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摄影》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2017-03-24 18:31李科燕湖南科技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摄影考试考核

◆ 李科燕(湖南科技学院)

美术专业《摄影》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 李科燕(湖南科技学院)

摄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摄影实践创作的过程就是对于画面的组织、安排、取舍、布局的过程;也是对于生活的观察、提炼和思考的过程。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各类大学各学科当中开设得相当普及。美术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宗旨是希望学生能在掌握一定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最终以作品的形式来呈现。那么如何来检验学习效果呢?通常就是考试。课程的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风向标。然而,当下对于摄影课程的考核方式却常常过于简单且不够合理。这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测量标尺变得模糊不清。

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赛促学,以考检验教学的考试原则,近年来笔者以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专业《摄影基础》课程作为试点进行了考试改革尝试。

一、传统的考试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摄影课程考试相对比较简单,通常都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进行,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把课堂知识点转化成命题形成理论试卷,有标准答案和评判标准。这与普通的文科理科考试并无二样。这种评分方式对于摄影课程的考试来说显得有些片面,只将理论作为检验考核的标准,忽视了摄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特性,更忽视了摄影实践过程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此种考核方式最为不合理。第二种,就是把课堂上的知识点转化成命题拍摄的形式,最终以摄影作品来检验课堂所学,给出画面成绩。这种形式较第一种稍好,但学生在训练时理论和实践难免会有脱节,也形成重实践轻理论的弊端。第三种形式就是理论考试结合命题实践拍摄,既有理论考试又有实践训练,这种方式在现实教学考试中运用得比较多,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式,不能够结合当下摄影课程的特性,显得过于保守。

基于以上种种弊端,以及在摄影课程考试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更为合理的摄影考试模式,成为摄影一线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对美术学专业的《摄影》课程考试改革做一简单介绍。

二、本课程在教学和考试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尝试

1.对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使考核与授课形式紧密结合

基于摄影课程很强的实践性,大胆改革取消课程最后的命题考试环节,改为素质锻炼式命题,即每一次的课程都有相应的知识点的训练,学生将这些知识点以作品的形式呈现,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对课程当中所拍的作品进行探讨交流。比如,拍摄中存在的构图、用光、技法、选题、立意等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筛选、指导、点评。遇到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这样的形式既是课堂评阅,又是切磋交流,将研讨式教学纳入教学以及成绩评定。学生们在交流以及相互点评过程中也能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巩固所学。最终评选出每位同学该阶段的好作品,作为这一阶段课堂训练的代表作,留作日后成绩评定依据。

2.对于传统的“理论脱离实践”的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相对于别的课程来说,摄影课程实践性是不可忽视的,以作品的优劣来进行成绩评定也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小部分,因此,既要考虑到摄影的实践性,也要考虑到实践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对于传统的“理论脱离实践”的考试内容进行改革时,考试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对于命题作品评判成绩,也并非为传统的理论试卷,而是改为了更为轻松、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理论知识扩充。教师可以根据理论课内容加以拓展出一些题目,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自主查阅,最终将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这样的“考试”形式灵活机动,学生也乐于接受,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明显提高。

3.对于传统的“重期末、轻平时”的考试形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取消期末的理论考试,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将“考试”贯穿于整这个学习过程之中,避免与别的课程考试在同一时间段内,免得学生期末突击式复习,疲于应付考试而顾此失彼。二是针对学生们平时的学习安排比较轻松,我们反其道行之,将平时的时间合理利用,注重平时的学习与训练,取消期末考试,既能提升学习效果又深受学生们欢迎。

4.将考核内容细分

将学生的考核内容细分为理论查阅、实践创作和思想创意三部分。理论查阅可以以平时作业的形式出现,根据学生查阅内容整理成资料性内容,来给予相应成绩。实践创作以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情况来衡量,通过实践拍摄以及对于单项技法逐一训练,来展现课堂内所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思想创意部分便是学生对于实践创作的延伸,要求学生将思想、观念、创新等手法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探讨交流确立主题或立意,根据学生作品的实际情况着情况给以评定。

这三个部分的考试内容加起来才能较全面地呈现学生整个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5.以课外知识点查阅替代理论考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基础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课内知识自测试题以及课外知识补充部分,并划出知识点,方便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进行查阅整理,扩充课堂知识量。最终这一项会以较小比例计入总成绩,满足一些进取心强的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在有限的课时内提升课堂效率。

6.设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判标准

由于摄影的亲民性特征,经常会有个别同学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于这类同学的指导也会在相应的基础上有提高,甚至另行讲授、命题指导,对于作品的要求、点评、挑选等都相对严格,但最终在成绩考核评定上会酌情加分,以拔高有基础的学生,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区别”对待。

7.把考勤计入最终成绩评定

学生是要给予鼓励与鞭策的,个别班集体里总有个别同学会出现懒散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每天对每个同学的出勤进行记录,包括出勤情况、拍摄情况、拍摄数量、存在问题等进行记录在案,作为平时成绩评判的参考。实践证明,这一形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主促使学生相互“攀比”,对于个别懒散的同学形成一定鞭策力,使班级学习风气变得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保障了课堂质量。

三、改革所取得的效果

理想的考试模式不应是学生疲于应付的包袱。改革陈旧考试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最终把这种新的教学、考试模式变成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和方向标,这正是考试改革所要追求的效果。通过考试改革后,学生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了,课后实践的积极性也大有提高,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学生摄影实践的作品优秀率提高了,质量和数量都大有提高,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作品来体现。另外整个班级的学生作品质量由原先的个别同学比较优秀的良莠不齐的金字塔型形态,变为大多数同学作品都能够达到满意效果的橄榄球形态。课后,我将考试改革所在班级的同学组织了一次由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摄影比赛,参赛作品均是来自于课程当中学生的拍摄作品。班级有两名学生取得了二等奖,一名同学取得了三等奖,同时教师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所以,从教学改革的效果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今后我们会更加坚定对于考试改革的探索,进一步深化改革,摸索出更高效的教学与考核方法以优化教学、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四、对于改革的思考

课程考试改革绝不单单是对于考试一个项目的改革,相应的教学也要和考试改革相呼应,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缜密的教、学、考核体系。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作品质量大有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革的成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说明。通过以上几点改革,把考试形式无形地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井然有序的激励中奋发图强,老师也详尽地了解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步轨迹等。师生间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其乐融融,学习氛围轻松且效果显著。

总之,考试改革带动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更新,这样的成绩评定相对客观详尽又毫不偏颇,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积极性大有提高。从考试改革本身来讲,成绩并不代表一切的,关键在于“教、考、学”的模式能够像明灯一样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既提升了学习风气,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对于整个课程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将“考试”的功夫下在平时, 使“考试”真正地为教学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1]王煊.大学课程考试改革路径:素质化命题与多元化考核[J].武昌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合刊,第10卷.

[2]刘坤,韩仁志等.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7月第26期.

[3]张丽云.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14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摄影考试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