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孙天山
摘要:课堂转型是当下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潮流。由注重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是“社会发展的热切期盼,课程改革的现实诉求,学习科学的本真追求”。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教学为例,从“学的目标定教的方向,学的已知定教的起点,学的法子定教的法子,学的需求定教的内容”等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以学定教;课堂转型;教学;学生;教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3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11
今天,课堂教学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课堂的结构和组织上,都朝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课堂转型正在全面推开,课堂转型已然成为当下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潮流。课堂转型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突出教师的“教”转移到对人真实“学”的关注,并在重构学习概念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实现概念与范式的重构,从而催生一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掘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创造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实现“以学定教”。
一、“以学定教”的核心内涵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是“以学定教”的精髓。“以学定教”就是要“基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1]。基于学生,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视野经验、发展階段,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规律、思维方式等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生,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实现,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者,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激发学习潜能,优化学习方式。为了学生,是将教学落实到人的发展和人的身心素质全面提高上,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发展思维力、学习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二、“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必然
1. 社会发展的热切期盼
人类进入21世纪,将面临知识经济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人类经济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一场知识的较量。当今世界,谁拥有了人才,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拥有了发展潜力,抓住了发展的先机,谁就能捷足先登。因此,尊重、培养和关爱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毋庸置疑,学校教育承载着育人的重任,学校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借鉴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课程改革,加快课堂转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乃是当务之急。
2. 课程改革的现实诉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2]。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就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过于单一与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和发展多元的学习方式,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体验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学习科学的本真追求
20世纪70年代起,建立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及其他科学原理基础上的新的学习科学逐渐浮现。1980年以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并随着脑科学有关人的高级认知机制研究成果的不断呈现,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正越来越受到心理学、人工智能、人类学等研究者的青睐。1990年以后,学习理论和教育研究更是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 [3],“以学定教”成为学习科学的本真追求。
三、“以学定教”的课堂实施策略
苏教版《化学1》[4]专题3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包括了“铝及铝合金”“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三部分内容,现以“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教学为例,探讨其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
1. 以学的目标定教的方向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习目标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行为指南。所以,只有把握学的目标才能确定教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各种活动必须朝着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展开。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5]: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重要性质,理解其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深刻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初步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熟悉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是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能够通过相关的实验操作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尝试采用联想发散、类比迁移等方法学习构建新知识。
根据上述目标,本节课教学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的结果来体验和感知Al2O3、Al(OH)3的两性,而不是通过电离理论(Al(OH)3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去解释Al(OH)3的两性。同时,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图像等多种“语言”表征Al2O3、Al(OH)3的性质,获得Al(OH)3的最佳制备方案。所以在教的方向上,也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凸显对知识形成规律的揭示,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2. 以学的已知定教的起点
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过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当新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常常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个性化理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的真实需求作为教学的起点。
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核心原理。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基于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依据已有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忽视学生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会有很大的差别[6]。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等有关元素化合物及铝单质的性质等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等。但是,学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比较琐碎零散的,且以感性知识为主,尚缺乏元素周期律的系统指导和理论支撑。所以,对于Al2O3、Al(OH)3的两性教学要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入手,设计并参与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剖析建构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Al2O3两性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是一根铝片,如果把它放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將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1:有气泡。
生2:无气泡。
生3:开始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会有气泡产生。
师:结果如何,我们以事实说话。请同学将两根铝条分别在一端用砂纸进行打磨,然后再各自放入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观察现象并记录,说明原因,并作对比分析。
上述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猜想与验证,发现Al、Al2O3与酸碱反应的差异,联想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知识,不难建立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3. 以学的法子定教的法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毋庸置疑,唯有适合学生“学”的“教”才是真“教”,才是有效的“教”。所以,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适合于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以老师个人喜好、习惯为依据,也不是以方法是否新颖为标准。要能做到适合于学生,就必须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生更是关键所在。教师要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思维方式方法、学习心理及学习习惯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没有对学生的充分研究和了解,就不可能对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本节课教材包括了Al2O3、Al(OH)3的性质、用途和Al(OH)3的制备,这些都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初中化学下册,已简单介绍了金属铝和铝表面的氧化膜,对Al2O3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铝的其它化合物没有涉猎。在铝的性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氯、溴、碘等卤素和钠、镁等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初步建立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了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习了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因此,本节课可运用类比迁移法、实验探究法、定量法等教学方法。
Al(OH)3两性的教学片断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那么其近亲氢氧化铝性质怎样?将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话题。
师:请同学们利用现有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制备Al(OH)3的实验方案。
生1:可用AlCl3和NaOH溶液反应来制取。
生2:还可以用AlCl3和氨水反应制取。
师:很好。
师:同学们,我今天为大家准备的试管与以往有何不同?
生众:有刻度。
师:好,今天我们通过定量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请大家完成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向1mL 1mol·L-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3mL 1mol·L-1的氨水,边滴加边振荡。
实验2:向1mL 1mol·L-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3 mL 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生众:实验操作。
师:请同学说说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生3:都有白色沉淀。
师:请你分别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生3:(板演)
师:若在上述沉淀中再各自加入1mL同浓度的氨水和NaOH溶液,是否还会有变化发生呢?
生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生众:哎(学生情不自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氢氧化铝沉淀又逐渐溶解消失了。
师:请同学们用离子方程式来说明你所看到的实验事实。
说明氢氧化铝能溶解于NaOH等强碱,而不能溶解在氨水这样的弱碱中。
师:那么,氢氧化铝能溶解于盐酸等强酸吗?请大家继续在刚才加入氨水后Al (OH)3沉淀没有溶解的试管中,先后滴加1mL、3mL同浓度(1mol·L-1)盐酸,观察现象。
生(众):完成实验。
生5:在开始加入1mL1mol·L-1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继续滴加盐酸时沉淀开始溶解,当盐酸加到3mL时沉淀完全溶解。
师:非常准确。请你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上述反应过程。
师:投影生5书写的离子方程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探究,你对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是否有一个新的认识,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生6:氢氧化铝是一种能和酸、碱反应的两性氢氧化物。
师:(疑问)是吗?
生6:噢不对,要强调强酸、强碱。
师:这就准确了。所以我们应该说,氢氧化铝是一种……
生(众):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氢氧化物。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对于氢氧化铝作为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建立,不是简单的照搬书本上的定义,而是以氯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实验事实为依据,通过实验事实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能更科学的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树立了定量思想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更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从而深化对元素观、转化观的认识与理解。
4. 以学的需求定教的内容
课堂教学应该有所教有所不教,无所不教就是无所教。教,“最需要教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明白“该学什么”和“能学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十分清楚学生有什么需要教,具体来讲就是有哪些技能、思维需要培养,现有的学力能学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等。
Al(OH)3的制备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其重要价值在于为后续应用(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奠定基础。从Al(OH)3的两性到Al(OH)3的制备看似水到渠成,其实大有文章可做。
Al(OH)3制备的教学片断
师:(承上启下)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请同学尝试完成以“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以铝盐中加入氨水、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横坐标,画出二维关系图”。
生(众):(学生绘制后)师生研讨得出正确的关系图(图1、图2)。
师:工业上若通过铝盐来制备Al(OH)3,你认为选用什么作原料更适宜?
生(众):氨水。
师:为什么?
生1:由图看出的呀!
生(众):哎(嘘声一片)。
生2:原料用量容易控制。
生3:氨水便宜。
师:刚才三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
师:通过以上分析探讨,我们知道了怎样利用铝盐来制备Al(OH)3的方案。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众):沉默。
师:同学们打开教材67页,仔细阅读。
生4:有了,就用刚才实验中获得的偏铝酸钠溶液,向溶液中直接通入二氧化碳就可以了。
师:二氧化碳哪有?
生4:张口就有呀(一副得意的神情)!
师:好,请同学利用塑料弯管,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吹入CO2。
师:请“只吹不吸”,否则“后果自负”(微笑)。
生(众):学生动手操作。
师:有什么奇迹发生?
生5:出现了白色胶状沉淀,一直吹沉淀也没有消失。
师:你能说说这其中的道理吗?
生5:说明偏铝酸钠溶液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且还不溶于过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这样的弱酸。
师:请同学用化学方程式和图像表示上述变化。
生6、7:到黑板前板演。
师:指导学生参与点评和分析。
师:至此,我们明白了工业上若用偏铝酸钠来制备氢氧化铝不会选用盐酸。因为……
生众:因为该反应不易控制且成本较高。
信息加工和转换是学生深入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信息转换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Al(OH)3制备的教学,从实验探究到化学方程式书写,再到图像绘制,经历了多种不同信息源输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编码和贮存,进行多频次的再加工,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图形等可视化信息能将所研究对象的属性等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衰减,以保证知识信息的高效传递,这种高效深度的学习才是学生真正应该拥有的。
教育需要真诚的付出,更需要充盈的智慧。让我们共同努力,寻求更多、更好的方法,努力使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使我们的课堂少些喧嚣与浮躁,多些求真与务实,让我们的学生多些愉悦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刘次林著.以学定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
[2] 钟启泉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01:278-279
[3][6]约翰·D·布兰斯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总序2-3,18-19
[4]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6
[5] 王祖浩,吴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