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英 戴平 吴波 邓旺
摘 要 随着经济信息化、知识化进程加速,区域间竞争日益凸显为人力资本竞争。人力资本不仅作为生产要素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人力资本及配置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本文对人力资本的配置方式及内容、配置效率以及对湖南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本配置 配置效率标准 区域经济增长
一、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的内容
(一)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配置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是现代经济中两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当两种生产要素同时投入生产之中时,由于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和互补弹性,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的投入比例,实现产出最大化。一些研究也发现,当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不相等时,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改变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入比例就可以提高总产出。因此,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配置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人力资本的区域优化配置
人力资本的区域配置,是以一个区域的人口和人力资本状况为基础,以该区域的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区域间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区域内部进行空间调度和优化组合,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对于人力资本的区域优化配置,必须根据区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区域的资源供取状况、区位环境等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产业关联性、市场结构、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各地区生产要素的差异,将有限的资本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中去。区域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速度、性质和规律以及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劳动者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等技能的劳动者在区域间迁移,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本在区域间迁移,直接影响了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
(三)人力资本的产业优化配置
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优化,是指资本在各产业间以及各产业内部行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力资本在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分配的数量比例关系的均衡,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之间人力资本分配的均衡,工业中轻工业、重工业之间资本分配的均衡等。二是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的关联。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资本投入和产出的关联程度越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效率就越高,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也就越合理。三是通过区域产业集聚推进产业人才优化配置,产业发展对战略资源(信息、人才、技术、知识等)的需求日益上升,常规资源(普通劳力、土地、自然资源等)的地位则明显降低。战略资源的核心和载体是人力资本,尤其是与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人力资本。产业和人力资本有内在联系,一个区域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集聚什么样的人力资本;反之,人力资本集聚会给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围绕主导产业集聚人力资本,以人力资本集聚推进产业发展,促进人力资本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人力资本的产业配置及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紧密相连。
二、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标准的确定和分析
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源的有效配置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判断各种不同的资源配置的优劣,以及确定所有可能的资源配置中的最优资源配置等问题,应用得最广泛的标准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本文就将此标准作为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标准,其中区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优配置效率标准的确定尤为重要。现将这种区域人力资本最优配置效率标准作如下分析:
(一)基本模型及假设
模型1:;
假定在竞争市场中有两个区域,它们各有一个生产企业分别为企业A和B,并且存在两种生产要素,分别为物质资本K和人力资本H,其既定的数量为和。其中,和分别为企业A和B的物质资本,和分别为企业A和B的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帕累托最优分析
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帕累托最优可以得出它们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等产量线的切点,而等产量线的切点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等产量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叫做要素H代替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因此,要素H和要素K在区域(生产企业)A和B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即模型2:
其中,为区域(企业)A的H代替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区域(企业)B的H代替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这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检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优配置效率标准。
三、湖南区域人力资本配置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检验
相关研究表明:湖南区域人力资本无论是从存量配置还是结构配置上,都呈现出长株潭高、湘西低的现象,这恰巧与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差距大体一致,而且人力資本的配置效率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实证检验。其逻辑思路为建立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计量模型,并估算区域人力资本存量与物质资本存量;运用这一模型,利用所估算的数据计算出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物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利用上述贡献的数据,运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求出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和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根据等边际原则,我们不难得出不同区域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根据区域人力资本最优配置标准,我们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湖南区域间人力资本配置是否合理。只要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与其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相一致,本文的逻辑分析结论就得到了实证检验。
(一)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采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建立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本文所讨论的湖南区域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模型为:
(1)
其中,Y代表产出,K、H、h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α为物质资本产出弹性;β为人力资本水平产出弹性;α、β为两个正参数,并且满足0<α<1;t为时间变量,表示不同时期。
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数学式(1)两边取对数得:
(2)
再对数学式(2)进行全微分并整理可得:
(3)
其中数学式(3),,,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方程,利用该式可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该模型通过对一组观察值使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通俗地说,回归分析问题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目的是根据某些已知的变量的值,预测一些其他变量的取值。因此,这种回归方法可用于分析单个因变量是如何受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影响的。在本模型中,通过湖南省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历史数据,估算区域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借此针对湖南省的人力资本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文采用的数据取样时间段为1995~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0)、《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5-2010),历年《湖南统计年鉴》《湖南教育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计算。物质资本存量是根据张军等在《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一文中的物质资本存量作为基年的数据,以及转引自孙辉等(2010)《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1978-2008)》的研究数据。
(三)验证结果分析
经研究,得出相应的湖南经济增长速度的方程为:
g=gtfp+0.516gk+0.415gt+0.069gh (4)
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影响湖南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份额。计算结果为1995~
2010年,物资资本贡献为55.6%;劳动力贡献为9.4%;人力资本贡献为11%;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为24.1%。
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和物质资本边际产出之间的关系,即
将2010年湖南人力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数据代入上式,得出湖南H代替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32。这表明湖南长株潭人力资本代替物质资本的边际替代率都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湘西与之相比明显偏低。这进一步说明,为保证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需要对湖南“5+城市群”和湘西人力资本加大投资和合理配置,使区域人力资本替代物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趋同,从而实现区域人力资本的最优配置。
四、研究的主要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人力资本的配置合理与否和效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重视人力资本配置及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为:
第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当两者的边际产出一致时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实证表明,湖南区域经济中,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依靠物质资本投资来推动的,仍然是一种比较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尽管如此,在边际意义上,人力资本的贡献要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弹性约为物质资本弹性的两倍,因此人力资本对湖南省实现“两型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第二,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配置不均衡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变大的重要原因。湖南区域人力资本无论是从存量配置还是从结构配置上,都呈现出长株潭高、湘西低的现象,这恰巧与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差距大体一致,而且人力资本的配置越优化、效率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
第三,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影响了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强的配置能力。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低水平的人力资本,由于无法适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技术要求,大量低水平的人力资本滞留在第一产业,无法顺利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将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四,当地政府也应当在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流动及人力资本市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提供制度保障和投资保障。尤其是要解决人力资本配置的瓶颈问题,尽快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使人力资本在较高的水平上实现优化。
(作者单位为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刘晓英,女,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戴平,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吴波,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邓旺,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人力资本配置对湖南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湘教通[2014]248号)、2013年湖南工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人力资本配置对湖南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6.
[2] 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 王旭辉.中国区域人力资本配置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0.
[4] 刘晓英.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评价及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8):46-48.
[5] 孙辉,支大林.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1978-2008[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25(3):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