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
——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取向

2017-03-24 04:54王任波湖南科技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精神

◆王任波(湖南科技学院)

中国精神
——中国现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取向

◆王任波(湖南科技学院)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孕育出的人文精神综合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髓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精神同样也是中国美术在过往百年间遭遇非议和责难时,依然保持顽强内在生存力的内涵基础。从洋务运动至今,华夏大地西潮汹涌固然已是不可人为扭转之潮流,可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史海的迷雾里目睹中国画人为维持中国艺术精神之本体完整和艺术语言之延伸做出的种种努力,从当下多元化的艺术思想中勾勒出早已渗透至中国艺术灵魂深处的中国精神的轮廓。东西对抗的论调早已随柏林墙的坍塌沦为昨日黄花,世界文化交流只会日益频繁,艺术家的视野与观念会日益更新,如何继续于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保持对中国精神的理解拓展、以及升华,成为当下中国画人的时代任务。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到:“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如果没有经历数千年提淬的中国精神作为内涵支持,中国美术的创作观和艺术观势必早就在一百多年前的洋务大潮中沦为世界美术发展的边缘角色,而时至今日中国美术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发展规模与多元化发展状态,这与百年来中国美术家群体围绕“中国精神”进行美术创作密不可分。1922年陈师曾在其自编的《中国绘画史》讲义中,开明宗义地提到“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表国民性之特长,为世界所注目”。在“美术革命”号召最盛的时期,陈师曾还奋力写出《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大力肯定中国绘画价值所在,成功地将民国初年“中国画废存”讨论由中国画的表现方式转移至中国绘画主体——即画人自身精神修养层面,其实就是为20世纪初的中国画家初步建立了中国画品评的新基础,其观点成为南朝谢赫“六法”之后中国绘画精神之新增注解,并成功感染了大批同时期以及后继画人——例如金城虽留学英国研习法制,他反而认为舍古法不循而一味地从番邦思想中另辟蹊径俨然近乎欺诈,以东西方绘画造型与技法的差异为入口攀至对中国精神的全盘鄙夷,这几乎是文化霸权般的强词夺理。他反对革新派刻意地以“新、旧”二字切割中国绘画,反对无谓的“尚新意识”。一代宗师如徐悲鸿,经过博览中国唐宋古画后,他也意识到并承认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固然没有“素描”之名,但从“师造化”到“师心源”是一个完善的学习系统,与西方的“细致观察”与“严谨造型”并无势如水火般矛盾。他还一改早年“改良”中国画的态度而提升至“复兴”中国画的期许,诚如1948年其在《当前中国艺术之问题》文中所言“吾本欲以建立中国新艺术为题,只因吾国艺术原有光荣之历史、辉煌之遗产乃改易今题。所谓复兴者,乃继承吾先人之遗绪,规模其良范,而建立现代之艺术”。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徐悲鸿所处之中国,经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早已习惯以一个大国的姿态与曾经的强国平等地竞争与交流。改革开放初期,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随着国际间的交流同时进入中国,在错误文艺路线下被误导太久的中国艺术家难免会因为其新奇感而产生跟风与模仿,这一点并不为人诟病。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艺术家如果依然对社会日益繁荣的变化视而不见,这无疑又主动陷入了“文化殖民”的文艺创作误区。这误区某些强国在发展初期也不能避免,所以我们更要警惕重复他人之歧途——黄宾虹当年批评日本的画家盲目学习西方绘画,“缺乏自己的东西,跟在人家后面跑”,所以“没有什么成就”。他坚持认为“民族精神,关系文化,依仁游艺,至与天地合德”。大师警言言犹在耳,今人更应谨言慎行,要正确地认识和分辨外来文化中混杂的糟粕与庸物。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的讲话中深刻论述到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艺术发展动力与源泉的创作观和发展观。这意味着艺术家们必须摒弃当下艺术圈中浮躁的创作风气,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中去,从中发掘中国人民特有的气质与精神,从而树立符合品评中国艺术的新标准。

结合国内最高级别的全国美展作品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精神中蕴含的至高理想对中国美术工作者的强大吸引力。以改革开放最前沿广东为例,2009年全国美展油画金奖作品《小夫妻》和2014年全国美展油画银奖作品《老广东、小生活》都是反映中国基层生活现状的作品,两位作者李节平和李智华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点放在城市边缘族群,体现出极强的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情结。从画面主角的眼神中,观众看不到消沉与自怨自艾,反而能体会到画中主角面对生活之坦然、改变命运之决心。诚如李智华创作自述中所言,为了避免令“中国梦”沦落至被调侃和批判的语境中,他渴望找到某种“有所承载”的画面,同时还要具备集体的记忆,对于任何观众都没有欣赏的障碍,还能从作品中汲取积极生活的正能量。2012年,首次以中国画创作方式聚焦农民工群体的大型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展“同在蓝天下——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出的170余幅中国画作品中,汇集田黎明、冯远、刘大为、何家英等国内150多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古代表现文人墨客情怀和宫廷精致审美的中国画,现今却被成功地移植至表现伟大劳动人民的精气神,展现出拙朴、厚重、刚健的美感,这是建国以来中国画与延安讲话精神结合的伟大成果,这既体现了作为文化传统的中国画具备广阔的艺术包容性,还体现了艺术家主动选择普通劳动人民作为中国精神代言人的积极价值取向。这便是为何展览负责人陈履生希望农民工兄弟能从展览中感受到社会对于他们由衷的尊重和尊敬。从人民的角度思考,从人民的趣味出发,从人民的需求创作似乎已经成为主流美术界自觉秉持的态度。文艺融入人民生活、事业、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这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艺术工作者提出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殷切期望。

今日的美术工作者需高度警惕中国当代艺术中充盈着的符号指代,这种粗浅的舶来品符号指代明显地消解了“中国精神”中原有的宏伟性与经典性。固然,西方对于中国的想象有正面也有负面,可是片面地借鉴西方艺术评论体系构建的中国当代艺术面貌不一定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也不完全成为认知当代中国的客观知识,其构成或创造的意义可能与中国当下的美术发展路线并没有交集点。当代中国美术工作者必须开拓视野,增益广进,用平等、包容、不失偏颇的立场认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也是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希望文艺工作者用文化自信的态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

“文以载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中国文化传承并不是一句空响的口号,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当代艺术工作者的艰巨任务,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回避的难题。从中华文明的视野看当今寰宇,西方文化殖民体系垄断日见衰微,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蕴含的文化底蕴被世界瞩目已无可争议。“夫画者,所以助教化,成人伦”,但是如何将中国梦的故事讲好,如何正确地将中国软实力用我们的方式展示出来,美术工作者要审时度势,紧握时代脉搏,继续发掘中国精神体系宝库中的珍宝,这既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过程,也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繁荣昌盛的保证。

猜你喜欢
中国画美术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创意美术
《远方》中国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