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现为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科员
清宫过年看大戏帝后新年观剧那些事儿
宁 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现为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科员
在那个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紫禁城中的帝后们新年期间必然的消遣,就是观剧—看大戏。
新年期间为帝后演出的剧目,必然是热闹、吉祥的。皇帝值此新春之际,耳畔萦绕丝竹管乐、弋调昆腔,自是一乐。忙碌了一年,皇帝也要放纵一下,听一听「靡靡之音」,享受一番「平民的乐趣」。
听戏,是帝后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戏在宫中并不仅是娱乐,也是庆典、筵宴等所必需的礼仪活动。而在过年期间,帝后的听戏活动尤其频繁,各类表演形式也在辞旧迎新间的不同场合得以呈现。
现在能看到较早的关于皇帝在新年期间听戏的具体记载,是嘉庆元年敬事房的档案。
据档案载,正月初一日,元旦,嘉庆皇帝接受过朝贺,便回继德堂看戏。然后帝后接受妃嫔、公主们行礼。此时的戏演至巳正二刻(十时半)停止,皇帝则在东暖阁稍作休息。午正三刻(十二时四十五分),皇帝在惇本殿前乘轿由日精门至乾清宫东暖阁午宴。未正二刻(十四时半)午宴结束,皇帝经由龙光门、如意门,于未正二刻十分(十四时四十分)回到继德堂,与皇后和妃嫔一起看戏。酉初(十七时)传酒宴,酉初二刻(十七时三十分)酒宴结束,酉正(十八时)演戏结束。然后皇帝至东暖阁安歇。
随后几日,看戏仍然是较为主要的活动。档案摘录如下:
初二日,继德堂午初一刻开戏。未初传膳。未正戏毕。
初三日,继德堂午正一刻开戏。午正二刻传膳。申初二刻戏毕。
初四日……东角门还继德堂,巳初开戏。巳正一刻更衣。出继德堂后隔扇,走如意门,御殿阅册毕,午初一刻七分从如意门进后隔扇,更衣毕,开戏。午正三刻,皇后、主子等位入家宴。未正三刻戏毕。
初五日,巳正三刻乘轿进祥旭门,由毓庆宫还继德堂,皇后、贵妃、诚妃、荣嫔行礼毕,开戏。午正三刻,惇本殿家宴。申初戏毕。
至正月初十日,皇帝已离宫至圆明园,每日仍在各处看戏。
初十日,寅正二刻请驾。午正三刻至藤影花丛开戏。未初一刻传晚膳。申正三刻戏毕。还随安室。
十四日,未时九洲清宴入宴。未正一刻自后角门入藤影花丛殿内看戏。申初三刻上山高水长。酉正自后角门还墨池云。
十五日,(墨池云)卯初出后角门,清净地拜佛,入同乐园看戏。未初二刻,乘轿至宫门下轿,墨池云少坐。未初一刻十分(此处时间记载有讹),林虚桂净入家宴。未正一刻五分,开戏。申正一刻,上山高水长,戏毕。
十六日,卯初二刻,宫门乘轿,上勤政殿后,同乐园看戏。
十七日,卯初三刻,宫门外乘轿,上勤政殿后,同乐园看戏。
十八日,卯正,宫门外乘轿,上勤政殿后,同乐园看戏。戏毕,出福园门进宫。
十九日,上交泰殿,卯正二刻开宝。巳初进福园,上同乐园看戏。未正宫门下轿,还墨池云。
二十日,卯正二刻,乘轿上勤政殿后,同乐园看戏。未正一刻由南山口宫门外下轿,还墨池云。
毓庆宫
惇本殿
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三日记载相同,都是在卯正二刻,皇帝乘轿往勤政殿办事后,去同乐园看戏。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两日记载相同,均是于卯初三刻,皇帝乘轿往勤政殿办事后,到同乐园看戏。
可以看到,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看戏是嘉庆皇帝的主要活动。众所周知,乾隆皇帝禅位于嘉庆皇帝后,实际仍牢牢把握着政权,初登大宝的嗣皇帝,也只能将看戏作为最重要的活动了。
此档中同年十二月的记载,则可以让我们看到年前腊月间皇帝的活动内容。档案择录于下:
十二月初八日……巳初三刻进祥旭门,惇本殿前下轿,还继德堂开戏。未初戏毕。
十二月二十三日……拜佛毕,仍还继德堂。辰初三刻出如意门,辰正二刻至后殿开戏。午正进后隔扇,还继德堂开戏。未正二刻戏毕。
二十四日……巳正进祥旭门,惇本殿前下轿。还继德堂开戏。未初三刻戏毕。
二十九日,是日,寅初三刻请驾。由毓庆宫诣惇本殿东暖阁拜佛毕,仍还继德堂。寅正三刻,惇本殿前乘轿,出
祥旭门……辰正二刻进后角门,还后殿开戏。申初戏毕。酉初十分,由毓庆宫至惇本殿前,放花炮,看灯。院内中安影子围屏灯一座。两边挂各式灯五十个……
清 唐岱、沈源等 圆明园四十景图长春仙馆巴黎国家图书馆藏
清 唐岱、沈源等 圆明园四十景图坐石临流巴黎国家图书馆藏
三十日,除夕,寅正一刻,请驾。寝宫南间中间点挂灯四对,明殿点挂灯三对。净面冠服毕,戴内殿朝珠,由毓庆宫诣惇本殿东暖阁拜佛,佛堂点戳灯一对毕,还继德堂少坐。卯初惇本殿前乘轿。出祥旭门。辰正一刻,由后角门至后殿开戏……午初二刻,戏毕……酉初一刻,万岁爷同贵妃、妃、嫔、公主等位传酒膳,茶房首领朱进朝请酒,开戏。酉初三刻五分,酒膳毕,将味余书室里外间灯俱点齐。酉正二刻,戏毕。还东暖阁。
坤宁宫内祭灶处
档案中所记叙过年的氛围还是很浓的—一家人在一起用酒饭、听戏、看灯、放炮,便如同民间的家庭一样,十分温馨。
乾隆皇帝当政之时,在年前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祭灶唱戏。
据《竹叶亭杂记》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要在坤宁宫祭灶,此时要在宫中正炕上安设鼓、板。皇后先到,随后乾隆皇帝驾到,亲自坐在炕上打鼓拍板,唱一曲《访贤》。执事官等听皇帝唱完,便焚化钱粮,请驾还宫。嘉庆皇帝之后,这一项活动就不再举行了,炕上也不再安设鼓板,大约因为这并非是开国之初就有的礼仪。
神牌
坤宁宫煮肉大锅
阅读链接:
每年坤宁宫祀灶,其正炕上设鼓板。后先至。高庙驾到,坐炕上自击鼓板,唱访贤一曲。执事官等听唱毕,即焚钱粮,驾还宫。盖圣人偶当游戏,亦寓求贤之意。不知何独于祀灶时唱之?此仪睿皇则不唱,鼓板亦不设矣。盖非国初旧仪也。徐君善庆言。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一
《访贤》即《风云会》中的《访普》一折,是元代罗贯中所作的北杂剧。张卫东先生曾谈到过,剧中有「卿道是用《论语》治朝纲有方,呀!却原来半部山河在上。圣到如天不可量,可见那谈经临绛帐」等句,乾隆皇帝于祭祀中唱此戏,有育化之意。而行当则有可能是按元杂剧正末应工,老生俊扮。不用笛子、响器则或是为了庄重。
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皇帝之后的清代皇帝中也有爱唱戏的:道光皇帝曾为太后演出「斑衣戏彩」之剧,「帝挂白须衣斑连衣,手持鼗鼓作孺子戏舞状,面太后而唱,惟不设老莱父母耳」(清宫中万寿节,皇族晚辈均要献「斑衣戏彩」之舞,此或系讹传);同治皇帝与妃子同演《打灶王》,同治皇帝饰演的灶王挨打受骂,恭王奕䜣之子载澂饰演小叔,妃子饰演李三嫂;老太监耿进喜还讲同治皇帝能唱大武生,能演《黄鹤楼》之赵云;光绪皇帝则能亲自打鼓,有曲牌《御制朱奴儿》传世(即《小朱奴儿》,但是光绪皇帝在打拍子的时候少打了,艺人不敢有所修改,遂当作定式传留了下来)。但能在过年祭灶中将唱戏当作礼仪来执行的,恐怕只有乾隆皇帝一人了。
以文人雅士自居的乾隆皇帝,还把观剧与另一重要活动结合了起来—新正茶宴。乾隆皇帝登基后,将潜邸更名为重华宫,「增设观剧之所,以为新年宴赉廷臣……之地」。正月在重华宫举行茶宴的同时,承应宴戏。宫中搭设临时戏台的任务则由内务府营造司负责。
正月在重华宫观剧,亦有各少数民族领袖及外国使臣参与,但各朝规定却并不相同。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军机处曾上奏:按例只有「回子」、「番子」进重华宫观剧,朝鲜使臣不能参加,荷兰使臣也不应参加。但是在不久之后的嘉庆三年(一七九八年),朝鲜使臣和暹罗使臣则被引进重华宫看戏。咸丰、同治两位皇帝也分别引进朝鲜、琉球等国使臣至重华宫看过戏。
新年演剧,不但可以兼作外事活动,更能成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庆典。据载,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正月新年,因为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天下一统,皇帝发下帑金一千两,在地安门搭设高台,命演出《目连》,活虎、活象、真马登台。「三织造」各献蟒袍、玉带、珠凤冠、鱼鳞甲,全部以黄金、白银做成。皇帝登台抛钱,施舍京城穷苦百姓,彩灯烟火,昼夜不绝。此次新年演剧,真可谓空前绝后了。
关于清宫演剧的档案,乾隆朝及以前的部分几乎全部遗失。但是在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十一月,因为嘉庆皇帝去世的国丧期即将结束,道光皇帝为了安排即将到来的新年期间的戏剧演出,命太监查阅了乾隆年间演剧的档案。太监禄喜遵旨查到了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新年期间的演剧安排,并记载在了道光二年的昇平署《恩赏日记档》中。由于当时恭慈皇太后尚在,这份调出的乾隆朝档案主要记载了新年期间为皇太后演剧、奏乐的安排,弥足珍贵。
目连衣局部
清 拼香色蓝色缎长方形格目连衣故宫博物院藏
清 红色缎盘金绣彩云花卉暗八仙金龙纹加官蟒故宫博物院藏
阅读链接:《恩赏日记档》所记新年演剧正式礼仪安排
二十九日,中和乐、十番学迎请。万岁爷辰初一刻到漱芳斋更衣,金昭玉粹早膳承应《迎年献岁》(内学)。辰初一刻五分开戏,未初二刻十分戏毕。前台承应开场《德门欢宴》(外学)、《饯腊迎新》(外学)、团场《西池应瑞》(外学)。
三十日,卯正十分开戏,卯初进门,午正一刻毕。万岁爷卯初三刻二分至金昭玉粹,早膳承应《升平除岁》。前台细(乐)吹打迎请。卯正十分,前台接唱《福寿迎年》。卯正二刻,万岁爷等处拜佛。卯正二刻八分,皇后主子等位归养心殿。《福寿迎年》毕站住戏。如意台承应《藏钩家庆》。辰正三刻三分,驾还重华宫。接唱《宣扬文德》(外学)、《招商》(翠仗)、《珍珠配》(外学四出)、《扯本监放》(春福)、《白袍评功》(潘五)、《三代》(外学)、乾清宫承应《金庭奏事》{一分(份)外学}养心殿承应《瞎子拜年》(内学)、《如愿迎新》。
正月初一日,此日寅正三刻进门。金昭玉粹早膳承应,《喜朝五位》(内学 一分)。卯正二刻,前台吹打细乐迎请。卯初三刻十三分,前台接唱《三元入觐》(外学 一分)、《扫花》(外学)。卯正二刻,驾幸乾清宫受贺,台上站住戏。辰正一刻,驾还重华宫,接唱《三醉》(外学)。内外总管、首领、官职太监、官职学生等在台下行三跪九叩礼。承应《敬德钓鱼》(外学,前半出)。辰正三刻,驾幸外庙拜佛。巳正一刻十分,皇后主子到重华宫,接唱《钓鱼》(后半出)。巳正二刻十分万岁爷驾上重华宫。台上唱《十字坡》(外学)。午初一刻五分,驾幸太和殿擦连,台上唱《宫花报喜》(外学)、《椒花献颂》(外学)。午正三刻,驾还重华宫,接唱《瞎子逛灯》(外学)、《岩谷新春》(一分 外学)。未正二刻,戏毕。乾清宫承应元旦宴戏《膺受多福》,转宴(即正式开始用餐)《万福攸同》(一分)未初三刻开戏,未正二刻戏毕。此手卡上留。
—道光二年、三年昇平署《恩赏日记档》
清宫旧藏戏本《升平除岁》内页
清宫旧藏戏本《藏钩家庆》内页
清宫旧藏戏本《珍珠配》
清宫旧藏戏本《金庭奏事 锡福通明》
清宫旧藏戏本《宫花报喜》内页
清宫旧藏戏本《喜朝五位》内页
据档案记载,乾隆十九年:
正月初一日,皇太后受贺,中和乐伺候中和韶乐。受贺毕还宫,内学承应戏。
初二日,万岁爷请皇太后金昭玉粹早膳。内头学承应节戏一分毕,前台内外学接唱节戏。
正月十六日巳时,皇太后正大光明殿擦连(满语,意为筵宴),中和乐伺候中和韶乐。女官进茶、进酒毕,垂帘上什邦麻克新筋斗。放盒子(放大型烟花)毕,奏乐还宫。乐器不动,伺候万岁爷晚宴。
除夕日寿康宫内二学承应戏。谨此奏闻。
道光皇帝接到上奏,在乾隆朝档案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并颁下谕旨:「西厂灯不必预备,正月初二日皇太后擦连用里边绰罗哆蜜、瓦尔喀(筵宴时所用少数民族音乐)、跳狮子、高丽筋斗。再明年正月西厂仍用十番学、中和乐吹打。钦此。」
至腊月二十七日,总管禄喜又将上述安排重新启奏,请皇上确定,并口奏这些节目缺少乐器等已向造办处行文。皇帝又当面安排了除夕的宴戏为《金庭奏事》《锡福通明》,元旦宴戏为《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并安排了看戏时需要的剧本。
漱芳斋室内小戏台
漱芳斋院内戏台
清人绘 戏剧图册之戏妻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戏剧图册之战长沙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绘 戏剧图册之探窑故宫博物院藏
嘉庆元年,新年的礼仪活动其实基本上是以太上皇乾隆皇帝为主角。乾隆皇帝去世的国丧期满后的档案又不完整。所以道光二年、三年昇平署《恩赏日记档》新年期间的记载是现存清宫演剧史料中最早、最完整的新年正式礼仪安排(可参见页六二阅读链接)。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仅是重华宫、漱芳斋承应戏,乾清宫、养心殿等处在新年期间都要承应戏。
乾清宫家宴、廷臣宴,例有承应宴戏。据《曾文正公大事记》记载:「(同治八年正月十六日)赐廷臣宴。午正,入乾清门内。由甬道至月台,用布幔帐。台之南,即作戏台之出入门。」大事记并记:「当日演戏六出,用饭菜间三出,饮酒间三出。」《翁文恭公日记》亦载:「光绪十年正月十七日,乾清宫廷臣宴……由甬道行至丹陛,分东西班,满东汉西,立戏毯边外……(当日)戏三出。」养心殿则据《内务府奏销档》载:「乾隆时年节,养心殿搭盖……洋漆戏台。」
道光朝之后,皇帝在新年期间的活动流程大略相同,唯皇帝听戏的内容显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在道光二年、三年间的三天新年演出剧目中,可以看到主要是以昆腔、弋腔为主,乱弹戏在此时虽然已经出现,但根本不是主流,三天只演了一出《十字坡》。咸丰朝及同治朝初期,新年演剧基本也是如此。
但是情况在慢慢改变着。同治九年(一八七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昇平署总管奏上了二十九日(当年腊月没有三十日,二十九日即是除夕)、正月初一日、初二日三天的戏单。皇帝看过后传下谕旨,要求总管韩太监回去修改戏单,增加二簧戏的节目,又特别指出要多增加净角的二簧戏,而原来安排的《如愿迎新》一剧则直接被拿下,不要上演了。
最后确定下的戏单是:
二十九日单,《仙圆》《戏妻》《打龙袍》《演礼》《战长沙》《探窑》《神谕》《樊江关》《洒金桥》《独占》《刺汤》《穆柯寨》。
正月初一日单,《喜朝五位》(一分)《拾画》《五台会兄》《闻铃》《金锁阵》《絮阁》《绑子上殿》《乔醋》《朱砂痣》《温凉盏》。
初二日单,《喜洽祥和》《夜奔》《甘露寺》《游园惊梦》《嫁妹》《偷诗》、四本《取荥阳》《珍珠配》。
可以看到,除夕日的乱弹戏(二簧)所占的比例稍高了些,后两日虽有乱弹戏,却还是以昆、弋为主,但很多现在都还常演于舞台的京剧剧目已经在新年宫廷的舞台上上演了。宫廷观剧的审美取向在皇帝及太后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在向民间流行的演剧靠拢。
至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六月初七日,昇平署总管何庆喜奏:「本署内外学生实不符应差,奴才叩恳天恩,传外边各班角色于光绪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轮班进内排演差使,以备庆典承应。为此请旨。」
「不符应差」当然只是一个借口。宫外演员单独进宫承应,已经满足不了已是天下独尊的慈禧太后的观剧要求,她要宫外戏班能够整班进宫献艺。
转过年来的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全班进宫演出,在紫禁城的长春宫演罢,又要到西苑(中南海)的颐年殿演出。
初二日,乾清宫午宴时承应了按例要演的节令戏《膺受多福》,转宴是节令戏《万福攸同》。同日在颐年殿则由丹桂班伺候戏。
初三日是乾隆皇帝的忌辰,不演戏。初四日,由昇平署在颐年殿伺候戏。
正月十九日,昇平署又接到了正月外班进宫演戏的安排通知:正月二十四日玉成班、二十五日四喜班、二十六日宝胜和班、二十七日同春班、二月初一日义顺和。
此时的京剧日趋成熟,光绪十九年的新年前后,宫内几乎把京城中最好的京剧戏班传了个遍。京剧已经占据了宫中的演剧的舞台,新年演剧更是典型的缩影。
相比皇帝们,慈禧太后对戏曲的爱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关于慈禧太后新年赏剧的记载,除档案外,还存留下了很多生动的史料。
长春宫院内戏台
老太监信修明在其回忆中提到某年除夕晚膳时,「末轴戏演的是《青石山》『王老道捉妖』,罗百岁(罗寿山)的王老道,叫天儿(谭鑫培)的吕洞宾。本家普天同庆班的太监扮神将,外学李五(李顺亭)扮关公,杨小楼扮关平,钱金福扮周仓。末后起打,非常火势。等戏快演完了,太后也快吃饱了,一阵『乱捶』后吹了『呜嘟嘟』,全班内外戏子齐呼『那摩阿弥寿如来』三声,昇平署全班出了禁门回家去了,明日元旦再道新喜」。
曾在宫中陪伴慈禧的德龄也在回忆中提到:「白日没有事好做,我们便伴太后看戏。戏台就搭在院子里,太后的位置正靠近她给客人和宫妃们用的走廊……傍晚,戏完毕后,太后命太监们奏乐。她亲自唱了几支歌,我们也和着她唱。然后太后命太监们唱,有些是很老练的歌唱家,唱得很好,也有些根本不会唱,引得大家大笑。太后很感兴趣……」
德龄不懂中国传统戏曲,她所说的「歌」当是指戏了。清宫
一位陈姓老太监也回忆过:「老佛爷喜欢听戏,平常日子也有时命太监们扮演。老佛爷自己也会哼几句。」慈禧太后及身边的太监确实都能唱戏,李连英族人便称李能演猴戏,亦有记载称李善演花脸,能唱昆腔,老生、小生、老旦诸行当亦能。
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日,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演出《访贤》(陈寿峰)、《双锁山》(侯俊山、马全禄)、《荷珠配》(于庄儿、罗寿山)、《落围》(孙怡云)、《迎亲》(侯俊山、)《望乡》(陈寿峰、)《昭君》(陈得林)。
初十日演出《新安驿》(侯俊山)、《偷诗》(阿寿、王阿巧)、《谢冠》(相九箫、侯俊山)、《马上缘》(于庄儿)。
十五日演出《延安府》(侯俊山)、《奇双会》(陈得林)、《探窑》(孙怡云、熊连喜)。
名享剧坛的大角们齐聚一台,慈禧太后在这个新年可算过足了戏瘾。六年后,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宫中服丧禁戏。二十七个月的服期过后,隆裕太后与年幼的宣统皇帝还没来得及在新年看上一出戏,便无奈地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帝后辉煌煊赫的新年观剧,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畅音阁后台放置的戏衣、道具
畅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