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转型升级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策略

2017-03-24 03:28李建成
江苏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校本建构师生

李建成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转型升级的价值追求与实践策略

李建成

学校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校长要引领师生以“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校本教育价值,一起设计“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校本教育路径,一起实践“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校本教育活动。

学校转型;价值追求;最好的自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我国办学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改变,教育信息化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很快将建成“学习空间人人通”。但是当下学校教育投入与产出很不匹配,“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根本落实,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教育教学质量仍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学校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学校转型升级的任务不应只是追求办学条件的改善,还应追求办学品质的提升——“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追求的境界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至高境界。其内涵是:每个干部、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在这里能够心情愉悦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情操能够得到充分陶冶,才华能够得到充分锻炼,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彰显,且能够创造出最佳的业绩。

二、把“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学校转型升级追求的价值

1.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

成长是生命的应然追求。只要生命存在,每个生命体都期盼获得成长。人作为高级动物,对其成长有更高的追求。人不仅希望自己能够生存,而且希望自己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人不仅有成长需要,而且企盼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我们不应再以知识教育和人的生活技能教育为根本目的,而应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建构满足人生命发展的教育。

2.教育发展的根本诉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应只是文化知识教育,也不应只是生活技能教育,更不应只是培养少数精英的教育,而应是关注人生命的教育,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实施,我们不应只以考试成绩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而应从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建构适合人生命发展的教育。

3.学校转型的本质需求。

学校转型的目的不应只是追求办学条件的改善,而应通过转变学校发展方式和运行模式,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随着学校自身的全面发展,我们不应再过于追求升学率的提高,而应从学校转型需要出发,建构促进人生命发展的教育。

三、校长促进学校实现“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路径

(一)引导师生一起建构“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校本教育价值

一个群体能否成为一个团队,关键看这个群体中的人是否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显得特别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源于师生自己提出的教育价值,其认同度最高,最容易凝聚人心,也最容易发挥作用。基于此,校长的任务是引导师生一起建构“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

1.让师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最好的自己”。

要想使“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学校的共同价值,必须让每个师生都能理解“最好的自己”。如何让他们理解呢?一是构筑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便是“最好的自己”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可能,学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构筑自己的梦想。梦想有时也不是“最好的自己”的体现,有人梦想“不求上进”,有人梦想“好高骛远”,这些梦想都不属于“最好的自己”。二是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心灵内在的原则,亦即认识德性。这里的“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这里,笔者想阐述的意义是每个人应分析自己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三是诠释境界。每个人对“最好的自己”应该有其追求,校长应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诠释它,让每一个干部、教师、学生心中都建立“最好自己”的标准。

2.让师生用学校的文化嫁接“最好的自己”。

要想使“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学校共同价值,必须让其内化为学校的主流文化。每所学校如何用自己的文化建构新意义,这便需要用原来的文化来嫁接。一是寻找相同的“句子”。让师生对学校原来办学理念或文化标识进行重新梳理,找出和 “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意义相通的句子,使其继续“保留”。二是诠释融通“句子”。在梳理过程中,对原有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且师生基本认同的句子,可以围绕“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价值进行新的诠释,使其意义更加完整。三是改善 “句子”。原来文化理念中有一些违背或偏离教育规律的句子,让广大师生从“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价值高度对其进行修改或重构,使其内容更加科学。

(二)引导师生一起设计“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校本教育路径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方式。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可能会成为不同的自己,在同一岗位选择不同的成长方式也可能会达到不同的境界。校长的魅力是让干部、教师和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1.让干部自主探究管理方式。

一个管理者能否成为 “最好的自己”,关键是看他是否敬重自己的岗位,是否能够建构自己的管理模式,是否充分展示自己的管理才华。就学校领导干部而言,看他是否能够在管理岗位上建构自己的管理思想。首先要树立“管理成就人”的理念。校长应引导每个干部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不是 “管理人”,而是通过自己的服务发展人,不仅成就每个管理对象,也发展自己。其次架构 “管理服务人”的策略。校长应引导每个干部在工作中不是“要师生做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服务”满足师生要求:一要了解师生成长需要。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的成长需求,干部要想和他们“心有灵犀”,首先应了解他们的成长需要。二要提供师生发展路径。领导干部要根据师生的成长需要,和他们一起设计成长路径,帮助他们“出谋”“划策”,铺设成长路径。三要完善自己的服务方式。要让干部经常反思自己的服务,反思自己提供服务的针对性——是否按照成长需要提供服务,反思所设成长路径的科学性——是否按照成长需要而设计成长路径,从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促进师生更好发展,提升自己境界。

2.让教师自觉架构教育思想。

一个好的教师,应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一个教师最好的发展方式,是不断架构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校长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便是引导他们围绕校本教育哲学和 “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培养目标建构适合自己的教育。一要提炼教育主张。校长应引导教师围绕“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目标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提炼教育主张。通过提炼教育主张,促进自己全面理解教育,架构教育思想。二要架设实施路径。校长应引导教师围绕自己的教育主张架设实施路径,让他们从生活、教学和练习三个维度实施设计。通过架设实施路径促进自己整体把握教育,丰富教育思想。

3.让学生参与设计教育路径。

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不仅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能够掌握终身学习技能。这种本领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参与设计教育路径。

其一,让学生参与设计成长需要的环境。环境可以育人,但是有的环境只能说美观,并没有什么教育作用。人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怎样建构环境才能达到育人目的?一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成长需要”的内容。环境标语看起来是口号,有的能对人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什么内容最需要,应让学生自己选择;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学生最喜欢读什么,墙报和黑板上的内容,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二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展示自我”的方式。成人和儿童对环境呈现的方式要求不一样。校园环境内容的呈现应该按照学生喜欢的方式设计。

其二,让学生参与设计成长需要的课程。课程是成长的土壤,有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培养什么样的人。“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需要学校提供“成就最好自己”的课程。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不应完全由他人确定,而应让他们一起参与架构。要让学生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建构。国家课程虽然是“国家规定”的,但是,可以根据学生成长需要进行学科整合和内容整合,按学生喜欢的方式实施。要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人本化建构。校本课程的选择不应完全由校长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确定,而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确定课程内容。要让学生参与生本课程个性化建构。每个人都有其特殊潜能,这些潜能的发展需要相应的课程培养。有的课程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体特长和爱好在业余时间“自习”“生本课程”。课程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方法由他们自己选择。

其三,让学生参与设计成长需要的活动。活动是历练和滋养人的重要的教育方式,无论是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还是学校教育的实施,都需要通过活动实现其教育目标。开设什么活动,怎么样开设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来设计。一是把学生成长需要融入“节日活动”。让学生根据历史“纪念活动”和自己发展的要求,创建 “读书节”“艺体节”“创新节”“英语节”等学校节日。二是把学生成长需要融入“礼仪活动”。让学生结合“八礼四仪”的教育要求和自己的成长需要,设计礼仪教育活动。三是把学生成长需要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成长需要、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企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活动。

(三)引导师生一起实践“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校本教育活动

1.让干部在管理活动中发展自己。

在管理活动中不同的做事方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对管理者自身的影响也不一样。通常说,让每个人自己主动服务,且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能促进管理者成为“最好的自己”。要让干部为师生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师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领导干部要急师生所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要让干部为师生服务好每一件事情。师生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困难,领导干部要和他们一起做好每一件事,促进师生更好发展。通过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做具体事情,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2.让师生在课程实施中发展自己。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的。让师生参与课程建构,将课程建构和教学融为一体,是促进师生成为最好自己的最佳方式。让师生在建构课程中参与教学,在教学中参与课程建构,促进师生提高课程建构能力,发展自己课程,成为“最好自己”;同时,也促进学科课程建构,发展学科课程。实现课程、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G471.2

B

1005-6009(2017)34-0007-03

李建成,江苏省洪泽中学(江苏洪泽,223100)常务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校本建构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