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17-03-24 08:35谭金杏翁沃光
考试周刊 2017年53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精准

谭金杏 翁沃光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广东 江门 529000)

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谭金杏 翁沃光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广东 江门 529000)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全面铺开,高校精准化资助体系的构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完善资助育人总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本课题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资助的影响因素,探索该模式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了解精准资助工作的重要作用,并梳理清楚如何更好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公平开展的基本思路。

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大。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问题是我国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板块,让资助政策真正得到实施跟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当中,如何才能做到应该资助的一个都不会少,不需要资助的一个都不多,让国家的资助真正帮助有需要的学子,因此如何让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已有资助工作的成效

2007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国出台并实施了资助政策,形成了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高校事业收入提取为辅、社会慈善奖助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资助格局。该模式基本实现了资助覆盖的全方位,包括每个学龄阶段的教育、不同办学性质的学校。在政策实施方面,每一个学生资助管理层级基本都已建立了体系、完善好考评机制、紧抓各项资助工作、资助经费准时到账。在大力执行资助政策的工作背景下,资助工作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果,让广大贫困学子不但有机会完成学业,更涌现出一批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楷模,如全国劳模、大学生年度人物等。

二、资助工作成效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的资助模式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求学的希望,为他们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但同时却也存在着资助力度不足和助学需求不满足,政策规定和执行可变等矛盾。

如何能够合适的解决出现的系列问题,促进矛盾往有利的一面转化,提高工作的成效性,是目前社会各界资助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资助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纷纷发出不同的声音。本文经思考总结后,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资助育人的模式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虽我国出台并实施“奖、助、贷、勤、减、免、补”等系列资助政策已有十年,但在内容、形式上还是有待健全,而实际发展也是很不平衡。

(二)目前对于识别和认定困难生的指标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问题,标准不够统一,在实际的认定操作过程中对于贫困生的准确界定缺乏足够的依据。

(三)缺乏与横向纵向的联系,与上级下级部门联动的机制,数据共享难度大,此外高校专门资助工作的人手不足等原因,造成了不能清晰界定困难生,增加实地验证贫困生的成本,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四)在高校里,奖助评审工作的基层单位是班级,而班级奖助评审小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评审中可能存在意见各一、主观、偏见、不负责、采取方法不正确等因素导致贫困生认定出现问题。

(五)在资助评审过程中,缺乏了对困难生自评意见方面的关注,忽视了了解困难生的真实需要和其自尊心理,在精神帮扶方面有待提高。

(六)诚信的追责机制缺乏实际操作性。有些学生在获得资助后,奢侈浪费、购买高档消费品,校方有权力追回发出的资助,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却没有真正的执行。此外,各地方民政部门对于学生困难证明开具随意,导致资助对象不够精准化。

三、精准资助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一)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

首先,精准资助模式的构建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高职院校总体来说获得资助金支持力度比本科学校要小,加上高职院校本身发展的局限性,对于社会公众吸引资助支持力度也相对较低,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和五邑大学的对比,高职院校获社会企业或慈善机构、个人捐赠相比之下明显更低。如此便出现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较多与获资助金短缺的激烈矛盾。因此,实现精准资助任务艰巨且重要,让助学工作真正做到实处,帮助最需要的同学。

其次,精准资助模式的构建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需要。“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有效的精准扶贫做法,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走出困境,创造价值,最终造福社会。

2.可行性

教育精准资助工作目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谈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该话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为高职院校建立精准资助体系增加可行性。此外,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学生资助网络信息化的建设,构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如在广东省率先进行该系统的应用试点。信息系统的建成实现数据的贡献,提高资助工作效率,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

(二)构建的思路

1.强化组织,增加资助的投入力度

学生资助组织工作效率低,资助投入力度小,将难以实现精准化资助。因此,增加资助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同时强化资助组织管理,让工作队伍职业素质提高;加强与社会企业、慈善机构、团体及个人各方面的沟通,扩大学校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外界的资金支持,为高职院校实现精准资助提供资金的保障。此外,也规范标准化高校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功能,把资助金用到实处。

2.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贫困生精准识别与认定体系

建立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识别与认定体系,该体系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科学的统计方法,有便于推广的特点,还具有动态扩展功能,做到与时俱进。

3.树立资助工作新理念,实现精准帮扶

树立“以生为本、需求导向和差异发展”的全新资助育人理念。大力构建资助工作队伍,提高队伍人员的工作理念、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资助项目的平衡发展,实现资助项目的组合优化,扩大学生受助面,充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生生存与发展需要,实现资助效益最大化;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自尊需要与心理发展需要,建立以满足需要为导向的区别化管理机制,进而实现精准帮扶。

[1]张霞.以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为导向做好学生资助管理[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

[2]蒋莹颖.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6,32(4).

[3]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教育评论,2016,(2).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精准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选择困难症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