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阅读的有效性

2017-03-24 11:51刘兆余
关键词:性情媒介书籍

刘兆余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2-177-01

阅读,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当今社会,除了报刊、杂志、书籍等传统纸质媒介外,电脑、手机、点读机等现代媒介运用广泛,信息海量,渠道多样,给随时随地阅读带了更大大的方便。但这种“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由于信息来源鱼龙混杂、内容零零碎碎,甚至存在不正确、不准确、不健康的内容,给喜爱阅读的人们特别在校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度热衷聊微信、发朋友圈、看网络小说,这种无效阅读,不仅不能提高一个人的知识面,反而会成瘾,演变成为各种“病”“癥”,进而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呢?我觉得还是要从阅读的习惯、方法和运用等方面着手。

要养成习惯,做到定时定量、持之以恒。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需要。阅读最忌一日曝十日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阅读要成系统,制定好计划,每年要列出一个书目来,明确今年看哪些书,本月看哪些书,当天看哪些书?并定好阅读的时段,晚上看还是早上看,看多少页、多少章?任务一经定下来,就要坚决完成,不管当天如何忙碌,都要看完。否则,一旦停滞下来,就可能形成惰性,再也不想去看了。长期坚持下来,形成了习惯,就像到点了想吃饭一样,不吃就饿,就像每天跑步一样,不去跑就会不舒服。只要持之以恒、有计划地阅读,不出几年,不管是知识,还是性情,都会大有收获。

要注重方法,做到精略得当、有所选择。古今书籍,浩如烟海,而人生之光阴有限,不可能全部读完。所以,要有所选择,然后分精读与略读进行。精读之书,主要是两类,第一类是与自己专业以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书,比如自己工作领域的业务丛书、基本法律、医学常识,等等。如果是学生,那么教材、习题集等,肯定属于此类了;第二类,是古今名著,比如我国的诗、书、礼、乐、春秋、唐诗、宋词等,国外的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卡耐基成功之道》等。只要时间允许,都可精读。略读之书,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文学、艺术、音乐、历史、考古、收藏等,可广泛涉猎,但除特别爱好专攻之外,略读即可。至于那些“方便面”类的信息甚至“垃圾”类的书籍,成年人可适当消遣,学生就不能涉及了。

要敏思笃行,做到潜心领悟、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运用。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否则,就会像沙上建屋,终究会一无所获,一无所用。精读之书,要记好笔记,写好心得,并时常加以运用,指导我们的实践。略读之书,要记住其大意、掌握其要义,以此修炼我们的性情,修正我们的言行。总之,只有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联系运用于实际,阅读才有意义。

猜你喜欢
性情媒介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性情决定命运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性情决定命运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