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美院风景线之三
庭院样本:武清区城关镇无梁庙村村民院子,500平方米。
庭院女主人:张玉霞,理发师。
背景介绍:城关镇大多座落在县城,而武清区区政府所在地是杨村。这是因为明洪武初年,因避水患,武清县治迁到今城关镇。嘉靖23年开始筑土城。相传清乾隆30年乾隆帝遣宰相刘墉重修城关城,史誉“铁城”。
1952年,武清县县政府迁移杨村。1958年前后,武清“铁城”被拆毁,只留下城关镇这个地名。无梁庙村就是城关镇下辖的30个村街之一。
京津地区对理发师叫做剃头的,老年间武清、宝坻专出剃头的师傅。50岁出头的张玉霞,就有着一门理发的好手艺。过去,她指着理发赚钱养家,那是得精打细算。现在生活富裕了,她不用再靠理发维持生计。于是,家人一致要求她“退休”,养养花種种草,带带孩子溜溜早。
家人是心疼她。
理发师整年累月给人理发,每天要站立几个小时,久站不动,身体上部缺氧,极易引起大脑缺血、缺氧、头昏眼花、腰酸背痛腿抽筋。赶上给女顾客做头发,还要频繁接触化学药水,由于药物过敏而引起发痒的水疱,到了冬天或干燥季节,手上是更容易产生裂纹。
听了家人的劝,张玉霞休息下来。
可精力旺盛的理发师还真能闲下来了?她便把自家的院子当作秀发收拾修剪起来。不久,院子里陆续种上了菊花、金银藤、月季、旱荷花、绣球、滴水观音、绿萝、文竹、吊篮……所以说,张玉霞美化自家庭院有段历史了。
花草种下了,可不能天天大修大剪呀。让勤劳惯了的张玉霞没活可干,那是逼着她得病。向家人几次提出申请后,她终于光荣地“再就业”了,厢房收拾出来安上理发设备,院子里就多了一间理发店。
前来理发、烫头的都是乡里乡亲、街坊邻居。院子中央有一棵栽下十几年的核桃树,理发在屋里,等着理发的人们就坐在树下唠家常。渐渐地,不理发的乡亲也会进来坐坐,一阵小风过来,吹得人心旷神怡。
虽说再就业了,可张玉霞不再急火火地赚钱,只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一些,兼代着赚点零花钱。院子成了“公共场所”,张玉霞就更注重对花草的精心打理了,不懂就问,还让孩子们上网给她找种花资料。张玉霞以前是剃头出名,现在又多了个种花拾掇院子的能人之称。
所以,当市妇联举办的“千村美院”活动在全市开展后,张玉霞家的庭院就入选了天津市“千村美院”美丽庭院名录。
背景介绍:无梁庙是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子,有耕地面积2500亩,全村有近三分之二的村民从事棉花种植。这里的土壤是胶土和沙土合成的两合土,非常适合种植棉花,加上国家对棉种购买有补贴,近几年无梁庙村棉花种植火热起来。一般情况下亩产都在500斤以上,高的能达到700斤,全村一年棉花收成在55万斤左右。
张玉霞常说,自己现在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开个理发店不用急眉火眼地挣钱,全是因为村里的大环境好。每每走出村子,看着大田里的棉花,心里就觉得踏实,农民最相信的就是土地里长出的东西。
她还说,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要和以治家,勤以持家。
点评:庭院之内,高大的核桃树巍然直立,每当微风拂过,叶子沙沙的声响也会伴随着婆娑的树影,在整齐铺就的地砖上舞出别样的姿态。另一旁的软质地面铺装也是该庭院的一大亮点,孩子们可以在树荫之下尽情玩耍嘻戏,大人们也能在庭院之中享受儿孙同乐,全家人感受着幸福的欣慰和喜悦。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专家对张玉霞家庭院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