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涛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1)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各舞种里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为旺盛、生生不息、最富动力的舞蹈形态,承载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记忆,是连接过去与今天、历史与未来的“活化石”。发展到今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以自己无以伦比的适应力存在于不同的时间空间中,散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种适应力的表现在《舞蹈生态学》中被称为生态幅,该概念指的是舞种对于环境的适应幅度,这种幅度有大小之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舞种在某种环境中能兴旺发达,有些舞种却要改变自己,还有些舞种因不能适应又无法改变而消亡,这印证了达尔文“适者生存”和弗·培根“变”的思想观念。因此民族民间舞就是在“适者生存”、变化的规律里不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与时代不脱节、与民族不断脉的使命。在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时,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概览中国民族民间舞地位变迁之实之余,把握舞蹈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尽生其中。资华筠老师在《舞蹈生态学》中谈到生态位,它主要指舞种在诸多生态环境因素中所占据的位置。于是相对“民族民间舞”地位变迁来说,民族民间舞生态位变化一词的外延和内涵甚广。虽说两者的形成是多种环境因素与舞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但是地位变迁属于生态位变化中的一部分。对于生态位研究的重要性,《舞蹈生态学》中说道:“生态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舞种对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性;舞种生态位的变化,会直接、间接影响舞种的形态特征与功能。”①可见民族民间舞于宏观视角下,诸因素下生成的结果下,生态位的变化,直接反映其存在的价值功能和它整个的发展脉络;于微观视角下,生态位的不同会对单一某个舞种的动作形态表现、节奏韵律产生影响。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历时性、历史性的产物随着时代环境的变更,今天存在的状态已经不似原来,发挥的功能作用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于是本文将从宏观整体把握民族民间舞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今天民族民间舞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
民族民间舞从远古走来就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踏地为节、击石击缶、群体而舞是原始人生命动律的象征,同时以语言的作用沟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此时的民族民间舞还未从舞蹈里形成分类,只是在原始环境的土壤里静静等待发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国家政权的建立、生产力的提升,舞蹈经过人们的筛选,一部分流入宫廷加以改造形成宫廷王公贵族赏乐的他娱舞、祭祀宗庙的礼仪舞;而其他部分则存留各个民族、地域之间,形成了与宫廷舞蹈相对立的舞蹈存在形态,并长期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周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第一个顶峰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一部有名的诗歌总集——《诗经》流传于后。我们可从其“风”的部分了解当时民族、民间歌舞表演的状况,但是却不能忽略的是“雅”和“颂”的部分始终处于历史的正声地位。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大谈雅乐正声,提倡乐舞的政治性、教育性和等级性,并且中国的正史记载里少有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描述,因此现今之人想了解当时民族、民间舞的历史需参照古代各种历史文字文献资料的记载加以考究和辨别。
走到中国古代舞蹈第二个顶峰时期——汉代,在西汉时期设立乐府,有专门人士下民间采风收集歌舞,为雅乐注入新的活力,为统治者的娱乐之便添加佐料。即便如此,民族、民间舞也未能入主正宫、登上大雅之堂的地位。
中国古代舞蹈的第三个顶峰时期——唐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因素使得唐代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第三个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乐舞从形式到内容,从技艺到风格,都体现了兴盛的景象。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存在宫廷之外,而且部分搬入宫廷成为九部伎、十部伎的乐舞形式,来实行礼仪万邦的作用。
唐之后陷入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宫廷乐舞依王朝时势而散离,与民族民间舞蹈又一次的邂逅,并携手走到商品经济繁荣的宋代。这时期城市兴起、经济发达、文人雅士居多,各种舞蹈便又经历选择加工流入宫廷、城市里的瓦子勾栏,保留于村落村庄厚实的土壤里。这时期代表理性的宫廷舞蹈与代表感性娱乐的民间歌舞同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人们在高度理性自制的外衣里,仍然藏有一颗柔软感性的内心。
进入元代,蒙古族的民族民间舞以名正言顺的姿态进入宫廷,成为宫廷乐舞。到了清代,宫廷的满族舞蹈成为统治者符号的象征。因此便可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统治阶层决定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念,也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宫廷乐舞。因此民族民间舞能够登上王室的大雅之堂,不仅取决于经济文化交流的兴盛,更大部分还是统治阶级的民族属性所掌控的原因所在。
纵观历史进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活跃程度,与时代的安定和动荡息息相关,中国舞蹈有三次高峰期,每次高峰期之前都有一段动乱的历史,就是在动荡的时期里,民族、民间歌舞见缝插针,异常兴盛,与宫廷乐舞不断交叉前进。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国长期舞蹈的教化、编创、演出中处于非正声之位,甚至在世俗势利之人眼里视为等级划分的标准,但是不能否认,民族、民间乐舞的存在如同活水总给人于不同的年代里带来生机和活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地域涵盖度和历史的厚重度使其如同深不见底的泉水,总是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脱颖而出。20世纪是一个改变人类命运的时代,此时中国处于新旧交变的历史境遇中,西方思想的大量传入,其中不暇有学科的思想观念的传导。种种时代的因素给整个中国舞蹈带来机遇、也不乏为民族民间舞带来新的转折。在20世纪40年代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她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伯乐”,从发现开启民族、民间舞的资源宝库,到耄耋之年提倡的“人人跳”,可谓在民族、民间舞的道路上作出了有力探索。1946年,以戴爱莲等艺术家参加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把民族民间舞从几乎无人问津、惨淡凋零的局面,华丽转身变成今天炙手可热的舞种之一。民族民间舞得到重视还要归功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得民族民间舞与中国民族命运、时代特征结合在一起。
新中国建立后,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为把民族民间舞蹈搬上舞台,下民间采风,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出现,并且还现身于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比如有《红绸舞》《荷花舞》《鄂尔多斯》《孔雀舞》《花鼓灯》等作品。并且与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后从事民族、民间舞蹈之人也逐渐增多,民族民间舞走进课堂,成为舞蹈教学培养人才的内容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进入新时期,舞台作品频繁呈现,舞蹈大赛设有民族民间舞分类的比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建立、表演编创人才的培养,均在这时期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同时《海浪》《水》《奔腾》《雀之灵》《黄土黄》等一系列编创作品的出现,体现出舞蹈工作者开始在创作上注重民族民间舞本身,寻找本我的主体意识。但是纵观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华兴起,民族民间舞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无限的挑战。对于这一挑战的描述,刘晓真在所著的《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中国民间舞蹈》中说道:“作为乡土中国的产物,民间舞蹈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复苏之后,紧接着遭遇了20世纪90年代社会形态的巨变,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并非指向舞蹈本体,而是它所生存的文化环境以及这个环境中的人。一方面,土地与人的关系开始疏离,农民纷纷出门打工,使民间舞蹈活动原有的乡土文化意义失去内在支撑。另一方面,民间舞蹈脱离原有的活动时空,作为随时可以调用的舞台资源,为各种旅游经贸活动进行装饰。”②民族民间舞发展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它的传承与变迁同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民族民间舞于今天表现为三种形态,即原生形态、教学形态、舞台形态,而这三种形态也奠定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地位。
民族民间舞作为一个庞大的集合体,它的存在本来就面临着诸多环境的挑战,历史上民族民间舞的存在一直以生生不息的原生土壤给予供养,其传播方式与传承方式是单一、固定、可靠的。但于今天或是未来,它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传承与传播变化,势必给它带来在各个不同环境因素下生态地位的不同,因此它未来的发展值得我们期待。但期待不仅仅只是期待,对于民族民间舞我们更关注过去的未来,即现在。现在民族民间舞与五大舞种平分天下,在舞种划分的生态位里,民族民间舞是否有所尴尬?这种划分是否合理?于历史中,民族民间舞一直以活水动力的作用存在,并推着舞蹈整体向前发展,它在不同人群、不同层级、不同层面所饰演的角色身份有差异,即生态位的高低不同。因此,随着社会开放、民主、多元的加深,中国民族民间舞能否独当一面,成为舞坛主角?民族民间舞周围的生态环境过于庞大,有自然、社会之区别,再细分可以分成不同时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时期的民族民间舞舞种在社会、自然环境中所构成不同关系等等。看现今,市场经济与民族民间舞同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那么它们的关系以及变化,决定了各民族、民间的舞蹈在社会生产力上的自处。因此如何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为民族民间舞助力,就是重点了。
民族民间舞的存在一直伴随着不同的声音存在,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它涉及的面极其辽阔,我们可以从心理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诸多角度阐释它、理解它,找出它的生态位。因此在以众多环境因素为视角开设的学科生态学下,其民族民间舞生态位的确立还是需要精选视角、舞种、区域、时间段等进行剖析,才可精准获得某方面的信息,因此民族民间舞的研究是亟须人们去探讨的。
注释:
①《舞蹈生态学》资华筠,王宁(著).北京:文艺出版社,2012.9第147页。
②《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中国民间舞蹈》刘晓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第17页。
[1]《舞蹈生态学》资华筠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2]《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隆荫培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9.
[3]《新中国舞蹈史》冯双白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1.
[4]《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从一个秧歌看中国民间舞蹈》刘晓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3.
[5]《系着土风的升华》江东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
[6]《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民族舞蹈研究文集》·编委会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1.
[8]《舞蹈形态学》于平著.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