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研究的多维分析

2017-03-24 21:25
关键词:救济研究

赖 静

(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历史研究·

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研究的多维分析

赖 静

(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近年来,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史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者主要围绕1949年前后两个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探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社会救济史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以及研究数量的不断增长。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水平不高,研究内容流于表面,研究形式处于封闭状态等。亟盼今后的多元研究思路得到进一步拓展,研究主题与内容得到进一步扩展深化,资料建设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综述

社会救济是国家和社会对于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按照法定的程序提供无偿物质帮助,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制度。关于社会救济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本文将分两个阶段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研究进行探讨。

一、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的研究状况

(一)历史学者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1949年以前,中国少数历史学者从历史的角度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比如邓云特所著的《中国救荒史》①,该书的时间跨度达到数千年,内容包括救荒思想、制度和措施等。李文海、夏明方认为该书“以其翔实的史料、缜密的分析、科学的历史观和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成为其中的扛鼎之作,并将中国救荒史的研究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1]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与冯柳堂著的《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②将慈善救济史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王龙章所著的《中国历代灾况与振济政策》[2]则对中国历代灾况与赈济政策及社会救济事业做了论述。该书以民国为研究重点,介绍了民国元年以来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赈济机构如何演变、赈济政策如何确立以及在此政策指导下的政府是如何开展赈济工作的。还有陈凌云著的《现代各国社会救济》③,该书对意大利、德国、波兰、苏联、丹麦、比利时与法国等国的社会救济都有十分详尽的论述,其结论部分尤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条分缕析,而复一再顾及我国国情,结论各点亦属针对我国实况而发。”④该书的出版促使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救济事业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快了中国传统救济事业向近代化转型。此外,陈凌云还著有《欧美军事善后救济政策》一书,作为《现代各国社会救济事业》的补充。在向西方各国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比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部社会福利司编印了《社会救济概述》⑤一书,该书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救济对象、救济的分类和方法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就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民国时期社会救济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工人失业问题上,马君武著的《失业人及贫民救济政策》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⑥。该书共分四篇十三章,主要分析了民国时期工人失业的原因,介绍了失业保险和工人保险制度,并引进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学说,这是对民国时期社会救济事业的一大创新。该书最后分析了贫民致贫原因及救贫方法。工人失业、社会贫穷等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引起政府高度关注,这就推动了社会救济事业成为政府日常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社会学者从现实的角度研究社会弱者

社会学者从现实的角度研究社会弱者,比如柯象峰所著的《社会救济》[3]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研究中国传统的社会救济事业,同时考察了世界各国的社会救济事业发展概况;下篇则分类对各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介绍。这部著作详细回顾了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各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情况,并探讨了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现状及问题,其中重点讨论了对于老人、儿童、乞丐、难民及失业工人的救济。柯象峰所著《中国的贫穷问题》[4]对民国时期贫民的数量、规模及致贫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费孝通所著的《江村经济》⑦堪称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学者从中获得了大量研究民间社会救济的史料。高迈的两篇文章——《户外救济的纵横观》、《我国户内救济之过去与今后》,分别详细介绍了社会救济的两种形式,为学者研究社会救济带来启示。乔明顺著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⑧,作者对于如何治理农村衰弱不振的经济提出了治标和治本的良策,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如何进行社会救济。言心哲注重社会调查,其专著《农村社会学概论》⑨较为系统地对民国时期农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农村的生活状况及社会病态进行了细致考察和论述。宋介所著的《儿童救济问题》[5]主要考察西方国家对于贫穷儿童、低能儿以及其他不健全儿童的救济活动。侯厚培的《失业救济问题》⑩一文对民国时期工人的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工人失业的原因、种类、影响以及社会救济方式。

(三)社会调查反映社会救济问题

当时的社会调查也为今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美籍传教士甘博(S.D.Gamble)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J.S.Burgess)主持编写的《北京:一个社会调查》,1924年山东齐鲁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中外教师带领下编写的《济南社会一瞥》[6],1929年《天津南开学校社会视察报告》,1933年牛鼐鄂的《北平一千二百贫户之研究》,张金陔所著的《北平粥厂之研究》认为粥厂在民国的社会救济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34年刘宝衡的《上海市人力车夫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表》[7]和言心哲的《南京贫儿调查》,这些社会调查虽然称不上是对当时的下层社会、社会救济事业、慈善事业以及相关问题进行的系统研究,但却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另外,当时的期刊《劳工月刊》、《社会月刊》、《社会周报》、《社会学界》和《社会半月刊》等也有相关资料研究社会救济问题。

(四)对难民救济的重点研究

难民问题是民国学者的一个研究重点。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社会各阶层对于难民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多,政府和民间对他们的救济力度也空前增强。如1937年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了由钱俊瑞主编的《黑白丛书战时特刊》套书,其中由张劲夫所著的《救济难民》一书分析了难民的形成原因,明确了救济难民的根本方针,提出了救济难民的工作建议,同时阐明了难民工作开展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难民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此外,还有张秉辉所著《抗战与救济事业》[8]一书,该书阐述了抗战与救济事业的关系、抗战期间应办之救济事业、全面抗战中之普遍救济现象、抗战中救济经费之筹集等十部分内容。这些对于战争时期社会救济事业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抗战后期,出现了一些系统考察中国社会救济制度与行政的书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陈续先编著的《社会救济行政》一书。该书从国家政策角度简要介绍了国民政府所举办的合作事业、慈善团体、建仓积谷、儿童教育、难民救济、灾祸救济等救济事业,并对国民政府所主持的救济事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并提出整改意见。该书还附录有二十多部有关国民政府社会救济的法律法规,这些内容对于系统研究当时的社会救济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王龙章的《战时社会救济问题》、陈凌云的《战时社会救济》、朱楔的《战区救济工作》、陈端云的《抗战与社会救济》[9]和白启荣的《救济难民》等均是抗战时期出版的专著,这些专著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广泛的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的良策。同时,当时的报刊也刊登了大量有关难民的报道及评论文章,其内容多为应时之作,因此为抗日献策的作用更大于纯粹的学术探究。

综上所述,1949年以前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数量有限,而且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模式,研究的内容多侧重于农村及少数弱势群体,对于城市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及社会救济问题关注甚少。

二、第二阶段:1949年以后的研究状况

旧时代的社会救济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被一概视为统治阶级的伪善行为,因此中国大陆的社会救济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救济问题才开始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解放了思想,经济史和社会史逐渐受到学界重视,才打破了社会救济研究领域的禁区。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救济史研究成果纷纷涌现。

(一)中国大陆对社会救济的研究成果

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对社会救济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多。比如顾长声所著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10],作者认为由传教士所开展的社会救济活动对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部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较大影响。顾长声的另一部著作《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传教士评传》[11]以及顾卫民的《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12]等都对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开展的慈善活动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社会事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陈宝良的《中国的社与会》[13]对明代后期至民国年间中国的善会善堂作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史》[14]是一部全面研究近代流民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对近代流民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从根本上救济流民,解决流民问题。

近年以来,社会通史的编撰也涉及到社会救济领域。如龚书铎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它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社会通史,该书在民国社会保障部分有一章篇幅,其中有相当篇幅涉及慈善救济史。在朱汉国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15]第九章中,作者对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与革命根据地这三种政权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民国时期为社会转型期,伴随着这种转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由传统的社会救助型向现代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混合型过渡。这个观点给后来的研究者以重大启示。这些都表明社会救济史研究正愈来愈受到学术界重视。

以李文海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则从荒政角度研究社会救济史。如李文海等人合著的《中国近代十大灾荒》[16],该书史料丰富,它选取了近代中国10次大灾荒作为典型,最后还附录有“中国近代灾荒年表”。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该书既勾勒出了中国近代灾荒史的轮廓,又凸显了中国政府在面对几次惨重灾荒时的态度。同由李文海等人主编的《近代中国灾荒纪年》[17]及《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18]两本书,对1840年至1949年间历年的灾情进行了详细介绍,正如在《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前言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确实还没有看到哪一本书曾经对这一问题提供如此详细而具体的历史情况”。[19]夏明方所著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20]则对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比较研究,在社会救济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孟昭华、王明寰著的《中国民政史稿》,该书资料性很强,对中国历代的社会救济工作都进行了详细研究。陆德阳和日本人稻森信昭合著有《中国残疾人史》,作者对历代残疾人的社会救济措施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孙艳魁所著的《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21]是一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的专著。作者重点研究了国民政府的难民救济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观点中肯,给后来研究者以重大启示。

冯尔康所著的《中国宗族社会》与岳庆平的《中国的家与国》[22]等著作,论述了家庭、宗族等血缘组织的互助功能,这对研究民间互助救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乔志强主编的《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23]用一定篇幅来描述清末民初的灾荒救济,将救灾措施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互联系起来。

近年以来,随着国家与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怀,也触发了历史学者的研究兴趣,一些专门研究慈善和社会救济的著作问世。如周秋光与曾桂林合著的《中国慈善简史》[24]是目前中国大陆研究慈善思想及慈善事业较为全面系统的一部专著。周秋光所著的《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对熊希龄兴办的慈善教育及其社会作用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王子今的《中国社会福利史》[25],对历代社会福利立法、政策以及社会观念作了系统论述,勾勒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发展的大体轮廓。

蔡勤禹所著的《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26],全面系统考察了民国的社会救济。在该书中,作者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社会救济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社会救济应该发挥国家与社会的能动性,并最终得出结论: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的性质与形态具备了现代性。蔡勤禹的另一部著作《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振会研究》[27],该书从民国时期非常活跃的救灾组织——华洋义振会入手,对当时的振济组织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两部著作对于系统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具有重大意义。

当时也有很多著述展开了对红十字会的研究。红十字会是近代中国很有特色的一个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写的《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28]简略地提供了中国红十字会从成立到1949年的章程法规条例、总会与分会组织概况、历次会务活动与成绩以及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资料。周秋光、池子华对红十字会的研究硕果累累,如张玉法主编、周秋光参与编写的《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29],描述细腻,资料丰富翔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池子华参与编写了《百年红十字》,并出版了《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前者描述了中国红十字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的战地救护、公益事业、赈济灾民、国际援助和社会服务等人道主义活动,重点论述了红十字会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社会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社会救济的著作主要有: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王德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孙绍骋著《中国救灾制度研究》一书的中篇是关于1949年以前的中国救济制度研究,其中有关民国的社会救济部分对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救济事业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大帮助;曹明睿著《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30]中也有专章介绍有关中国近代社会救助的法律制度、社会变迁等内容。

(二)中国港台地区对社会救济的研究成果

中国港台地区对社会救济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中国台湾学者周振欧著《儿童福利》,该书主要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从民国建立到抗战初期的儿童福利的发展历史。中国台湾学者陈清敏所著《抗战时期社会救济的行政规划与措施》,在该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战时社会救济的行政规划与措施,最后提出重要观点:此时已由“消极的社会救济演进为积极性的生产救助观念,由慈善观念演进为政府责任的观念”[31]。中国台湾学者张玉法著《民国初年的社会救济(1912-1937)——山东地区的个案研究》是作者研究社会史的成果之一,作者在研究后提出了一个十分中肯的观点:“民国初年山东地区的社会救济,最重要的发展是从传统的形态,发展到传统与近代混合的形态,显现了多元化的倾向。”[32]张建俅博士著有《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1912-1949)》,在该文中作者对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与变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重点对民国社团与政府间的互动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还介绍了中国红十字会的经费来源,特别指出该会区别于传统慈善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投资理财的重视。宋光宇著《民国初年中国宗教团体的社会慈善事业——以世界红十字会为例》[33],是作者研究民间宗教的成果之一。作者首先介绍了世界红十字会在创立前期所举办的慈善活动,接着详细梳理了该会的成员构成,最后得出重要结论:世界红十字会产生于对抗西方基督教势力的需要。

(三)国外对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的研究成果

国外对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的研究成果如下:在日本,如斌夫、小滨正子、夫马进等,主要从士绅角度进行探讨,研究当时中国的同善会和慈善事业。日本学者斌夫的《中国社会福利史》,对民国时期的慈善救济史做了相当有功力的研究。日本学者小滨正子的专著《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则将研究重点放在民国时期,其中慈善救济事业占了不小篇幅。该书是探讨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力作,它对民国时期上海的城市社会与慈善事业以及上海民间慈善事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作了详尽的探讨,重点揭示了中国近代地方社会结构、公共性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小滨正子的另一部作品《民国时期上海的城市社会与慈善事业》[34]对民国时期上海的社会慈善事业进行了全面考察,利用详尽的资料重点介绍了上海慈善组织的类型、支撑慈善团体运作的财政基础以及慈善事业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夫马进的《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是一本具有拓荒性质的历史著作,其对中国明清以来直至民国的善会善堂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韩国学者田炯权在其所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义田地主和生产关系》中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对近代以来湖南、苏州等地的义学、义庄等慈善机构的经营实践活动进行了重点考察。金胜一的《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35],以区域社会史为视角对近代中国灾荒政策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朴敬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活动与民间义赈》[36]一文,则从更为广阔的角度研究了国家权力(官赈)与社会势力(义赈)的关系。通过研究大量史料,作者最后得出重要结论:国水委具有的近代性实际上表明了政府与民间在社会救济领域内的互动关系。

美国学者罗威廉和冉玫铄借用哈贝马斯(Habermas)关于欧洲特定时期的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概念来研究中国问题。罗威廉在其著作《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796—1895)》[37]和《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38]中,展示了若干演化过程,并试图以此证明独立于国家之外的“近代公共领域”的雏形已形成,强调行会的管理自治与社区认同。冉玫铄也在其著作《精英行动主义与中国政治变革:1865-1911年的浙江省》[39]中,使用了“公共领域”的概念来论证浙江地方精英的自治和公共管理。这些著作都显示出了时人对晚清善堂善会等传统慈善机构的关注,带有将中国社会救济史研究推向深入的倾向。

除此之外,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40],莫里斯·费里德曼的《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黄宗智的《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41]及《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42],费正清和赖肖尔合著的《中国:传统与变革》[43],美国人托尔编著,郗庆华、王慧荣译《社会救助学》,荷兰人爱纳汉德等著的《欧洲七国失业救济与社会援助制度》等著作对中国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问题略有涉及。

三、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研究评析

(一)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综上所述,学界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仍有一些不足。

其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如前文所述,学者们除了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外,还开始借鉴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多维度研究。其次,研究视野不断拓展。如在研究内容上,学者们开始重视对社会下层和人民群众的历史研究;在研究思想方面,对于社会救济思想的研究逐步兴起;在研究范围方面,区域研究特别是对于上海、湖南、苏州等地的研究蓬勃兴起,同时还将社会救济纳入到社会保障领域进行宏观考察,使研究范围得到了拓宽;在研究方法上,有些学者开始重视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并着重考察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在社会救济领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研究数量不断增长。据笔者统计,从2015年以来,关于民国社会救济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显著增长,如发表的论文数量已超出前十年的总和,出版的专著是前五年的6倍多,并且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仍呈上升趋势。

然而,由于对民国社会救济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该项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整体研究水平不高,高质量的论文较少,有影响的专著不多;有的研究内容流于表面,很多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社会救济史的角度来增益历史学的研究维度和深度,并未将关注点立于社会救济史本身;同时,研究形式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学者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相关学术会议更是鲜见。这些不足为学者们今后的研究保留了较大空间。

(二)对民国时期社会救济研究的几点建议

综观上述学者对于民国时期社会救济史的研究,笔者以为今后应该加强的若干方面是:

1.进一步拓展多元研究思路,加强理论方法建设。拓展多元的研究思路,有利于社会救济研究的深入展开,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整合如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的各种理论方法,以完善社会救济史专门学科体系的建设,使之更加成熟。

2.进一步扩展深化研究主题与内容。民国时期社会救济事业具有复杂性、特殊性以及地域性的特点,这就使社会救济存在一个明显的地域性问题。如前文所述,虽然区域社会救济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研究水平不高,内容不全面,还有很多方面尚未涉猎,比如社会救济如何在地方社会发挥作用?社会救济与地方社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不同地区的社会救济如何展开?等等。因此,要想深刻了解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入开拓到具体领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中国社会救济史的研究。

3.进一步加强资料建设力度。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今后想要进一步研究社会救济史,就必须加强资料建设力度,挖掘更多史料,比如充分利用各地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原始资料,如当事人的日记、文录等。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大规模的资料整理和出版工作;在研究的同时,学者们还须对史料进行正确运用与解读,准确掌握其文本含义。

注释: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②冯柳堂.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③陈凌云.现代各国社会救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④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各种捐募救济慰劳守士将士等有关文书[Z].全宗号1001,目录号1,案卷号548,1937年.

⑤社会部社会福利司.社会救济概述.

⑥马君武.失业人及贫民救济政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⑦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⑧乔明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⑨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⑩侯厚培.失业救济问题.北京:独立出版社,1942.

[1]李文海,夏明方.邓拓与《中国救荒史》[J].中国社会工作,1998(4):41-42.

[2]王龙章.中国历代灾况与振济政策[M].北京:独立出版社,1942.

[3]柯象峰.社会救济[M].重庆:正中书局,1944.

[4]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M].重庆:正中书局,1947.

[5]宋介.儿童救济问题[M].上海:民智书局,1929.

[6]大松.济南社会一瞥[R].齐鲁大学社会学系调查组,1924.

[7]刘宝衡.上海市人力车夫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表[R].上海市社会局,1934.

[8]张秉辉.抗战与救济事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9]陈端云.抗战与社会救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10]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1]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传教士评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2]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3]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4]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5]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6]李文海,程啸,刘仰东,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8]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9]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3.

[20]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1]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2]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3]乔志强,行龙.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4]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王子今.中国社会福利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6]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7]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振会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8]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9]张玉法,周秋光.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0]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1]陈清敏.抗战时期社会救济的行政规划与措施[C]//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第二届讨论会).中国台北:国史馆1993年印行.

[3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社会救济(1912-1937)——山东地区的个案研究[C]//中华民国史专题论文集(第二届讨论会).中国台北:国史馆1993年印行.

[33]宋光宇.民国初年中国宗教团体的社会慈善事业——以世界红十字会为例[J].世界宗教研究,2000(9):80-95.

[34]【日】小滨正子.民国时期上海的城市社会与慈善事业[J].史学杂志,1994,103(9):75-77.

[35]【韩】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4):134-149.

[36]【韩】朴敬石.南京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活动与民间义赈[J].江苏社会科学,2004(5):219-226.

[37]William.T.Rowe.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ford:Staford univ,1989.

[38]William.T.Rowe.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Staford:Staford univ,1984.

[39]Mary Backus 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Staford:Staford univ,1986.

[40]【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41]【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2]【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3]【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刘晓红)

2017-03-04

赖 静(1982-),女,成都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

K258;D693.66

:A

:1004-342(2017)04-79-08

猜你喜欢
救济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劳权救济的路径选择、困境与出路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关系救济
“美国人领取救济”图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