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彪(湖南美术出版社)
浅析叶毓山纪念碑雕塑的构筑性
◆罗彪(湖南美术出版社)
我于2003年考入四川美院,当时教师、学生之间流传着叶毓山院长时期的很多故事,比如:美院足球纪念碑、寝室不熄灯制度等等,讲的人总是津津乐道,听的人往往入神。
2009年我因为写《叶毓山雕塑研究》一文前往成都牧马山叶毓山先生工作室拜访,这是第一次见到叶老师本人,受到了他的热情招待。他当时正在做《新生》《大禹》等作品泥稿,我顺便也欣赏了他工作室陈列的《八仙》等作品。他向我讲述怎样创作毛主席像等故事,虽然只有短短几天采访时间,但叶毓山作为一位长者的谆谆教导与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孜孜不倦,确着实让作为晚辈的我深感钦佩。
后来我回原籍湖南工作,远离了承载着我青春情怀的四川美院,也再也没有见到过叶毓山先生。但平时我总会关注他的雕塑创作动态,以至2014年在大理洱海边见到叶毓山雕塑作品《风、花、雪、月》(图1)时非常激动与感慨。
叶毓山作为新中国的雕塑大家,在大型革命题材、领袖像(图2)与写意雕塑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品遍布中华大地,甚至海外。他的作品既在法国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雕塑中吸取营养,又保持中国传统石刻、石雕艺术特征,既能在中国石窟、陵墓雕塑中找到突破又能从民间皮影、年画艺术中获得启发,最终形成自身艺术的独特面貌,并影响到新中国纪念碑雕塑的走向。难能可贵的是,叶老师在大型革命题材与领袖像创作中尽力表达对艺术本体的追求,在写意雕塑的创作中融入写实主义对形体型造的要求,并保持东方艺术的意象表现,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艺术智慧,在特定的年代更需要敢于担当的勇气与魄力。
图1 雪 叶毓山 汉白玉 高600cm 1999年 云南大理
图2 毛泽东主席坐像 叶毓山(主创)汉白玉350cm×180cm×150cm 1977年 毛泽东主席纪念堂中央大厅
图3 歌乐山烈士群雕 叶毓山、江碧波 花岗石1100cm×800cm×800cm 1986年 重庆歌乐山
对叶毓山雕塑创作语言的研究,我觉得其纪念碑雕塑的构筑性特别值得提出来单独讨论。
叶毓山大型革命题材雕塑有着一种独特的构筑性,这是一种山地建筑具有的营建感、灵活性与雄浑气势,人物特征的提炼,块面空间的分割,形体塑造的节奏感与光影对比的强烈化,这种构筑感在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之中有很好的体现,它以大型石块雕刻,辅以建筑性营建、拼合,创造出具有强烈构筑感的作品。叶毓山雕塑的这种构筑感在苏联雕塑中是不具备的,在一些纪念碑碑体构造中比较常见,但作为人物型造的雕塑语言而且自觉自主的运用,都不多见。如《歌乐山烈士群雕》(图3)、《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等,这些作品在语言创造上直接影响后来大型公共雕塑的面貌。前几年落成的长沙橘子洲《青年毛泽东像》就是一个实例,叶毓山还亲临广州创作现场指导①。
图4 忠魂曲(局部) 叶毓山 花岗石 1600cm×500cm×100cm 1989年 广西烈士陵园
叶毓山的家乡四川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巴蜀山地文化是其雕塑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这是一条比较隐性的线索。这些东西往往浸润到一个人的骨子里,叶毓山所处的川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山地特征,这种山地文化最直接的视觉呈现就是独特的山地石木建筑。山地建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依山灵活构筑,高低起伏,往往就地取材,石、木、土等并用,常常可以见到用石块堆垒的高低起伏的石台、石墙,依地形灵活变化,不讲固定形式与尺度,石块形状并非整齐划一,建筑层次丰富,光影错落,明暗对比强烈并富有节奏感。山地建筑非常灵动,但又具有雄浑、厚重的气势,比如可以允许一条街从房子下穿过,也可以为了一个小型建筑堆垒出大块的岩石平台。“此种建筑文化现象实为罕见……不拘法式,僭纵逾制,富于创造,手法大胆泼辣有不乏幽默风趣。而且不论平原、丘陵、山地、河谷等自然条件如何变化,一切因地因时因人因材制宜,选择环境并适应环境又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共荣……”②在叶毓山大型革命题材雕塑创作中,这些特点运用得当可以使得作品既满足革命题材的需要,不至于落入一种程式化的简单叙事,而是具有宏大气势之下的自然表达,《歌乐山烈士群雕》(与江碧波合作)、《忠魂曲》(图4)、《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碑》(图5)、《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等作品无一不是如此。尤其《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碑》,花岗岩石块堆垒的几个巨大头像围绕成通透的空间,远观气势宏大,走近可以穿行环绕,单个头像正如巨大石墙,粗犷大气而富有张力。
叶毓山创作的革命题材作品往往具有悲壮感。原来创作这类作品,为了契合政治追求,艺术形象往往表现出过分的激情,忽视了艺术最本真的东西。在这一氛围中,但叶先生的雕塑创作,能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进行思考,对艺术感染力特别关注,在同类题材中表现一种史诗般的悲壮情绪,这是以往革命题材雕塑很少见到的。这种悲壮感一方面来自于前文所讲的构筑性,不刻意打磨岩石的堆叠组合,本身就带有一种粗放的苍凉之感。另一方面来源于作品对光影的处理,首先是人物面部光影的处理,以粗粝、简练的线条刻画面部块面,并夸张加大形体的对比,如同罗丹在《加莱义民》与《巴尔扎克像》中对人物手与头部的夸张表达。但在光影处理上罗丹刻意使之复杂化、零碎化,以衬托人物内心。而在叶毓山雕塑作品中人物的眉弓、鼻梁、眼窝、颧骨往往被强化,以形成强烈的块面化的光影效果。尤其眼窝中的暗影及眼球和眼神的刻画,对整体气氛的营造非常重要。古希腊雕塑家注重对人物形体与精神特质的表达,往往拒绝对眼睛作过多的刻画,他们认为这样会有损于静穆感。东方传统艺术完全不一样,中国绘画有“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之中”的说法,四川美院的《收租院》就是如此。叶毓山参加过收租院的复制工作,想必对此定有体会。叶毓山户外雕塑作品注意作品与环境地形地貌,自然光源的关系,比如作品《忠魂曲》在山地林间借助婆娑的自然光影投射到人物面部,加上高低错落分布于黄土之上犹如从土里生长出来的雕像,让人产生一种生命由大地而生而忠魂重归黄土的人生慨叹。
在艺术史中的个体往往受到时代潮流的左右,但在大潮中能保持独特个性和对艺术的创造是很难的,叶毓山在新中国的雕塑创作正好做到了一点,这也正是他艺术创作的价值所在。
图5 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碑(局部) 叶毓山花岗石 高450cm 1985年 贵州遵义
注释:
①见《叶毓山雕塑》,曾成钢主编,第40页黎明《玉成毓山》一文。
②《四川民居》,李先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0页。
(作者系青年批评家、资深编辑,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湖南美术出版社学术图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