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雁雄(广东省委宣传部长)
用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导广东文艺创新发展
◆郑雁雄(广东省委宣传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在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大量涉及文艺工作,其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的讲话是代表性文献。至今,已经形成一种立意高远、论述系统、内容丰富、可操可行的文艺思想,学习、研究、宣传、贯彻这一文艺思想,是当前文艺工作的一件大事。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方向和科学方法,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有着博大精深的哲学高度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品格。一是重视文艺的治国理念,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立场,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三是“双百”“双用”的方针原则,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四是文化自信的中国情怀,强调“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五是追求精品的工作导向,强调“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努力筑就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六是创新创造的发展道路,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实现文艺工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七是文以载道的道义担当,强调“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八是德艺双馨的人才标准,强调“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九是党的领导的政治保障,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有什么样的文艺使命、文艺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文艺成果。东方“轴心时代”的老、庄、孔、孟、墨、荀、孙等先秦诸子文艺思想,共同推动了我国哲学和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欧洲文艺复兴的文艺思想,是欧洲现代文明的前夜;我们党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革命文艺思想,推动了新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必将成为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文艺创作生产的不竭源泉。深刻把握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要从历史的纵深来把握,从文艺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来认识。
第一,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作为党的领袖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下阐发文艺发展问题的第一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道路、方向、原则、方法等基本遵循作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理据最有力,论述最深刻,涉猎最广泛,指向最清晰。因而,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集中代表,是秉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最新成果,是新时期做好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二,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艺旗帜和文化号角。当前,我们正处在文艺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冲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满足文化小康的需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文化话语权上占领制高点?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如何迎接这个时代、拥抱这个时代?大局当前,文艺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和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引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文化精神、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根植性的文化自信,中国精神豪迈,传统情怀浓郁,文艺情结深沉,具有文艺旗帜、文化号角的鲜明属性,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
第三,习近平文艺思想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文艺思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全国人民的期待,既仰望苍穹、俯瞰全球,也立足时局、把握当下;既传承过去、延续文脉,也把握规律、面向未来;既勇于担当、铁肩道义,也言传身教、妙手文章;既针砭时弊、问题导向,也推心置腹、殷殷教诲,充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方法论,具有很强的辨识性、拿捏度,既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的压舱石,也是繁荣艺术创作生产的科学方法。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沿。贯彻落实习近平文艺思想,广东必须走在前面,也能够走在前面。
第一,坚持思想引领。当好用习近平文艺思想引领文艺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把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广东文艺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定正确方向,坚守艺术理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变成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行动自觉,精准掌握在心头,精心研发在案头,精细落实在手头。同时,要注重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来贯彻,要把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一种战略思想,而不是作为一种实战技法;它是一种方向、底线,而不是清规戒律;它是一种统领全局的领袖意图、思想引领,而不是照搬照套的条条框框。不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把战略思想教条化,那样反而矮化了思想的地位,扭曲了思想的力量。
第二,坚持文化自信。广东文艺历来是有自信的,特别是近百年来的文艺成果就更是我们的自信之源,岭南画派的“两高一陈”,是中国画创新创造的探路者;何柳堂、吕文成、马思聪、冼星海等,是我国音乐领域的大家;欧阳山、秦牧、陈残云等,是我国文学殿堂的巨匠;沙飞、石少华的新闻摄影,开启了中国摄影时代;郑正秋、蔡楚生开创了我国电影纪元;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潮剧、汉剧等,是中国戏剧之花在广东的美丽绽放。以广东实例看中国,我们倍感中华文化底蕴之伟大,也倍感传承广大中华文化精髓的使命重大。广东完全可以在盘点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对话经典中激发创作热情,在致敬经典中再创时代经典。
第三,坚持人民立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核心要求,也是广东文艺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广东要更加坚定地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文艺审美的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要长存敬畏之心,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虔诚,对普罗大众的敬仰,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发愿之心、执着之情、力行之功。要善于面对现实、立足当下,长于表现现实题材,讴歌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人民。广东是现实题材的富矿,风云变幻的近现代史、民主革命史、新民主革命史、改革开放史,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今年恰逢党的十九大,也是建军90周年;明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在中华民族喜事连连、中国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广东文艺界应该也必须大有作为。
第四,坚持创新创造。电视机不必天天换,电视节目必须日日新,创新是文艺的秉性之所在。广东的文艺创新既要立足供给侧在内容上创新,也要立足需求侧在传播上创新。要彰显内容的正能量,就必须在传播上更接地气。要大力推进文艺创作生产各方面的创新,消除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隔阂,打通艺术与技术之间的障碍,促进不同形式、不同手法、不同界别的跨界融合发展。要积极适应文艺形态和传播途径的新变化,抓住新阵地、新领域、新受众,打造文艺评论、文艺审美、文艺传播、文艺消费、文艺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升级版,推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要牢记“高手在民间”,善于发现、培养、组织民间力量成为创新生力军,实现创新主体的全动员、全覆盖。
第五,坚持开放发展。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需要让多元多样的文艺形态、南腔北调的文艺英才在开放兼容的环境中进行交流、碰撞、融合、出新,近百年来经典迭出的“广东现象”的根源也在于此。广东既是近代以来我国开放的前沿和外贸的母港,也是我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业的先行地、领跑者,更是我国地域文化上最具开放兼容精神的地方,要十分珍惜这种文化基因,发挥好、利用好、培养好这种优势,大力营造好鼓励开放、鼓励创新、崇尚艺术的文化氛围,组织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文艺交流活动,建设有利于艺术家放飞灵感、推陈出新的文艺洼地,以生活在广东、创作在广东、采风在广东、合作在广东、出名在广东等多种形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六,坚持统筹引导。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在党政主导、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的机制上,体现党政作为,尊重文艺规律,统筹文艺发展。要成立党政部门主导的领导协调小组和以艺术家组成的艺术指导委员会,以权威力量专事指导艺术活动;要建立反映中华风骨、岭南特色的文艺创作题材库和融通文艺市场的剧本超市,引领社会文艺创作生产;要统筹艺术媒体资源,做强做优文艺传播、文艺评论的南方声音;建立健全覆盖体制外艺术工作者的“社会桥”,实现文艺创作生产传播上的一视同仁;要继续组织“向经典致敬”百年广东文艺经典回顾系列活动,以盘点经典推动再创经典;要用研讨会、纪录片、作品集、传记“1+3”标配对岭南文艺大师名家进行推介、保护;要推广星河展、研修院、青苗计划等做法,在各艺术门类开辟青年英才继续教育平台;要依托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双赢共享社会机制,建设一批专业博览园、博物馆、艺术馆、展演馆、美术馆、交易会等馆会群,助推广东文艺繁荣,筑就文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