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走向更好的分享

2017-03-24 02:37袁炳飞
江苏教育 2017年62期
关键词:书本读书思想

袁炳飞

读书:走向更好的分享

袁炳飞

读书要走向更好的分享。分享,是一种善好的读书哲学;分享,是一种隐秘的读书原理;分享,是一种积极的读书策略。读书,是与书本的分享、与作者的分享、与他者的分享。

阅读分享;读书哲学;读书原理;读书策略

一、分享,一种善好的读书哲学

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文化使者的核心特质是什么?我以为是思想力。思想力从哪里来?它在不断的思想磨砺中获得提升,而学习是其不二的选择。

教师需要更好地学习,这至少有三重意思:第一,学科内容、学习工具、教育背景、学习形态、教学思想和学习对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需要更好地学习。第二,传统教育的知识优势、方法优势、文化优势、产出优势正在弱化,教育正从“能否拥有”走向“是否优质”,学习正从“更多获得”走向“更好获得”——教师需要更好地学习。第三,教育从日常生活中剥离走向专业,曾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如今专业化的教育正再次回归生活,回到每一生命的整个旅途——面对这革命性的教育超越,教师必须学会更好地学习。人们时常把学习与读书等同,其实是在表达这样一个清晰的认知:读书,是学习的基本法、主渠道、关键项。

读书,让人更成其为人,让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人们对此少有异议,但对读书的感受却差异偌大。究其原因,读书需要投入,需要付出时空与心智的成本,需要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因此,有人倡导悦读,甚至反对苦读。读书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化活动,是负担还是享用?前者会更多在意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后者则会致力于艰难困苦的积极转化和有效改善,自觉主动寄情于读书进程中克服、洞明、联通、拓展和升华的美好体验,进而深刻影响读书的信念、行为与效能。享用有独享、分享之分,这里的分享包括读者主体与自我、读本、作者和他人的分享,这里的分享不只是关系上的区别,更有读书层次上的不同阶级。

读书有三种情状:匆匆一见,此后不念;曾经纠缠,时常思念;因为惊叹,从此改变。前者是我们读书的大忌,其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互动,读者与书本、作者都未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后面的两种则是进入了阅读的分享。读书有两种指向:一是无为,为读而读;二是有为,为用而读。其实,无论读书的指向如何,真正的读书一定是一种分享,而其质地的优劣则在于分享的意识、能力与品质。

二、分享,一种隐秘的读书原理

人为何向死而生,为何深感生活不易、明知天有不测,却依然全力以赴,甚至乐此不疲?在我看来,一是因了世界即诱惑,人们向往体验、渴望享用;二是未知即可能、未来即可能,人们乐于探究、见证与实现,由此体会生命的价值。对于读者而言,书籍是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未知与可能,是另一个更为精彩、更具诱惑的世界与未来。在这一意义上,读书即是一种分享。

读书,在于分享问题与难题。人在本质上具有好奇的特性,问题的提出与落实,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动力。在专业研究领域,人们为了发现、提出或解决一个问题,常常倾心投入,读遍所有相关的资料,因为唯有如此广泛全面的阅读,唯有如此系统的梳理,才有可能在事实、观念的背后或者缝隙间,发现暗藏的缘由、不明的真相和存在的疏漏,才会有真正新问题的提出,才会发现问题中的真正难题,才会有真正新的研究项目和创建方向。由是,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不仅会发现不同作者的思想视野、思维格局、策略智慧各有不同,还能体会不同作者面对问题的不同态度、不同立场和不同情怀,更能映照出读者自己的问题观念、问题意识、问题策略和问题能力。因此,问题与难题的发现与解决,在学习的视域里,即是主题与关键,即是价值和意义,对于作者和读者,都独具诱惑力,富有享用性。

读书,在于分享洞察与理解。书籍作为一个超现实的文化世界,读者进出其间不易,读通读透更是不易。也正是这种不易,构成了对于人的一种召唤、一种分享的可能。我们已习惯于披文入里,从感知现象、把握内容起步,不断概要、连接、架构,在阅读中看见作者的思想框架和行动体系。但这还不能说是一种深刻的洞察与理解。如果静下心来,全面打开自己的视野与感官,我们便会惊异作者与自我的见与不见,更有可能发现作者与自我的何以见与何以不见。如此的洞察与理解不仅深刻而且更富意趣,于是,读书会获得超越,超越主题、超越专业、超越时代、超越智慧,当此时,也许自己会发觉和惊喜自己的灵性正在闪现。

读书,在于分享进程与实现。一部好书,仿佛一段历史。历史的精彩不在于结局的宏伟震撼,而在它的进程与实现。无论是生活还是教育,绝无真正的相同与重复,所有的观点方法、情感意志、理论实践都是一种生命性、文化性的具体化,一种具体背景与条件下的存在。我们为具体问题的解决、为创意项目的确立、为个人思想的清明而读,情在理中。但是,倘若读书一直停留于这样的层级,读书便会落入一种局限:欣喜武器的获得,却不知其原理;质疑秘方的真伪,却忽略药理与对象的对应;感叹雪花的静美,却无视由汽成雪的经历。所谓的“尽信书”“不信书”现象,大致也源于此。分享进程与实现,就是变静态阅读为动态阅读,变孤立阅读为关联阅读,变读书为读人,进入深度阅读状态。由此,读书便会触发我们对观念的观察与思考,引发自我观念的转变与改造。因为说到底,读书是为了改变观念,无论对于谁,无论是做什么行业,改变观念都是最重要的。观念影响价值,价值影响思想,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

三、分享,一种积极的读书策略

分享,即排除孤立单向,强调关系积极。读书的分享,依据对象不同,至少有如下四种途径。

与书本的分享。读书要与书本积极互动,自由对话。读书也许有三种状态:追随书页,循规蹈矩,逐行逐句,由表及里去了解、理解和把握;与书同行,让书本与自己的思想双线并行,及时比较、学习、拓展、深化;走在书前,在打开书本前,先就书目构想书本的内容与结构,在阅读目录时,先行猜想每一章节的要点重点,在面对作者提出的问题、介绍的策略、叙述的变化前,先行设想。当然这三种阅读方式本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对应贴切,而在阅读一本书时,往往以一种为主,综合运用,适时变换。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读书突出两点:一是把自己放进去,二是抓住20%的要点。他认为这 “20%”是非常核心的东西,抓住了“20%”,也就抓住了书的核心。读书,不仅要紧紧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问题展开,还要基于时代、区域、文化和条件的差别,主动进行沉浸式、跨界式、拓展式阅读。与书本分享,发问质疑是有效读书的第一定律,读而不问,那是对作者的无礼。不能问而不究,要善于向书本深究,溯前追后,穷尽思虑。

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谈到好园子的三个标准: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倘若仅从一个读者的视角去理解其文字的意义,显然肤浅了。如果站在一个居者的立场,你我是否会想及我们的故乡、社区、住所?园林建筑的本质,首先是一种对于生命与生活的领悟,其次才是对于人与时代、人与时空、人与物态的理解与建设。如果站在一个游者的立场去理解体会,你我是否会自然想到东西方文化对于建筑的共识与差异,是否会自然想到南北方、农牧民对于住所的不同喜好,以及喜好背后对于自然与生活的共同遵顺与协同?如果你我站在一个教育者的立场,以此来观照、解读、畅想我们的校园、教室和课堂,一定会想到在这既定的时空里,我们有许多当做、可做而不曾用心做的那些事儿。童寯先生在《东南园墅》中提出“不知情趣,休论造园”的观点,令人深思。园林的本质,或许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生长拟态。那么,对于学习生态营造,对于日常课堂建设,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知童趣,无论教学呢”?

与作者的分享。如果说,一部书是作者为我们呈现的一个世界,那么,书也是我们认识作者的一扇窗户。读书不能仅仅读其所写,书籍恰似一幅木版画,无论作者是阴刻还是阳刻,整体上不外乎留下和剔除两部分。对于经典名著,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书写的那部分,猜想、思考哪些是被剔除的东西,往往令我们看得更远、想得更多、理解更深、获益更大。与其作品相比,作者的专业、文化、阅历、个性、成就往往比单一的作品不知要丰厚、迷人多少倍。走近作者,才能更多地分享作者的观点与实践、经验与经历、方法与理念、优秀与格局、卓越与成长。也只有走近作者,才能更好地进入书本,与作品展开深度对话与至诚分享,从作者处,获得更多有关书籍、专业以及人生的多重收益。《文心雕龙创作论》是王元化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这一卓然成果的产生源于两大因素:首先是他生命里重要的“三读”,读黑格尔、莎士比亚和《文心雕龙》;其次是“胡风事件”对他的深刻影响。他在生活与名著、名家之间不断对话,在持续的提问、解疑、表达和反思间逐步走向思想的成熟与观点的独到,才走出了一方属于他自己的天地。由此,再读王先生的作品,理解会更深入,思想会更纯明。

与作者分享,有不同的层面。一是由一篇文、一本书展开,开展专题性阅读;二是循着作者作品中所列的引用与检索,开展主题阅读,认识并领略作者的视域、眼界、思想与观念;三是定期查阅作者的新观点、新作品、新成就,开展人物跟进式阅读;四是围绕主题关注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各方对于作者作品的评论与研究;五是了解、阅读作者专业以外的兴趣爱好、活动与作品;六是就自己的阅读思考与实践探索直接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实践研讨性阅读。著名编剧、导演芦苇先生数十年订阅《外国文艺》《世界电影》,就是一种跟进式阅读,他坚持对优秀作品进行切片式分析研究,不仅求其所以然,更探索其还可以如何?更应该如何?这便是一种实践研讨性阅读。

与他者的分享。读书分享一如水的流动与形态转化。水流则活,不流则死。水汽化方可上天,水液化方可入海,水固化方可漂移。读书要主动与他者分享。这里的他者,包括他人和他事两大方面,读书必有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得所失,如果仅仅停留于阅读时的感奋与思索,那多半会如烟随风。生活与工作中要善于主动与同行、与团队、与各种组织、与多样媒体开展讨论交流,与他者分享你的疑与信、得与失、变与化。这种有意识的分享,本身就是一种沉淀、一种批评、一种系统、一种建构,因而能让所读获得生机和增值。读书,重要的是要归之于己,归之于行,与自己的专业和生活切实联系。所谓与他事分享,是指阅读所得必须及时系统地进入实践的验证、运用状态,让思想观念、策略方法、工艺技能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展现价值、取得优化、获得生长。

读书要重分享,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多向多层多元的积极享用,但这不是推崇阅读的轻快。倘若把书比作树,它是有根书、枝书、叶书、花书和果书之别的。书也是有主体定位的,不同的书定位不同,它或许可分为“是何”“如何”“为何”三大类型,前者更多的是对于事实历程的叙述,其中更聚焦于策略方法的介绍,后者则更倾向于理论渊源的探讨。同一本书,在不同的读者眼里,很可能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因此,如何选读是第一位的。人们常常因为基于偏好,基于习惯,基于见识而选错书。选对了书,还要分清所读的质性,理论类、信念类、技法类、策略类、经验类、情感类、故事类,不同的书籍需要不同的读书心态、读书姿态和读书方法。

一位先哲曾倡导寓教于乐。今天,我们是否还重视寓教于读呢?当然,这个读当是大读,不只读现成的书,更要读人、读事、读世界,在读书中分享,在分享中读书,以共享教育和生活的幸福美好。

G40

B

1005-6009(2017)62-0075-03

袁炳飞,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启东,226200)副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书本读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打开书本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四书五经有哪些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