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荣
民族音乐新闻报道的特点
◎于桂荣
从报道对象的角度来看,民族音乐报道针对某种音乐形态,具备一般新闻报道的特征和规律。同时,基于民族音乐在我国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国内媒体对其的关注程度、报道方式、报道深度等都可以有所偏重。所以,民族音乐报道承担的不单是对新闻事件或现象的报道责任,也负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使命。
民族 音乐 新闻报道 特点
我国民族音乐从属于世界民族音乐体系,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民族音乐分为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中国民族音乐具有重情、重意、重自娱的审美特质,曲风幽婉深邃,音调韵味悠长,加上它的价值功能和表现特征,赢得了我国大众和世界听众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元素开始介入民族音乐,经营者以市场为导向对其进行包装、宣传,出现了女子十二乐坊等民乐新演出团体,以及云南印象等极富地域风情的新歌舞,还有各民族原生态音乐等创新亮点。但是,这并不代表整个中国民族音乐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由于对市场运作、经营理念、实际操作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思考和经验,中国民族音乐在商业化产品制作、表演的市场推广方面仍然处于困境。
在民族音乐报道中,稿件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民族音乐知识,这是一大特点。我国民族音乐包容面很广,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凡是由中国人民创作并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都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加之历史悠久,民族音乐的知识类型浩如烟海,纷繁多样。如汉族民间歌舞有秧歌、花鼓、花灯、采茶等类别,秧歌又分为东北大秧歌、山西祁太秧歌、陕北大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等,花鼓有安徽的凤阳花鼓、湖南和湖北花鼓、山西晋南花鼓等。在民族音乐报道中,记者既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也要在掌握民族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知识进行正确的、必要的传播。即使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学习,记者也不能在人名、曲名、体裁、题材、专业术语、地域音乐专用语言及乐器的名称、演奏技法等方面出现混乱甚至错误。
作为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到音乐类院校进修、自学等途径理论化地集中补充民族音乐知识,也可以通过“报道前查询、报道中体会、报道后总结”的形式对民族音乐知识进行实践化学习。
借助媒体对民族音乐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生命力,推动其传承和发展,是文艺记者应该担负的责任。在报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承担着民族音乐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是民族音乐报道的另一个特点。准确把握这个特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报道真实性
事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客观是记者的职业操守。现在,民族音乐自身的确有不符合现代社会审美取向而需要改良的方面,某些民族音乐形态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也是不争的事实。记者将个人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及忧患意识主观地融入到新闻事实中,是一种惯性,但是如果拿捏不好“度”,将会违背新闻的真实性。
(二)努力拓宽受众面
相对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来说,喜爱、关注民族音乐的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受众面的狭窄,使得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都受到限制。在这样一个讲究眼球效应的时代,低关注率的新闻报道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三)主动寻找新闻人物
民族音乐艺术家大多低调、含蓄,不善于主动进行新闻宣传,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和信息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民间音乐艺术家没有接受太多教育,文化基础薄弱,表达能力有限,甚至不知道如何配合新闻宣传。这就需要记者主动联系、关注他们,并在访谈形式、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到沟通顺畅、交流深入,获得更多的新闻内容。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对于一般媒体报道来说,要精心遴选新闻性更强、价值更大、关注度更高的新闻事件。但对于民族音乐报道来说,信息渠道窄、信息来源少、可取舍范围小等是一大特点。
民族音乐的相关活动相对较少,而且很多民族音乐活动是在地理位置偏僻、信息不畅通的偏远地区进行的,对外信息发布较少或迟缓。同时,部分民族音乐艺术家对新闻报道存在无所谓或抵触心理,直接影响了新闻信息的获取。如何获取这些珍贵信息,是记者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
[1]张国宁.记者素质与成名[J]. 新闻知识,1991(01).
[2]韩国英,王元元.一本探讨记者成名的新书——初读《记者素质与成名》有感[J].中国记者,1992(05).
[3]王守信,陈海军,王洪续.江宛柳新闻实践中体现出的记者素质和责任担当[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03).
[4]李彦.记者的“不抛弃与不放弃”——从电视剧《士兵突击》看记者素质的完善[J].记者摇篮,2008(03).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于桂荣,女,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中级职称(记者),研究方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