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倩
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身心健康
匡倩
青少年;学业压力;身心健康
近年来,研究者对我国青少年压力现状和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学业压力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克服求学压力是青少年必须承担的发展任务,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属于正常现象,了解学业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以积极的应对方式克服压力,是教师与家长应该重视的内容。
(一)抑郁焦虑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学业压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源相互作用,使青少年承受巨大的压力。青少年的客观生活压力,以与学业成就压力有关的生活压力事件为主,较高的学业压力不仅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学习压力呈比例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
李海垒等人研究发现,学业压力是中国青少年的关键性压力来源,并且是引发青少年抑郁的危险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下的个体,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杀、辍学等行为。日本学者松田岩男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人对内外环境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指人对内外环境具有一种认可与安定感。当人产生绝望与抑郁情绪时,则表明其身心健康受到了压力的威胁。
(二)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语或身体的行为。攻击行为不仅包括直观的身体攻击,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攻击,如言语伤害、情感上的敌意情绪等。生活压力事件作为一种外部情景变量,与攻击行为、多动等外化行为问题相联系。聂衍刚等人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在初一、初二年级时最低,到初三出现一个小高峰,高一时有所回落,高二、高三达到攻击行为水平的最高点,青少年攻击行为水平整体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形成此特点的原因,可能和青少年接触的社会环境及学习压力有关,初三、高三达到攻击水平的高峰,说明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学业压力密切相关。学业压力过大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易怒、攻击性增强,容易出现易怒情绪,有发泄情绪的欲望,有的青少年会选择伤害自己来发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
(三)学业倦怠
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在学习中可能产生退缩行为,不愿投入精力,导致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进而逐渐丧失学习目标和理想;学习绩效降低的同时自我价值感也有所降低,形成了倦怠症状。台湾学者杨惠贞认为学习倦怠主要由以下三个维度构成:(1)情绪耗竭,源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面临一些过度要求,从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2)去个性化,指个人以玩世不恭和不带感情的方式与态度回应周围人际关系;(3)成就感降低,指个人表现出一种无能感或丧失能力的情感。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压力是学习倦怠的直接影响因素。
个体的学习能力有限,超出其应对能力时,各种生理或心理的刺激就会使其产生学业压力。从来源的本质上看,这种压力是外部与内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在压力源包括个体对自己学习活动目标、需要及自我的认知,外在压力源则是学习环境中超过个体承受能力之外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帮助青少年减轻学业压力。
(一)外在压力
杨国枢曾指出,在人与外部环境的交往中,中国式的方法常常使人重点关注与家族、权威、他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注重别人对自己的定义,特别是来自关系较为亲密的人的评价,而青少年则更注重教师与同学的评价。家庭因素也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而成绩又是家长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准,家长过高的期望是造成青少年学习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家长和同伴的言行形成了青少年学业压力的外部来源,他们的负面言行会给青少年形成很大的外部压力。学校应该对校园霸凌现象予以高度重视,不能将校园霸凌看作同伴之间的玩闹,教师更不能用辱骂性的言语评价青少年。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青少年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文体活动,以此达到缓解学业压力、放松心情的目的,缓解抑郁焦虑的情绪。同伴支持也是一种基于尊重、分享、互助而建立的给予和接受帮助系统,通过支持、友谊、责任共享等途径,同伴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青少年常见的孤独、抑郁等问题会慢慢在支持中得到化解。
(二)内在压力
1.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或事件时,调动自身内部或社会资源,对该情境或事件做出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的动态过程。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倾向于积极地解决问题,主动地寻求帮助和支持,由此他们在面临压力时会更少地产生消极反应;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在面对困难时通常会选择回避问题或者等待别人来解决问题,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产生更多的负性体验,从而对其身心造成一定的损害。面对学业压力时,学生个人应该努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采用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主动应对学业压力。学校可以向学生发放应对方式问卷,对将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作为应对方式的学生,学校应予以重点关注,除了在学习生活上多加关怀鼓励之外,可以建议这类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处进行心理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应对方式的心理建设,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剧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
2.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和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对自己的能力有很清晰的认识,在学业活动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设置一个较为合理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即使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也会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直接放弃。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等不稳定的因素,因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体会到更少的焦虑及其他的负性情绪。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缺乏对自己能力的清晰认识,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并不高,不愿意付出努力,在困难面前要么回避,要么直接放弃,而且他们常常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等稳定因素,导致常常体会到内疚、自责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教师和家长应该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鼓励,如有进步及时予以嘉奖,增加青少年成功的经验。
G448
B
1005-6009(2017)32-0038-02
匡倩,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南京,211800)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