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刊融合与转型这篇大文章

2017-03-24 15:32
群众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刊传统媒体群众

在“数”与“云”扑面而来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党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向全媒体发展转型,探索在融合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的新路子,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时值《群众》杂志创刊80周年前夕,我们采访了总编辑朱维宁同志,请他谈谈《群众》杂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群众》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记 者:《群众》杂志创刊于1937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请您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党刊媒体的发展与创新。

朱维宁:《群众》周刊在风雨如磬的战争年代中诞生。1937年10月筹办于南京,12月11日正式创刊于汉口,先后辗转于武汉、重庆、上海、香港出版发行,是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党刊。解放后《群众》作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物在南京出版。80年来,《群众》始终坚定不移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用党的政策主张团结和教育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迹,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为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在80年的峥嵘岁月里,《群众》形成了对党忠诚、坚守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光荣传统,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不断跨越新台阶的传家宝。

站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弘扬《群众》优良传统与媒体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群众》形成的优良传统对我们现在深化媒体融合、不断改革创新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守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坚守的发展。不论舆论环境怎么复杂,我们坚守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始终不能变;不论媒体传播形式怎么变化,我们坚守阵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始终不能变;不论受众需求怎么多样,我们坚守宗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不能变,做到在坚守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创新中深化融合、转型升级,走好党媒发展新的长征路。

记 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您作为本刊的总编辑,是如何带领大家深化认识和拓展思路的?

朱维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从中央到省里也先后对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作为党刊人,如何把中央精神和省里的部署在认识上落地、在思路上落地、在对策措施上落地,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要课题。

首先,认清形势、转变理念。经过“铅与火”,跨过“光与电”,现在“数与网与云”向我们扑面而来,传统媒体从未像今天这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媒体融合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在升级改造群众网初期,大家思想并不统一,有的认为纸媒是我们的强项,办网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认为办网耗钱,又没有人才,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有的面对困难顾虑太多,对转型抱有怀疑态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全社开展了党媒要不要融合、要不要转型发展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让大家明白,如果继续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沿用老一套方式方法办党刊,不融不转,必然死路一条,必然会被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所淘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早转早主动,晚转更被动。我们必须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闯出新路、踏出活路,奋力赶上媒体发展的时代步伐。

其次,找准突破口、明确新定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有标准,无定式,要想在《群众》落地生根,必须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可行路径。我们有《群众》系列版、群众工作研究基地和群众网三块优势资源,但多年来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没有形成融合叠加优势。为此,我们以群众网改版升级为突破口,带动群众微博、群众微信、群众微视频、群众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发展;以群众工作研究基地为载体,提升社科思想理论的研究水平;以优化《群众》系列版为抓手,打造原创精品内容,形成了“刊地网”融合的新格局。在“刊地网”融合中,初步取得了优势叠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良好效果,找到了《群众》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现实路径。

再次,高点定位、谋划长远。媒体融合能不能行稳致远、能不能实现深度融合,关键在我们的眼光看得远不远。我们按照“立足本业、稳妥转型,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三步走”规划方案。第一步是搭建框架,“刊地网”融合发展。通过群众网改版升级,更好地联接起期刊资源和基地研究资源,实现了期刊、网站和基地三者联动的立体化、互动化宣传架构。第二步是融为一体,群众全媒体发展。推出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视频等系列产品,实现了内容的多样性和跨界式运用,从单方向传播发展到交互式和互动式传播。第三步是构建云平台,智能化云端化发展。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采编自动化的基础上,构建大数据中心和云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群众》产品的智能化和《群众》品牌的影响力。

记 者:近年来,一些党刊同仁先后来我社交流探讨“刊地网”融合和全媒体发展情况,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探索和体会。

朱维宁:推动“刊地网”融合发展,让主阵地更稳固、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充沛,是我们这一代党刊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实践中,我们克服了理念滞后、制度缺失、经费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难,从群众网改版升级、群众工作研究基地构建,到“刊地网”融合发展,再到推动群众全媒体一体发展,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前两步的发展目标。

一是搭平台、建班子,起好步。早在2011年1月群众网就正式创建,但只是杂志的电子化,而且由其他网站代管运营。2012年以来,我社拓展《群众》系列版,先后创办《群众·决策资讯》和《群众·大众学堂》;2013年,江苏首家群众工作研究基地在我社成立,然后相继创办了6家群众工作实践基地,但基地成果的资源开发与宣传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为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14年我们正式启动媒体融合工程项目,成立了由总编辑挂帅、分管副总编具体负责的领导班子,建立了由总编办统筹实施、各处室承担相应栏目的全社办网机制。在学习借鉴《求是》《前线》等党刊办网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对群众网进行了三次升级改造,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迈出了“刊地网”融合发展的第一步。当初我们迈出这一步的时候还是很艰难的,没有资金,我们只有开源节流、多方争取;没有技术后台支撑,我们只能借船出海,与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全面合作、争取支持;没有经验,我们先与求是全媒体发展中心全面合作,得到支持。这些都是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干成的,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收益。endprint

二是整资源、促融合,上台阶。“刊地网”融合没有现成经验照搬,需要我们闯出一条新路。我们将杂志内容、基地成果与网站信息进行整合发布,用新办的“网”激活传统的“刊”、丰厚的“地”,实现了刊网、地网融合;坚持把办刊选题与基地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共同策划学术活动,实现了刊地融合。近年来,举办了“人口与共享发展”等高峰论坛5个,策划了全媒体理论学习宣传活动37个,实施了精彩江苏行、全省公务员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智慧江苏、先进制造、大交通等项目20个,制作了“理论走进百姓家”“口述长征记忆系列片”“让制造更聪明”“大交通的力量”等专题视频40多部,自主摄制的微纪录片《海上丝路再启航》获2016中国“一带一路”微纪录展三等奖。为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先后开发了群众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报等系列产品。群众全媒体平台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江苏建设重点工程、省信息化示范平台,群众网、群众微信被评为2016年度省文明办网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求是手机报·群众版》获2015年度全省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发展转型中,我们深深感到,最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最关键的是先进思想的融合,最具潜力的是先进技术的运用,必须把内容的优势和技术的优势叠加起来。

三是建机制、强队伍,立长效。媒体融合关键在制度,关键在人。我们在学习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实施了群众网管理试行办法、手机报编辑守则、群众微博微信制作管理暂行办法、群众视频拍摄制作规范、后台信息员使用手册等10多个指导性和规范性意见,在职责分工、内容保障、安全保密、监督考核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有效保证了新媒体制作传播的安全高效。针对新媒体人才和视频制作人才的短缺,我们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先后培养了10多名纸媒向全媒体转型的人才,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4名优秀人才,优化了人才结构。经常开展新媒体各种业务培训会,让更多的编辑记者观念更新、手段翻新、技术创新,形成了团队合作干事的浓厚氛围。我们从原来单一的纸媒队伍,迅速拓展为传统纸媒、网络编辑运营管理、视频制作、手机报编辑、微信微博运营的复合型团队,并根据各种项目成立了写作团队、调研团队、策划团队、制作团队等。这些制度的完善和全媒型人才队伍的建立,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记 者:《群众》在全媒体建设中只是刚刚起步,与先进的党刊同仁相比还有差距,离完全实现智能化、云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您是怎么思考和打算的?

朱维宁:虽然我们这几年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服务“两聚一高”的更高要求相比、与先进的兄弟党刊相比、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是刚刚迈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门槛,真正要完成我们“三步走”的规划目标,还任重道远。

未来几年是推動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打好这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硬仗”,努力实现三个跨越:

在融合方式上,从“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跨越。群众全媒体云平台建设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党刊”的物理拼接,在发展方式上一定要克服“几张皮”现象,真正做到让各种媒体产品在形式上聚合、在内容上融合,能产生化学反应,努力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媒体融合形态,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产、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融合格局。

在技术架构上,从“WEB3.0”向“WEB4.0”跨越。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基础技术框架进行升级,借助“WEB4.0”技术,把大数据、云计算、强搜索融入产品和生产过程,通过独特的制作体系,创建“互联网+期刊+网站+智库+新媒体群”的全新传播模式,实现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发布、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经营,构建线上线下全媒体、全流程、全覆盖的理论宣传新格局。

在工作形态上,从“传统PC端”向“移动云端”跨越。当务之急是要开发好采编发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构建云应用服务、云传播服务、云数据服务,打通网站、APP、微博、微信、数字报、电子刊等形态的媒体采编发布流程,利用群众网络智能化系统,使群众的研发、生产、办公、经营实现云端化。

大变革呼唤大融合。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适应这种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媒体人的时代使命。融合转型是党刊的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我们要牢记使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党性为魂与思想理论相统一、用户至上与服务制胜相衔接、内容为王与技术支撑相融合,在线上线下两个主阵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个舆论场,发挥好党刊的喉舌作用,为推进“两聚一高”作出积极的努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刊记者:苗伟文、宁超波)

责任编辑:陈伟龄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刊传统媒体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