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胡成銮
巧用“下水文”为学生引航
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胡成銮
习作课上,“生写师不写”已成为一种常态。很多教师忽略学法的指导,鲜有示范,这给习作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教师写“下水文”不仅可以提高习作教学的课堂质量,更可以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锦上添花。
“下水文” 想写 会写 乐写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呢?写“下水文”便是方法之一。所谓下水文,起先是老师为了解学生写作情况,自己写和学生一样题目的文章,感知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为了讲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模仿,找优点和不足。当然也是为了消除写作难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水文”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写同一主题的作文,也泛指教师写的一切范文。一位教师能写并且会写“下水文”,那就是位成熟的语文教师;如果教师爱写、善写“下水文”,就是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师写“下水文”,不仅仅是一种示范、引导,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研究,一种成长。
“下水文”虽是跟学生写同一题目的文章,看似简单,实则艰难,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教师“下水”与站在“岸上”指导大不一样,因为教师写“下水文”必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视角来写,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模拟,这样便可以提前掌握学生的认知学情。
教师在写“下水文”的过程中,可以真切感受到学生作文时的甘苦,这样便可以提前想好对策,为学生的写作理清障碍,铺平道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教师“下水”与学生“同浴”,就能对学生感同身受。
在指导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节日”为主题的习作前,我开始构思“下水文”。
可是节日那么多,如何让学生写出有创意的节日呢?我思索良久,总感觉自己的构思太成人化。于是我便跟儿子讨论起来。就在这时,儿子放了一个屁。儿子脸红尴尬,而我却茅塞顿开。学生们的笑点低,思维单纯,写别人想不到的,写别人不好意思写的,这便是学生作文最好的落脚点。于是我从为什么要设立放屁节,如何庆祝放屁节,设立放屁节的意义这三方面着手写了“下水文”。课堂上,当我把自己的“下水文”展示给学生们看,学生们捧腹大笑,同时让他们来评价老师的文章,以及让他们交流读后收获,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话说,有迹可循。
爱写的人会将写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眼中“生活处处是学问”。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爱读,爱想,可是如真要让他们把想到东西写下来却不是一件易事。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关注,而教师的“下水文”正好可以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
在我的班级里,有两本《班级日志》,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把自己想写的话写在上面,刚开始的时候是教师在上面记录自己的教学感受、班级故事,后来我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慢慢地他们也在这两本日志上留下每天的学习手记,这既是对生活记录的一种形式,也是师生交流感情和想法的渠道,更是师生练笔的好方法。写得多了,师生们便会有一种“一天不写手发痒”的难受,于是《班级日志》已不能满足于师生的需求,大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久而久之,教师写作的基本功逐渐提升,学生们有话可写,作文水平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教师应经常“跳下水”,除了用亲身实践指导学生以外,自己也可以在“水”中自由嬉戏,享受表达的快意。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表达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
教师写“下水文”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磨练。闲暇之余,拿起自己的笔让文字在书页上奔跑,或者抬起自己的手,让文字在电脑上跳跃,这里既有对生活的记录也有自己对人事的思考,人有思考才会有进步。只有笔耕不辍,教师的思想才会像一条充满生命力的大河,奔流不息。
思想不息,那人的生命才会充盈,生活才会更精彩。
教师对写作的热忱无形当中也会感染学生。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学生对于教师的“下水文”充满着新奇与期待。课堂上,他们往往会用最热切的眼神,最集中的注意力欢迎教师的“下水文”。每当这个时候,文字便如同最美妙的音符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对教师“下水文”的期盼,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精神的大餐,更多的是一种对教师的膜拜与敬仰。
教师写“下水文”在充盈自己的同时,也像春雨一样,滋润着莘莘学子,这是一种美妙的循环,更是一种伟大的境界。
语文教师需要写“下水文”,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创作思维以限制。所以教师在写“下水文”的时候一定要多思,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