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春联漫谈

2017-03-24 06:33李文君
紫禁城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部门神清宫

李文君

清宫春联漫谈

李文君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著有《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通解》、《西苑三海楹联匾额通解》、《皇帝的名字》等书

过年贴春联、贴门神是一项重要的民俗,百姓如此,皇家亦然。

清宫春联是何人撰写?也是红纸黑字吗?会有怎样华丽的词藻?清宫之内张贴的门神又是怎样的?……太多问题,惜留存于世者极少,今人不易得见。

那就让我们从档案记载和清宫旧藏文物之中一窥究竟。你会发现:清宫春联内容丰富,无外歌功颂德,祈求吉祥安泰;清宫门神画工精细,无外祈求上苍,以保家宅安泰而已。这一点,皇帝与百姓,没有什么不同。

过年贴春联,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有很久的历史。王荆公的《元日》诗说:「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符,就是春联与门神的前身。五代后蜀后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被公认为最早的春联。春联起源虽早,但真正深入民间,走进千家万户,是明朝初期的事,这与明太祖的大力提倡有关。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门帖」说:

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

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偶一家独无,询知为屠者,尚未倩人写耳。帝为大书「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出,校尉一拥而去。已而帝复出,不见悬挂,问之,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以为献岁之祥。」帝大喜。又太祖赐陶安门帖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见《列朝诗集》。又赐廖永忠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悬于门首,见《明史》本传。则门帖起于明太祖,理或然也。(赵翼《陔余丛考》,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页六三六~六三七)

经过明太祖身体力行的提倡,春联最后取代了桃符,成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上自宫廷,下到民间,都把春联视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年俗。不过,像黄历年年更新一样,春联随贴随换的特性,使其保存颇为不易,今天并没有明代的春联实物保存下来,留在文献记载中的材料也很少。因此,对明代的春联,只能一笔带过。本文描述的主要对象,是清宫的春联。

清人绘迓福钟馗门神及题签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将军门神(一对)及题签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武门神(一对)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童子福寿缠绵门神(一对)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福寿文门神(一对)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童子门神(一对)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春联的撰写与制作

因宫中千门万户,建筑众多,过年所需的春联与门神数量很大。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一份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题为《紫禁城内中东西三路外围等处原册门神门对应修拟撤数目》的奏案(编号为奏案05-0696-054),其中提到:紫禁城「东中西三路,通共原册门神一千四百二十一对一百零四扇,门对一千三百七十七对,内拟请应修门神八百五十六对三十一扇,门对八百四十九对,拟撤门神五百六十五对七十三扇,门对五百二十八对」。这个上千的统计,还是不完全数字,有保守的成分,可见宫中所需春联数额之大。

清 张照 弘历读昌黎诗轴绢本墨书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春联的撰写者

如此大数额的春联,撰写与制作起来,颇为不易。宫中春联的撰写,主要是由善于书法的翰林们来完成的。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二记载:「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槅扇皆有春联,每年于腊月下旬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或须更新,但易新绢,分派工楷法之翰林书之,而联语悉仍其旧。闻旧语系乾隆间敕儒臣分手撰拟,皆其时名翰林所为,典丽矞皇,允堪藻绘升平,祓饰休美。」(梁章钜《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页二〇)王昶的《蒲褐山房诗话新编》卷上也说:「定例,各宫殿门对联撰自翰林,次由工部,每至封印后,工部堂官率属敬谨悬挂,新春开印后,收而谨藏之,岁以为常。其旧者,随时更换。乾隆癸未、甲申间,多系来殷(曹仁虎)恭撰。」(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一年,页九一)这些有资

清 张照 豳风七月流火篇轴冷金笺墨书故宫博物院藏

清 张照 行书诗轴故宫博物院藏

格撰拟宫中春联的翰林,都是饱学之士;有资格书写宫中春联的翰林,都是善书之人,有些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比如乾隆年间的张照,就颇得乾隆皇帝赏识,经常书写春联,据说还有为乾隆皇帝代笔的荣光。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说:

高宗喜张照书,会所书宫廷春联岁久将易新者,所司请毁其旧,高宗不可。命次其大小行楷为七等,得字四百有奇于几暇仿春帖子体,集成五、七言诗十七首,装作巨卷,命董邦达绘《岁朝图》于卷端。后又取其所书御园联句,得字三百有奇,仍依前制集五、七言诗十三首,装成与前卷并弆。又以《石渠》所藏照草书《千文》二卷,集春帖子五、七言各二十首,命于敏中排次临仿成什,装池为巨卷。(吴振棫《养吉斋丛录》余录卷之三,中华书局,二〇〇五年,页三七二~三七三页)

乾隆皇帝喜欢张照的字,换下旧的春联舍不得扔掉,「废物」利用,集腋成裘,将零散的张照字集成诗句,再配上名画家董邦达的插图,诗画合璧,供自己把玩。乾隆五年(一七四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新岁前夕,乾隆皇帝还御书「春送来一门吉庆,天赐与两字平安」的春联,赐给时任南书房行走、内阁学士的张照。(宋如林《(嘉庆)松江府志》卷首下「宸翰」,页十八)乾隆皇帝的代笔之臣,除张照外,前有于敏中,后有董邦达之子董诰。这些翰林奉命书写对联时,一般都会从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集出句来,组合成对联;只有在年前书写春联时,才会发挥创造性,自己编些吉祥的话,一一写将出来。(沈初《西清笔记》卷二「纪职志」)但因主题先行,加之文字上的忌讳,他们多是「带着镣铐跳舞」,只能有限地发挥创造力。给宫中撰拟春联,并不适合翰林们大施拳脚,露出全身的本事。

清宫春联的制作

宫中春联的制作,是由工部与内务府共同完成的。工部由样式房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与规模,先确定春联的图样与尺寸,由制造库负责提供物料与耗材,内务府造办处负责加工制作。一说春联门神的制作,在乾隆中期以前,主要由工部制造库负责,乾隆中期以后,主要由内务府造办处负责。制造库是工部所属机构,负责制造收贮皇帝的册宝、车驾、仪仗、祭器及宫廷金铁饰件、帘幕、棕毡、更鼓与门神、门对等项。(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一三三)造办处是内务府下辖机构,主要负责为宫中制作生活用品与工艺品。

制作春联,是一件费工费料的事。笔者暂时没有查到制作春联所需物料的情况,但有一张嘉庆七年(一八〇二年)八月初六日内务府给工部的咨文,是因为改建四公主府第工程,为办理门神对联等项需用片金之事而拟的。四公主即庄静固伦公主,是嘉庆皇帝第四女,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出,道光皇帝的同母妹妹,在嘉庆六年十一月嫁与蒙古科尔沁部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的养父。咨文里说:

经总管内务府奏准,所有四公主府邸应挂门神对联,俱随工办理等因,奏准在案,随即踏勘得御笔字匾一面,对联一副,并中所各门门神一百四副,对联一百七副,各座贴落字画匾对九十六分(份),所需上用大红片金一块,裁衣尺长一丈一尺,宽六寸五分,月白锦缎裁衣尺宽二尺二寸,长二丈二尺,应向广储司衣库领用所需裁衣尺宽一尺六寸红缎二匹,青绫十六匹,月白绫五匹,宽六尺,画绢长二十三丈,向广储司缎库领用。所需头号高丽纸四百九十三张,向广储司茶库领用。相应移咨贵府查照,转饬该司,希即批库如数给发,本工领用可也。(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来文之建筑工程第二〇三七包」)

这才仅仅一百多副对联、一百多副门神,而且是公主级别,消耗物料就如此巨大,宫中动辄上千副春联与门神的物料消耗,可想而知。为应对春联与门神物料耗费的问题,乾隆时期,甚至拆撤了紫禁城内许多偏僻处所的春联与门神。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正月十三日,内务府英亷、五福等上奏:紫禁城内红墙外围有官署、他坦、值房等共计一百四十九处,其中过年悬挂门神春联者九十四处,有五十五处从来不悬挂门神春联。九十四处悬挂春联的处所之中,有三十二处因「僻小」,为节约支出,将不再悬挂春联;其余六十二处中,又减去十六处不甚重要的场所,不悬挂春联门神。剩余的四十六处,「或系文武大臣侍直之所」,或者又在景运、隆宗两门之外,或系官署差所,又门临御路,因以备观瞻,考虑皇家体面,没有裁撤。结果,一百四十九处之中,只有四十六处保留了春联,还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紫禁城宫殿各门中,也有东西朝房、角门等三十二处的春联门神被撤去。(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销档》273-191)乾隆三十年的时候,正是清王朝国势最盛的时期,国力如此强大,还因开支过大,不得不拆撤了这么多春联,等到晚清国势衰落财政吃紧时,维持紫禁城内数量庞大的春联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清宫春联的维修

紫禁城的春联维修,起初是随坏随修,随坏随换,并没有固定的年限。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内务府上奏建议:「各宫殿门神对联,向来并未大修,是以不能一律整齐所有修造年限,若不定以章程,收放之时,该库人员未免不甚精心,嗣后除每年遇有破损随时粘补外,俟届五年,准其大修一次。」(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来文》2002)此后,五年一大修,就成了春联门神的惯例。《钦定工部则例》记载说:

各宫殿应挂门神门对,每届五年大修一次,奏明钦派工部侍郎一员,总管内务府大臣一员,督率工部制造库司员逐一确查,分别应修应换各数目,酌定做法,按例核算钱粮,奏明支领物料,敬谨办理。其门神库安放门神门对木架,

如有损坏,司库将损坏情形并尺寸做法分晰开单呈报,照依所报尺寸做法按例核算工料,派员监视匠役,如式修整,以备应用。(《钦定工部则例》卷一百十四「制造库」,《故宫珍本丛刊》二九四册,海南出版社,二〇〇〇年,页三)

清宫春联的形制与张贴

清宫春联的形制

不同于民间,清宫春联的形制比较特殊,都是用墨笔写在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悬挂于宫殿朱红的柱子上。选用白色底,是因为清宫背景特殊,都是红墙、大红柱子,在整体红色的背景下,若也用红绢或红纸春联,缺少了色彩对比,既不协调,也不美观,甚至都看不清楚。《养吉斋丛录》说:「十二月封宝前一日,进门联,门屏槅扇皆具,同门神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门联用白绢锦阑墨书,辉映朱扉,色尤鲜丽。以翰林工楷法者书之。联语则乾隆间词臣撰拟,稿本存清秘堂。」(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十九,中华书局,二〇〇五年,页二五一)《清稗类钞·宫闱类·大内联色尚白》道:「大内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谨书呈进。盖宫殿漆柱,俱大红色,故以白色映之。」(徐珂《清稗类钞》第一册,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页三五三)用白绢除了考虑色彩对比外,也可能与古时的崇尚有关。有一个类似的参照物是名刺,也就是古人的名片。古人名片以白纸制成的为贵,但明朝以来,因社会风气变迁,人们纷纷放弃白纸,改用红纸来做名刺。瞿兑之《杶庐所闻录》说:「清制:翰林名帖不用红纸而用白纸,人反视其为高华,若不可及,世多不解其故。其实古人名刺本来皆用白纸,翰林犹存古制耳。」(瞿兑之《杶庐所闻录·故都闻见录》「再记名刺」,山西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页五九)与翰林用白纸做名刺一样,紫禁城内用白绢做春联,也有显示其高贵的缘故吧。

因为惯用白绢,遇到特殊情况,需用红底色对联时,还得向上打报告请示。光绪十九年(一八九四年)十月初五日,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前夕,负责筹备寿诞庆典活动的礼亲王世铎上奏:

清人书 「吉祥如意」春条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书 「万喜毕集」春条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书 「绥辑万国同我太平」春条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书 「福祐屡臻太和翔洽」春条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书 「甘露降庆云集福滂洋寿万亿」春条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书 「新春大喜」春条故宫博物院藏

恭照明岁皇太后六旬庆典,大清门以内各宫殿门座,年例应挂门神对联处所,以及西苑、颐和园、万寿寺行宫各殿宇门座应行安挂门神对联。其对联是否一律用硃红纸书写,镶用黄色绢边,伏候钦定。俟命下之日,由工部踏勘尺寸制造。其对文,应由翰林院撰拟万寿吉语。谨奏明请旨。如蒙俞允,即由臣等行知各该衙门,敬谨遵办。(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录副奏折》,档号:03-5557-118)

遇上万寿庆典这样的喜事,白色对联稍显刺眼,与喜庆和谐的气氛不协调,礼亲王等人的建议,也是摸透了老佛爷爱好吉祥的心理才实施的吧。

清宫春联的张贴时间

清宫楹联张贴的时间,与民间差不多,都选在腊月下旬。李承衔《自怡轩楹联剩话》卷一「应制」说:「国朝宫殿门联,撰自翰林,进由工部,每至封印后,工部堂官率属敬谨悬挂,新春开印后,收而谨藏之,岁以为常。」(龚联寿《联话丛编》第三册,江西人民出版社,二〇〇〇年,页一四〇四)按此,宫中悬挂春联,选在封印之后,到第二年开印之后,再摘下保存。清代人上班,没有周末的轮休,节假日也不多。过年是最主要的假日,与现在七天的过年假期相比,清人的年假很长,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封印,也叫封宝,就是官府把印信封存起来,表示不再办公,开始过年之意,与戏班年前的封箱是一个道理。封印的时间,在小年前的腊月二十日左右。开印表示年假结束,官府请出印信,开始办公,开印的时间,一般在元宵节之后的正月二十日前后。宫中张贴楹联的时间,差不多就在封印期内。《钦定工部则例》卷一百十四对此有详尽的记载:

各宫殿等处门神门对,每届年终,工部具奏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敬谨安挂,次年二月初三日收回贮库。并门帘两搭,每年摘挂之时,均应先期知照,内务府派出司员会同工部司员带匠摘挂。并由内务府转行敬事房,俱交营造司、掌仪司太监等帮挂办理。(《钦定工部则例》卷一百十四「制造库」,《故宫珍本丛刊》二九四册,海南出版社,二〇〇〇年,页二)

据记载,宫中春联悬挂于腊月二十六日,在来年二月初三日摘下保存。悬挂与库存工作由工部会同内务府办理。另据《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记载:

凡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张挂门神,由门神库首领预日禀知宫殿监,本监传齐营造司首领太监等舆进,先自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以及各门各宫等处敬谨张挂,于开年二月初三日,仍由门神库首领预日禀知宫殿监,本监传齐营造司首领太监等敬谨拆卸,舆出交门神库首领太监等贮库。(《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二种》第一种,《故宫珍本丛刊》二八〇册,海南出版社,二〇〇〇年)

按上述记载,腊月二十六日悬挂春联时,从后廷的乾清门、乾清宫等处开始,依次铺开;二月初三撤下春联时,也是同样的顺序。撤下的春联与门神,被送往工部所属的门神库妥善保管,以待来年再次悬挂。

与春联性质相似的还有元宵节时的灯联,也就是花灯上的联语。夏仁虎的《上灯》宫词注说:「腊月二十四日上灯,灯库司之。列灯乾清丹陛,八方对立,灯各有联,绫锦制成,宝盖流苏,泥金书字,其词为彭尚书元瑞恭撰,各嵌四方前后之字于上。次年正月十八日撤出,曰『出灯』。」(刘潞《清宫词选》,紫禁城出版社,一九八五年,页一三五)腊月二十四日上灯联,来年正月十八日撤出,悬挂时间基本与张贴春联一致。

腊月二十六日悬挂,二月初三日撤下,是清宫春联的一般情况,遇有守丧等特殊情形,也有不挂春联或提前撤下春联的情况。若遇皇帝或太后崩逝,去世的当年,如果仍在百日丧期内,宫中一般是不悬挂春联与门神的。去世的第二年,一般恢复悬挂春联与门神的传统。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十二月初九日,因孝恭仁皇后在这年去世,为宫中过年是否该悬挂春联之事,管理工部事务的和硕廉亲王允禩上奏说:

查孝庄文皇后事在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于次年宫殿门神对联照常安挂。孝惠章皇后事在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二月初六日,坤宁宫佛堂安挂门神对联,于次年宫殿照常安挂门神对联,俱系十二月在事之时。孝恭仁皇后事在本年五月二十三日,已过百日,宫殿所挂门神对联,应于本月二十六日安挂,次年二月初三日摘收,为此谨具奏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页三六六)

孝恭仁皇后在五月二十三日去世,到年底时已过百日丧期,按旧例应悬挂春联,对于允禩的请示,雍正朱笔批:「此事朕心甚不忍,会同九卿、詹事、科道着定斟的确议具奏。」

这是挂与不挂的情形。还有提前取下春联的特殊情况。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正月初五日,年还没有过完,就将紫禁城中的门神与春联统统撤去。因为顺治皇帝不幸染上了天花,宫里在供奉痘疹娘娘,禁止民间炒豆,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所以撤去了春联。但这并没有能挽救顺治皇帝,两天之后,他就驾崩了。

清宫春联内容举要

紫禁城中的春联,因数量众多,内容也异常丰富,但都是主旋律作品,一是歌颂盛世升平与当今皇上的功德,一是取过年吉祥、国泰民安之意。想要选择几副作为代表,拿出来与大家欣赏一下,也是不容易的事。思之再三,笔者选择了这副春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的「著作权」,属于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南朝灭亡后,陈后主被俘虏到隋朝长安。在一次酒席宴前,隋文帝慕陈后主文采,让他即兴赋诗一首。陈后主稍加思索,脱口而出诗一首:「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登封书。」此诗气象宏大,对隋文帝的帝业大肆吹捧,也为自己的阶下囚生活谋到了很好的保护伞。此后,不知什么缘故,陈后主的这两句诗就成为了皇宫的专用名联,历代相沿,不曾断掉。从这一点来看,真不得不佩服陈后主的才华。

褚人获《坚瓠补集》卷五记载:

赵子昂善书,有文名,元世祖闻而召见之。子昂丰姿如玉,照映左右。世祖心异之,以为非人臣之相。使脱冠,见其头尖锐,乃曰:「不过一俊书生耳。」遂命书殿上春联,子昂题曰:「九天阊阖开官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又命书应门春联,题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因出宋艺祖(宋太祖)神像命之题赞,以观其志。子昂踧踖良久,题曰:「玉带绯袍色色新。一回展卷一伤神。江南江北新疆土。曾属当年旧主人。」世祖大喜。(褚人获《坚瓠补集》卷五「题艺祖像」条,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二年,页一〇九一)

大书画家赵孟頫为元大都宫殿应门(皇宫正门)题写「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的春联一联。赵孟頫在南宋亡国之后,以宋朝宗室的身份北上大都,入仕元朝,境况与陈后主北上长安相似。用此联题写元朝宫殿,既可交皇差,又可用春秋笔法为自己的北上降元找到某种安慰,可谓用心良苦。在明初朱升的《朱枫林集·翼运绩略》中,徽州儒士朱升曾题此联进献明太祖。到了永乐朝,北京城肇建完毕后,明成祖又命著名才子解缙为承天门(今天安门)前的「大明门」书写此联。(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一,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页一一)不过也有明白人,知道这两句诗的版权属于亡国之君陈后主,不是什么好话。明初的一次冬至祭天,大概是受朱升进联的影响,文化不高的明太祖「御撰」圜丘联「大明日月光天德,洪武山河壮帝居」。翰林院应奉莆田人黄麟看出了其中的不妥,可又不好进言,后来他灵机一动,假装摔了一跤,故意踢倒了对联。这么庄严的场合,如此冒失的行为,自然会引得明太祖大怒。黄麟乘机奏对:「此陈后主句,天朝效之,不既羞乎?」明太祖知道自己读书不多,倒也没多辩解,就势让黄麟重新撰一联语,黄麟遂口占一联曰:「乾坤一统归洪武,日月双轮照大明。」听到如此大唱赞歌的对联,明太祖当然说好。(谈迁《枣林杂俎·和集·丛赘》,中华书局,二〇〇六年,页五四二)不过到了清朝,此联就不再吃香,因为上联的「日月」两字,有为大明朝「招魂」的嫌疑。但经过几百年的普及,此联已深入人心,成了皇宫春联的代表。清代影响极大的笑话书《笑林广记》中「见皇帝」说,一人从京师回,自夸曾见皇帝。有人问他:「皇帝门景如何?」答说:「四柱牌坊,金书『皇帝世家』。大门内匾,金书『天子第』。两边对联是:『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又问他:「皇帝如何装束?」回答说:「头带玉纱帽,身穿金海青。」问者曰:「明明说谎,穿了金子打的海青,如何拜揖?」其人曰:「呸!你真是个冒失鬼,皇帝肯与那个作揖的?」(游戏主人《笑林广记》卷十二「谬误部」,中州古籍出版社,二〇〇八年,页二七一)连民间通行的笑话书都知道皇帝家大门两边的对联是「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可见此副对联的影响力。

清乾隆 御笔行书五言春联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御笔行书七言春联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御笔行书七言春联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春联,多是颂扬之作,主题正确,却未必能发人深省。翰林们奉命撰写春联时,顾虑重重,生怕在文字方面有闪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此种心态下,撰写出的春联自然也就四平八稳,不能说不好,但绝对称不上优秀。现实世界受阻,他们的棱角便向「神鬼妖狐」的世界延伸。借神鬼之口,说出自己的心声。就借一副描写冥界皇宫的春联来结尾吧。这副联出自明人周晖的《金陵琐事》卷四:「友人谈阴司数十事,大都非病人昏乱之语,则傅会之说,皆不足信。独阎君殿春联云:『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此十字,非常人思虑所能及。」(周晖《金陵琐事》卷四,南京出版社,二〇〇七年,页一四九)这副联形式虽然直白,内涵却很深刻,这也正是费工耗料、装饰考究的清宫春联所缺乏的。

清人书 楷书福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工部门神清宫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足球场上的“门神”
门神想吃立夏饭
小小的家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清宫饽饽桌
有趣的门神
五彩湾工部龙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古代机构改革为什么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