金融相关的“盼、需、求”信息。
二是在精准帮扶上,根据精准识别结果“看单下菜碟”,制定“一户一策”对接到户或“一业一式”助业帮扶的金融扶持策略,即以贫困户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进行精准定制施策。
三是在精准管理上,需确保扶贫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还需对贫困户关键指标实时跟进、统计和分析,实现动态化信息管理。同时,充分保障信息能在商业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外部区域管理部门之间的随时流动和分享。
把握微观和“多维贫困”特征,精准切入积极准备
在收入、教育和健康等多维贫困领域,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实体网点和网络服务平台等“线上线下”的渠道优势,专门针对建卡贫困户事先做好扶贫政策解读、子女就业或入学帮扶、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或产业组织机构建设、农业灾害保险或生产保险、疾病医疗救助或保险等方面的宣传示范,提高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知晓率、认可度和主观信心。
商业银行发挥各自优势,以金融杠杆全面撬动扶贫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城商行
限于自身在贫困地区的金融覆盖劣势,实行自给式扶贫供给能力可能较弱,因而可尝试外联贫困地区的合作金融机构,借助其在贫困地区的信息和中介功能优势,创新“商业银行+合作金融”的联合信贷模式。同时,尝试适度放宽贫困区域的信贷审批权限,增加贫困地区产业和贫困户信贷的风险容忍度、投放指标和倾斜力度。
大型涉农商业银行
一是农业银行可制定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扶贫战略规划,以深化“三农事业部制”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在贫困地区精准“支农支小、扶农利民”的支持能力和可持续性。还可尝试借助自身客群众多、资金雄厚等优势,以“互联网+电商”“互联网+公益众筹”等新兴手段撬动扶贫产品销售和扶贫产业的筹融资,助力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提质增效。
二是邮政储蓄银行可借助网点优势,进一步加大对网点功能的转型改造,提升经营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参与扶贫的意愿和能力。还可积极开发和丰富地方性小额精准扶贫信贷产品,精准对接建卡贫困户或小微扶贫产业,并加大扶贫信贷业务投入力度,扩大金融扶贫的职能范围。
地方性农商行
切实践行自身定位和服务于“三农”的发展宗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发挥好地方商业银行竞相争先扶贫的先锋示范和模范作用。
一是利用长期积累的贴近农村、亲近农民、熟悉农业,以及区域网点分布广、下沉深等先天性比较优势,无缝衔接地方性扶贫工作要求。以多种手段全方位发力,通过产业扶贫、智力扶贫、资金扶贫、就业创业扶贫、科技扶贫、渠道扶贫和助学扶贫等助力精准扶贫。
二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移动汇付、电商扶持等扶贫模式。
三是对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金融获得感、满意度,还能提升他们对地方商业银行的情感依存度。
例如,重庆农商行根据重庆市2017年底全面“摘帽、销号、越线”的精准扶贫限时要求,因地制宜率先行动,紧扣精准和多维贫困内涵,形成了“全方位、多举措”倾力助推重庆18个区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格局。如:以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高品农业产业、“一三产业融合”等为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以手机银行“村村通”“电商帮销代销平台”为渠道扶贫;以留守贫困户金融知识教育、留守儿童“帮助一个娃、带富一个家”的助学关怀为智力扶贫;以专项资金捐赠、金融服务费减免或补贴等为资金扶贫;以贫困毕业生专项招聘、贫困户就业帮扶和创业咨询为就业创业扶贫等。
商业银行差异化创新举措,考核激励确保扶贫成效
一是融入供需精准对接的思想精髓,用“显微镜”精选出最急需扶持的贫困户,结合实情以其需求为中心,量体裁衣,合理控制和平移风险,制定“一户一策”金融扶持方案。最终形成“一对一”精准对接建卡贫困户并协助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的个性化“点式”脱贫致富模式。
二是依托贫困区域的特色产业资源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制定适用于当地专项扶贫产品或扶贫产业的扶持方案。以中长期信贷匹配扶贫产业发展的时间需求,提供折扣和优惠的利率定价。在扶贫产业的产、供、销链条上提供链式金融帮扶或非金融帮扶(如电商帮扶、产业技术支持等),打造扶贫产业的良性发展闭环。最终通过产业资金的注入和引导,形成以產业化发展覆盖建卡贫困户并带动其发展的“面式”脱贫致富模式。
三是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在特困区域开展银政、银保和银担等多主体协同合作创新的扶贫模式。首先,鉴于贫困户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困境,打破依赖抵押或担保的银行信贷业务传统偏好,利用地方扶贫信贷贴息、农业保险贴费等优惠政策,结合保险金融机构在养老、大病医疗、农业灾害、种养生产、农产品价格指数等各领域的保险产品类型,开展“政府+政策保险(商业保险+银行+企业+建卡贫困户)”等多位一体、灵活适用、风险分散的银行信贷扶贫模式。其次,尝试“政府担保公司(政府风险补偿金+银行+建卡贫困户)”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商业银行依据政府风险金或担保金按比例放大扶贫信贷资金,从而撬动和盘活财政扶贫资金。同时,银政双方按约定比例共担信贷风险,风险补偿金和担保金主要由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承付。针对以“直补贫困户”的传统扶贫资金投放方式而言,这不仅能将其转变成为以信贷资金撬动的“间补贫困户”方式,还能为信贷资金提供政府增信背书,使得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得以合力驱动扶贫,双向提高专项扶贫资金的内生循环与投资效率。再次,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熟人信用担保)+银行+建卡贫困户”的新型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以合作金融或内置金融作为信息和风险的评价媒介,或以熟人之间的信用资本或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的担保介质。
四是商业银行在精准考核上尝试实行“四单”策略,即单列信贷计划、单配考核小组、单设考核指标、单增激励绩效,对扶贫执行主体实施分层考核管理,形成约束激励相容性机制。如成立分工明确的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明细的考核指标,依据倒排的扶贫信贷计划和时间节点进行督办考察。尝试将考核结果纳入机构主要责任人、支行负责人和基层经办人员的年终考核体系,用单独增设的绩效资金(可按一定比例对扶贫信贷利息收入进行计提)对他们的年终业绩考核进行分层考奖,做到奖惩分明、落实到人,充分调动各个层级参与人员的扶贫积极性和能动性。
商业银行找准切入倾斜,切实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一是向基础金融扶贫倾斜。如针对建卡贫困户的开卡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移动金融手续费、异地汇转手续费等予以减免,或以专项扶贫基金予以补贴等,节约其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的成本。
二是向优化流程服务倾斜。如针对精准扶贫贷款的受理、审查、批复和发放等量化时间节点,开辟专享绿色服务通道,缩短办贷时间。针对参与产业扶贫的建卡贫困户实行在线审批、批量授信等,简化审批手续和环节,提高审贷和管理效率。
三是向“新三农”常态化发展趋势下的金融服务需求倾斜,提高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度。如向具有良好辐射带动效应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优质效益农业倾斜;向农村互联网电商发展所需的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倾斜;向职业种养大户能手、回乡创业贫困户、遵纪守法贫困户、讲信用贫困户等的创业就业、再就业或转移就业倾斜。
四是向贫困地区的优势生态资源和确权生产要素等倾斜。如向能形成“一三”产业良性互动的特色乡村旅游倾斜;向具有生态再造功能的可循环绿色金融、低碳金融倾斜;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住宅财产权、林权等产权归属明晰的要素抵押倾斜等。
五是向预防贫困户的贫困代际传递倾斜。如向建卡贫困户的子女入学、再就业、创业等实施信贷倾斜;向建卡贫困户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倾斜,对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专项实习机会倾斜,对他们专辟招聘通道,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作者单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