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昌
摘 要:移动终端的定义是能够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便携的电脑设备,现在的移动终端是指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
关键词:利用;家长;移动终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手机和iPad是家长常用的移动终端,多数情况下他们用这两个终端进行工作与朋友和家人的交流,他们很少会想到将这些移动终端与孩子在校的情况连接起来,但实际上如果家长利用好这些移动终端就可以发挥出更多的扩展功能。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利用好家长手中的移动终端进行分析探索,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利用家长手中的移动终端
(一)促进家校间沟通
家校沟通是学校、老师、家长等多方的相互协调与沟通,目的是通过家校沟通双方及时更新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但是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不外乎就是家长会、家访和打电话这三种形式,但是我国学生数量庞大,教师数量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开家长会需要协调全班同学家长的时间,这一点在实施时难度非常大,而且开家长会的次数和每次开会时间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家访相对于家长会虽然每次只需针对一位家长协调时间,但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很长时间,在老师中间经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电话沟通虽然比较方便,但是看不到对方,只能从语气中猜测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有可能会使双方产生误解。最重要的是,这些沟通最大的弊端都是老师主动去说,家长只是在接收,缺乏互动。但是现在利用家长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建立一个群聊,全班同学的家长都可以在群里相互讨论分享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教育孩子,而且老师有事可以及时直接通知到所有人,必要的话可以直接开视频,大家一起交流,而且这时间的要求并不高,能够保证大多数家长都参与。
(二)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平台
现在,很多课程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许多老师的讲解,每个老师的思维方式、授课形式各有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在老師和家长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对在学校没有彻底理解的知识进行再次学习,对已经熟悉的知识进行再复习,不断巩固。现在学生的作业题目新颖,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但这也造成当学生有不会的问题时,家长有时候完全帮不上忙,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学生没有可以问问题的对象,只能将不会的题拖到开学后问老师,往往那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经受到很大打击,但是除了让孩子利用移动终端上课以外,家长可以利用手机、iPad等终端来搜索孩子不会的问题,寻求网友的帮助,既方便了家长,也满足了学生。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手中的移动终端
(一)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社交软件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智能手机、iPad等产品的依赖也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手中的移动设备将家校联系起来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首先,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普遍被使用的社交软件,其中在家长这一人群中,微信的使用最广泛,所以学校和老师必须“竭尽所能”来利用这一社交软件。让自己逐步成为家长和学生为接收者的自媒体,利用社交软件这一媒介,向家长及时发送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积极促进各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鼓励家长提出对班级管理的建议,鼓励大家定期开会,大家共同分析讨论研究。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向家长推送班级最新消息,向公众展示班级独特的文化,鼓励他们参与其中,提出建议。
(二)创建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
家长手中的移动终端除了可以保证家校间的无障碍沟通,同时由于社交软件的开放性,使各个学生家长在这一平台上可以相互交流,进行信息共享。因为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考虑都有侧重点,所以很可能会忽视一些问题,这时候家长间的信息共享就发挥出了作用。由于家长自身的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等存在差别,使他们在交流的时候分享各自的教育经验,相互帮助,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少走弯路。
(三)提供有效的假期指导
我想,家长们最苦恼的应该就是学生在放寒暑假的时候吧。而且在这两个假期,家校间的交流沟通最薄弱,也最容易被学校和家长忽视,此时只要家长利用好手中的移动终端,那么曾经让他们头疼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在假期如果有必要的话,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和教育,而且当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通过手机或者iPad联系老师,寻找解决方法。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将自己假期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分享给同学、老师,相互之间评分欣赏,不断进步。
对家长手中的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进行合理利用,不但可以使家长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收获,同时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利用网络进行深入或扩展性学习,获得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学习的探究性和作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都得到了一定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进军.浅谈多媒体移动终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J].信息技术,2012(6).
[2]夏莹莹.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5.
编辑 孙玲娟