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李 霞
释放人性光辉,引领精神成长
——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分析
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李 霞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特点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在不少语文课堂,教师容易忽略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教育,导致学生的精神成长缺失。教师如何紧扣儿童文学作品,挖掘蕴含其中的人文素材,有效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本文从借助儿童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借助儿童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借助儿童文学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质三个方面阐述。
儿童文学 健全人格 美好情感高尚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有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佳作,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需要教师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是,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片面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作品人文性在培养学生品质、人格、思想及情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小学生接触最早的文学形式就是儿童文学作品,它是学生健康成长最关键的精神食粮,在推动学生健康发展、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发挥着重大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小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促进自身想象力及审美情趣的发展;小学生在阅读魔幻类、科幻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提高科学钻研及探索热情;小学生在阅读知识类儿童文学作品时可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认知世界的能力,还可促进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文学教育在促进小学生人格形成方面有积极作用,而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人格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也各不相同。
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儿童文学作品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激励学生感知与体会其中的人文性,以有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课文给读者塑造了一个机智、聪明、勇敢的孩子,他在小伙伴掉入大水缸的紧要关头,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哭喊或找大人帮忙,而是机智地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了水缸,及时救出了小伙伴,避免了悲剧的发生。故事中塑造的小英雄司马光的事迹告知我们,遇事不可慌张,应冷静对待,善于动脑思考就能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学生在学习这一篇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极易对司马光产生敬佩之情,并主动将其机智、善于动脑的办事方式借鉴过来,从而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儿童文学的发展依存于儿童情感的发展,同时儿童情感发展也与儿童文学的发展紧密相连。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仅包括智力与身体的发展,还应该有情感与心理的完善。而小学阶段是学生“精神胚胎”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让小学生借助自己的思考、感受、行动与体验才能引领“精神胚胎”的健康发育,才能塑造健康的心灵及培养出美好的情感。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创造的文学形式,其在小学生情感熏陶与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从某个层面来讲,儿童教育的重点是情感教育,其次才是智力教育,而儿童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素材,不仅可让学生真切感知到语文语言的诗性与艺术性,而且还可激起学生沉睡在心底的美好情感。如在学习《牛郎织女》时,教师可让小学生感知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由衷称赞牛郎与侄女的真挚情感,斥责破坏美好事物的恶人。《三打白骨精》这篇儿童文学借助对孙悟空连续三次追打白骨精的情节的描述,让学生对孙悟空善于识别诡计、机智勇敢、坚定不移的精神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产生惩恶扬善、维护正道的积极情感。
在小学生眼中,大千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未知的,而他们的性格具有天真无邪、单纯善良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想培养学生高贵的品质,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借助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世界、认识世界,并感知到大千世界中充满阳光的东西,从而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美好、善良与真情,进而激发与维持小学生身上的美好品质。
如《老师,您好!》这篇儿童文学作品,借助对教师辛勤工作的描绘与阐释,如“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等,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老师的赞扬与敬佩之情,老师的辛劳与汗水浇灌了祖国的朵朵鲜花,托起了祖国未来的希望,使学生读后都能产生敬佩之情,这篇作品中蕴含的、移人心性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人文性感染下成长的小学生,其情感必定是美好的、纯真的,其品质必定是高尚的、优秀的。因此,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情感、思想及内涵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学生高尚品质的塑造与培养。
总之,小学生普遍具有创造的潜力、优良的品质及丰富的情感,而这些美好的东西只有借助儿童文学教学中的人文性熏陶与感染才能被激发与挖掘出来,学生的身心也才能健康成长。儿童文学以其独特的作品内涵在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作品内容熏陶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使他们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最终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有效收获成长的正能量。
【1】孙建国.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导刊,2012(04)
【2】刘园园.如何提升小学语文的人文性【J】.新课程(上),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